分享

河北博物院的展陈里,最有名的肯定要属战国...

 汉月银山 2023-08-16 发布于陕西
河北博物院的展陈里,最有名的肯定要属战国、西汉两中山国的陈列,占据了整个二层楼,满眼上古神器。不过其他展厅也很厉害,例如看似不太起眼的商代文明展厅,也有不少好玩的文物。

河北一带不算是商的核心区,但离商的历任都城都不算远。尤其是晚商时,当都城从黄河以南迁移到黄河以北后,作为抵御北方异族的前线,河北地区设立了不少重要的军事据点。其中有的据点幸运地保留了下来,例如石家庄藁城区的台西遗址。

这处遗址属于殷商社会中比较基础的聚落,算是小邑。当年有一些中低级军事贵族驻扎于此,并且繁衍几代人,留下了一片墓葬区,从中发掘出土了很多遗物。例如一件很有特色的青铜钺(图一),体量不算大,中间镂空,装饰有牙,很有气势。钺可以用来生杀予夺,故而被视为军权的象征,它的出土表明了墓主人的军事首领身份。

另一件小小的石器(图二)也很动人。它是当年人们使用的手术刀,可以用来割开脓疮、挤出淤血,也可以在战争中将箭头从身体里挖出来。当时的箭镞往往都有倒钩,扎进肉里很难直接拔出来,因此就需要用石刀将它取出来。虽然也有青铜刀可用,但是青铜容易生锈,而且可能会让伤口进一步感染,因而温和的镰状石刀是更优的选择。

随葬品中还有不少簪子(图三),都是用骨头制成的。商代聚落中常常会有骨器作坊,匠人们把动物的骨头加工成各种工具或者装饰品,这些漂亮的簪子就是其中之一。当然有时候可能也会直接使用人的骨头来做加工原料,商人对待奴隶或者异族,甚至是族群内部的人,有时候也会比较冷酷和凌厉。

商代人殉和人牲之风盛行,除了墓葬外,他们在修建房屋时,也会在地基和墙体中殉人。在台西遗址中,甚至可以发现墙壁上也曾经悬挂人头,想必当时场景,也是巫风浓浓。展厅中没有直接展示,不过一件四面人头形陶器盖(图四)上,倒是可以一窥当年气氛。

商代人也很喜欢玉器,一些规格高的墓葬中会用玉器随葬。台西遗址的墓中出土玉器(图五)不算多,都挺好看的。很喜欢商人所琢的玉,有种简洁疏朗的感觉,尤其是一些动物主题的玉器,例如玉马、玉鸟,很是可爱。

这处遗址中最有名的出土物,大概要属这件铁刃铜钺(图六)了。它也是我国目前发现使用的最早铁器之一,不过通过分析铁质的金属元素含量,人们发现它所使用的铁应该是陨铁,而不是人工冶炼而成的。

在青铜时代,世界各地的先民们都不约而同地使用陨铁来制作武器。不过这些陨铁制品肯定极为珍贵和罕见,因此拥有这件武器的商人或许有着特殊的身份。但纵然如此,把陨铁器用来随葬实在过于奢侈,因此这件铜钺上的铁质钺刃,在当年或许就被敲下来重新利用了,因此出土时只剩下底部一点铁质残存。

虽然学者们大多判定这件铁制品不是冶炼而来,但是似乎也有一些其他声音试图证明商代冶铁的可能性,例如旁边展柜中就特地展出了一块遗址中出土的铁矿石(图七),暗示的意味很是浓烈。不过即使商人真的使用铁矿石,也可能有别的用途吧,例如作为颜料。而且至今也没有商代冶铁或是铸铁作坊遗址被发现,因此此路依旧漫漫。

除了金属制品外,从古人居住遗址中,往往会出土一些当时的生活用具。它们不算珍贵,是那个时代的微尘,不过却承载着那些似乎毫不重要的日常生活,例如这件已经有点变形的木质水桶(图八)。但就是这样的木桶,才是生活的主题啊,打水比打仗,更真实。

台西村的聚落在使用几代人之后,最终被废弃。那些商朝武士们,后来或许移防到了更北,例如定州一带。定州可能是晚商统治疆域的北部边地,这儿是与殷商文化十分相似但又有本地特色的方国所在。商时期称呼远方的大小部落或是邦国为「方国」,有的方国在商的统治序列中,有的则是宿敌。

定州北庄子就有一处商代的方国贵族墓地,出土了很多精美的青铜器,尤其是酒器——这也是商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展厅中展出的这件青铜觚(图九),就出土于北庄子。它的线条尤其好看,细长的器身已经完全脱离了实际使用的需要,说明此时的觚,已经成为优雅的礼器了。

石家庄·河北博物院 通过考古和文物来推测遥远的商朝人的生活,就像透过太空望远镜来观察河外的星系一样,朦胧又动人。那些不为我们所熟知的时间里,那些温度更高,气候更加湿润的土地上,我们的先民们,到底过着怎样的生活呢?真是让人着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