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丝绸之路酒泉过境道的变迁

 haior 2023-08-16 发布于重庆

丝绸之路在中国历史上称西域道。因丝绸贸易通过西域道,对古代中西文化、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公元19世纪末,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第一次把这条古道称为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东起长安经关中平原、陇东高原、河西走廊,出玉门关、阳关,进入新疆,分天山南、北、中三路到中亚、西亚、欧洲诸国,全程7000余公里。

酒泉过境道属丝绸之路中段河西道西端。东起高台,西出阳关、玉门关,长700余公里。

西汉时期,酒泉过境道走向已基本确定:出表是县(今高台),经乐涫县(今下河清)、绥弥县(今临水东)、禄福县(今肃州区);出禄福县向西,经玉门县(今赤金镇包括新民堡一带)、天衣县(今柳沟泉一带)沿疏勒河流域西行至渊泉县(今安西布隆吉、双塔、小宛一带);出渊泉县西南行,经南岔、悬泉道敦煌县(今敦煌西),然后出阳关道或玉门关道至西域,全程700余公里。

1976年,敦煌发现悬泉置遗址,出土文物1.76万件,其中简牍1.5万余枚。经考证,悬泉置即悬泉驿,“置”是西汉“驿”的专称。由此可知,西汉始,酒泉过境道就已设驿。

东汉建国元年(公元9年)至延光四年(公元122年),其间113年,酒泉通西域道有过“三绝三通”。《后汉书》略 云:“至明帝时,取伊吾、屯车师、置都护,窦固、耿秉等经略于前,班超、班勇父子。驰驱于后,西域五十余国,屯田置吏,悉皆内属,驰命走驿,不绝于时,商胡贩客,日款塞下。距玉门、阳关四万余里,靡不周尽,风声余烈,约如前汉。”由此可见,班超、班勇等名人志士为稳定西域作出的贡献。

魏晋南北朝时期,河西走廊沦为割据政权,更起迭仆300余年,但中国和西亚、中亚各国之间一直保持着商贸、外交关系。酒泉过境道亦然畅达。

太和七年(公元233年)魏明帝命仓慈任敦煌太守,采取“欲诣洛者,为封过所(通行证),欲以郡还者,官为平取(平价收购),辄与府件物与共交市,使吏民护送道路”的措施,促进了中西贸易,繁荣了敦煌市场。

隋唐时期,尤其是贞观之治后国家统一,经济繁荣、疆域广阔,为丝绸之路畅达创造了良好条件。隋大业五年(公元609年)隋炀帝西巡至张掖,接见西域27国使臣,促进了西域交往与河西繁荣。唐贞观至天宝100余年,国势强盛,四夷宾服,天山南北,葱岭内外,烽戍驿站,万里相继。隋唐时期改郡为州,在甘州(张掖)以西设肃州,领酒泉、福禄、玉门三县;设瓜州、领晋昌、常乐二县;设沙州,领敦煌、寿昌二县;设伊州、领伊吾、纳职、柔远三县;设西州,领高昌、交河、柳中、蒲昌、天山、五县;设庭州、领金蒲、蒲类、轮台三县。各州置都督府。在西州以西设安西节度,抚宁西域,统龟兹、于阗、焉耆、疏勒,谓之安西四镇确保过境道畅通。

唐代酒泉过境道走向,虽因地名有变,但仍沿汉制。据《中国丝绸之路交通史》《唐代丝路绿州干道主要驿站简记表》记载:丝路酒泉道自肃州始至沙州玉门关止,中间经24驿站。自肃州至瓜州480里,瓜州以西置玉门关与合河戍。瓜州至沙州300里,沙州城内置豆虏军,出沙州以西至安西四镇,沿途设14驿站,形成出长安至西域一万二千里沿途均有驿站的布局。

唐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乱后,“吐蕃占据河西,酒泉过境道被阻”。大中二年(公元848年)张义朝举义归唐,收复河西,酒泉过境道复通。

