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家观赛 | 丁卫军:上出语文的本味——第十三届“万唯·语文报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文学作品单元现场评课

 新用户78684458 2023-08-16 发布于湖南

专家观赛

图片

  评委简介:
  丁卫军,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教学名师,全国优秀语文教师。南通市政府“园丁奖”获得者。“简约语文”倡导者和践行者。江苏省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南通市中青年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南通市首批学科教师培训基地领衔人,苏派作文教学研究中心(初中)副主任。著有《走向内在的丰富和诗意:简约语文课堂》《简约语文公开课》《丁卫军教写作》《打开会写作的大脑》等。现任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育才中学副书记、副校长。

  7月24日下午竞赛单元的三篇文本都是文学文本。我在想,《社戏》是一篇旧文,教材里面的传统篇目,旧文有没有新教?《壶口瀑布》其实是一篇深文,深文能不能美教?《灯笼》是难文,与学生的距离比较远,是不是可以选教呢?

  本届活动创新赛制,用了推荐概念。我的理解,这个大概念,不仅仅是个知识点,这个大概念应该是一个“锚点”。也就是把“这一篇”文本所要教的或者所要学的内容结构化,由此抵达“这一类”。我不知道我这样的理解对不对,大家可以商榷。

  我所期待的是什么?第一,语文能依体而教。首先应思考,是否上出文章体式的特点。小说、游记散文、抒情散文,体式不同的文学作品,应该说各自都有其规定性。教材的单元要求和大赛推荐概念对此都作了规定或提示,我们在教的过程中是不是或多或少的丢了呢?或者说缺少了对文本体式的强化。

  第二期待,依文而教。就“这一篇”文本,我们是不是突显出了文本特质。游记散文和一般散文是不同的,梁衡的游记散文和其他作家的游记散文也是不同的。今早为了评课,我特意联系了梁衡的儿子,将梁衡写这篇文章的相关文本要了过来,作了一番研读。

  第三期待,依需而教。这个需是学生的需要。要能突出学生主体,满足学生的需要,为学而教。我们的课堂教学,是不是在学生已经能够把握的一些东西上徘徊,或者我们还游离于文本之外,没有能领着学生真正进去。

  由此期待出发,我和大家探讨一下这三节课。三节课三位老师都有精彩的表现,也有明显的不足。根据我的理解,简要地说一说。

图片▲卢望军老师执教《壶口瀑布》

  卢望军老师的《壶口瀑布》有这样的两个特点。一是试图用主问题去架构,二是关注语言的品味。一用主问题去架构。课的主标题是“和梁衡先生打一场语言擂台”。第一个打擂台,设计了四个任务(探篇:删减一个段落;探段:精简一段语言;探句:修改一个比喻;探词:替换一个词语)。第二个,梁衡先生这样经营语言是在炫技吗?下面有两个讨论的话题。在整个过程中是语言擂台,怎么由篇段到句词,把重点聚焦到语言上?二是力图关注语言品味。什么是品味?不仅仅是呈现在PPT上和学生读一遍,要有活动的设计。朗读为了什么?为的是进入文本,体验情感。这一板块的活动做充分就更好了。要注意的是,第一,摘句摘段不能游离于篇。我们学梁衡的游记散文,他追求描写美、意境美和哲理美。这“三美”在这一篇中是怎么抵达的?需要整体把握。第二,拓展延伸不能游离于文本。我们为什么要拓展延伸呢?是为了深化“这一篇”,同时也是为了强化“这一类”。我们是不是找到拓展文本和资料与这篇文本能达到的最佳契合,而不是把作者的相关文本拿过来简单地读一读,我们更不能抛开原文,架空文本。所以,求新是可以的,新是基于新理念,但还要传承汉语教学的基本规律。求新,不能偏离了语文教学的“常轨”。这是需要我们警醒的。卢老师课的两个特点:关注主问题的架构,关注语言的品味,值得我们借鉴。

图片周肖敏老师执教《社戏》

  周肖敏老师的《社戏》,有一些特点,这些特点说白了就是一个点,对汉语文教学的传统工艺的传承。第一,对文本的梳理。段落大意都在这里有体现似乎有些老套,正是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孩子真正地读文本,这为后面的文意理解作了很好铺垫。第二,是多种形式的朗读,通过朗读来进入文本、进入人物。师生合作读、生生分角色读、配乐齐读等等。语文的朗读是非常必要的,好的朗读让语文课充满语文味。统编教材对朗读非常重视,七年级的第一、第二单元对此都有精细的设计。但这两天的语文课堂上,似乎有设计的朗读并不多。有朗读,但是否有效、是否积极的读;教师是否能跟上学生的读,给予恰当的指导;读有没有变化,读到最后是否还哼哼呀呀呢?第三,是抓住了小说的特质。老师很注意引领学生琢磨人物形象。六一公公、双喜两位读得很细,桂生和阿发这两个人物又对双喜这个人物作了补充,所以使得平桥村这群少年的形象更为丰满。

  《社戏》也是我上过的一课,我处理得比较简单,就用了五个问题:1.题目是“社戏”为什么还要写“偷豆”?“偷豆”使情节进一步发展,同时引出了六一公公这个人物形象,从整篇来看这个人物还是非常重要的。2.平桥村是偏僻的,为什么是我的乐土?3.双喜是好孩子还是坏孩子?他是坏孩子吗?他是好孩子为什么还带我们去偷豆?4.六一公公的豆被偷了,为什么他还十分感激呢?5.豆不好吃,戏也未必好看,为什么“我”至今还念念不忘呢?我们带着这些矛盾的问题,让学生去研究。比如读双喜,我就抓双喜的三句话来读一读品一品。在主题的开掘拓展上,我们需要关注作者的创作意图;在传统篇目中,我们在求全的时候是不是忽略了一些创造性的设计。这需要我们的思考。

图片徐萍老师执教《灯笼》

  徐萍老师的《灯笼》一课,特点也很明显。第一,紧扣教材单元课型,课型是自读课,更多地放手让学生去自读。第二,通过诗歌的改写创作,增强了教学的诗意美。老师做了很多的努力。但是我在想,老师力图精准地把握意象,“意”跟“象”在这里怎么处理,“意象”拆开来处理是否科学,还需要细细斟酌。这篇文章我也教过,确实是有难度。灯笼将事情贯穿起来,灯笼又是个情感的凝结点。围绕灯笼,写了哪些事与情呢?事情学生是能把握的,情感的把握有一点难度,借助阅读提示还是有所感知的。在那么多情感里,我主要抓两个点:一个是“家”,亲情。这里第一个设计,读一读祖孙情的温馨,在朗读中体会作者的语言特点,如长短句结合、化用诗歌、文言恰当的运用等等。第二个设计就是发挥想象,“路上黑,打着灯笼去吧”,想想母亲怎么说,“我”又是怎么接过灯笼的,展开来品一品“我”对母亲的情感。另一个是“国”,爱国情。最后的两个小节,结合背景来读,结合作者的写作意图来读。变化句式,变化段式来读,再次体会作者语言的特点,体悟情感,言意融合。这一难课我就选教。如果过分囿于推荐概念,也许就会窄化了教学内容。

  这三篇都是文学文本。那么新课标里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要我们做什么呢?文学文本怎么教、教什么,新课标也给了我们很好的指向。我们的课堂,是否整体感知少了?对文章不作整体感知的引领,我觉得这是很要命的。黄厚江先生讲,你把玻璃瓶打碎了你还得有本事把它还原啊。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的要求是:“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整体感知、联想想象,感受文学语言或形象的独特魅力,获得个性化的审美体验,了解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欣赏和评价语言文学特点,提高审美品位。”对7-9年级学段的具体要求是:“阅读表现人与社会、他人的古今优秀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学习欣赏、品味作品的语言、形象等,交流审美感受,体会作品的情感和思想内涵。”欣赏、品味、交流、体会,这是文学阅读的方法,据此我们来设计学生学习活动。

  我的建议是:

  一是多一些阅读,深透把握文本,少一些无边界的拓展。教学资源的丰富要与文本相契合。我们现在的拓展,拿来就用,要看看这个语篇跟我们的教学任务是否搭调。

  这两天我们在听课过程中,也能发现,语文老师阅读不够。我们的老师要尽可能地多读,更多地掌握与文本相关的资料,怎么把文本读厚,是需要下一番功夫的。比如《灯笼》,这是吴伯箫的早期散文,相关文学评论文章只提到《灯笼》,没有过多的阐述。一位年轻教师在一次省级的研讨课上提出与我同课异构《灯笼》,怎么去玩呢?我必须去查找资料,必须去读。在《无花果——我与散文》一文中, 作者曾提到年轻时, “曾妄想创一种文体:小说的生活题材, 诗的语言感情, 散文的篇幅结构。内容是主要的, 故事, 人物, 山水原野以至鸟兽虫鱼;感情粗犷、豪放也好, 婉约、冲淡也好, 总要有回甘余韵。体裁归散文, 但希望不是散文诗。” 俞元桂先生评价吴伯箫的散文时,肯定了这类文章受到了很多知识分子的推崇,但是他也说“然而,也由此有了一些缺点。它是书斋中的作品,有些文章的主题不明晰,它淹没在了众多的风土文化铺叙中,有些语言也显出过分雕琢的痕迹。”读过这些材料,我们就要思考怎么取舍教学内容。如果我们不读,就文本教文本,硬教,不仅苦了自己,也累了孩子。

  二是尽量多一些整块活动的设计,少一些没有思维含量的磨嘴皮子。抓住核心问题,进行多元对话。我们课堂的有思维含量的问题设计不多,活动形式显得很单一。合作学习,偶尔四个人你说说我说说,最后不了了之。探究性的问题缺乏思辨。我们很少看到学生思维的进阶、表达的进阶。

  三是多一些聚焦,抓住文本特质有效整合,少一些空泛。有的时候是要做减法的。你拿过来的东西比原来的文本还要难,给孩子的时间还要短,要求刚刚进入初二的孩子在短时间内读懂拓展文本,学生自然一头雾水。这需要老师们思考斟酌。

  再说一个题外话,上午程老师对作文课做了非常好的点评。我们读《社戏》,是不是会迁移到写作,怎么讲故事,怎么写出故事的波澜。写故事是需要媒介的。社戏让“我”和平桥村发生关联,便成为故事的媒介。这篇文章是我们读鲁迅,极少的,让我们读得有美感,读得轻松的。文中的景物描写,是怎样来渲染“我”内心的情感,值得借鉴。我们读梁衡的《壶口瀑布》,也让我想到怎么能引导学生写好景物。其实,老师们引导学生设计故事的波澜,我们听到那么多的掌声,孩子们设计出来的波澜,一个比一个新,是刻意在造,就使真的变假了,不符合生活的常理。写景的过程也是这样的,老师不断地引导学生调动感官,老师给的示例,已经给写满了,学生还如何调动呢?只好刻意地写,夸大地写,这就显得假了。我觉得写景抓特征是难点,还有一个难点是有序地写。如梁衡写黄河水,写的很有层次感,随着他的视角的变化写出了层次感,这是很难的一件事。学生写作时容易看到什么就写什么。学生的语言表达相对比较简单,比如习惯比喻,就不管和景物的特征是不是能对得上,造出几个比喻来。我们乍一听这个句子很惊艳,就掌声一片,学生受到这种误导,他觉得这么写就是对的。

  这次大赛给了我很好的学习机会。我也是在一线,在课堂里。我们的语文教学怎么去传承、怎么去守正,我们怎么把阅读与写作有效地融合共生,这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新课标的落地,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挑战和考验,我们一起去努力,不回避、不躲避、不逃避。多读书,把握文本特质,上出语文的本味来,我想语文、语文课堂的面貌一定会更加美丽。

专家寄语

作者 | 丁卫军
编辑 | 鹃子
校对 | 小香
责编 | 古月
副主编 | 温鹃   常璐
主编 | 李爱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