两宋时期,国家处于分裂状态,形成宋、辽、西夏、金并存的割据局面。河西走廊被西夏占据,设置黑水燕军领肃州,平西军领沙州、瓜州。出敦煌进入西域,由回纥等民族建立哈喇汗国、西辽国统治。这一时期,割据政权并存,经济自立,文化差异,互不统属,影响了丝路畅达,许多胡商与中原交往不得不绕道而行。西夏控制的酒泉过境道,并不拒绝民间贸易交往,只是采取“十中取一”的税收政策,坐收渔利,苦于商贾。公元十世纪后,海路交通开通,海上丝绸之路随之形成,陆路丝绸贸易逐渐减少。此时,中原需马匹,西域需茶叶,“茶马互市”在酒泉过境道路上形成。当时的肃州、沙州都曾是茶马交易的集散地。

两宋时期,酒泉过境道的走向开始变化,敦煌境内阳关、玉门关因民族割据、丝路不畅、商贾绕道等原因,逐渐荒废。酒泉过境道由瓜州分为两路,一路由瓜州西北行,经白墩子、小泉、大泉至伊吾、哈密等西域地。一路由瓜州至沙州,西南行经南湖、多坝沟、安南坝、芨芨台,至若羌进入西域地。

元中统五年(公元1264年),忽必烈即位后,十分重视西域驿道的开辟,分别以大都为中心,先后开通经今蒙古国西行的北道,经河西走廊西行的中道及经今青海西行的南道。元代酒泉地区还辟有纳怜道、瓜州曲先道等沟通内蒙古与青海的道路。

元代酒泉过境道,属丝路中道河西段,是进入西域中道、北道的必经之路。元八年(公元1271年),马可·波罗随其父叔就是沿这条道路,由西向东经若羌到沙州,经瓜州、肃州、甘州、凉州,出河西走廊东去大都。

另一条道路,自瓜州起西北行,经白墩子、小泉、大泉、红柳河、到伊吾(哈密)与丝路北道路汇合。

明初,酒泉过境道商贸活动依然活跃。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一支由北京经酒泉过境道返回撒马尔罕的商队,仅载货骆驼就有800峰。同年,西域商贾一次贩进马4740匹。返回时换回丝绸3万余匹。这一时期,中原的茶叶,酒泉的大黄,也经酒泉过境道大量输入西域。

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嘉峪关以西被吐蕃占据,明政府采取“闭嘉峪关绝西域贡,以御敌”的政策。嗣后,丝路酒泉过境道与西域商贸往来逐渐减少。

明代,酒泉过境道自高台起,经黑泉、深沟、黄泥堡、临水、肃州卫到嘉峪关。此道亦为甘凉大边道西段。关于出关走向,据陈诚在《西域西行记》记载:永乐十二年(公元1414年)正月十三日,从肃州起程,西出嘉峪关,经赤斤蒙古卫、布隆吉到哈密卫。这条道路的走向与元代基本相同。又一路,自安西分道,向西南行,经南岔、苦水井、至沙州。据《重修肃州新志》明朝建置记载:“明洪武五年,宋国公冯胜下河西,乃以嘉峪关为限,遂弃敦煌焉。”可以推测,出沙州经南湖、安南坝、芨芨台出西域的道路虽存在,但少有行人。明末、清初,葱岭以西中亚各国,被沙俄统一,阻断丝路交通,但中俄边境贸易不断。

清代,酒泉过境道属官马西道河西段。据《重修肃州新志·河北道里西域边陲记略》记载:“东起高台,西行五十里至黑泉,又五十里至深沟,又三十里至盐池、又四十里至双井、又六十里至临水、又四十里到肃州,又七十里至嘉峪关,又三十五里至双井子界牌,又七十里至赤金湖,又四十里至赤金峡,又一百里至靖逆卫,又七十里至柳沟堡,又四十里至桥湾,又七十里至黄芦岗,又七十里至尖山子,又九十里至刺窝泉,又六十里至东长流水,又七十里至白芨芨滩,又九十里至马连井子,又七十里至星星峡止。”沿途设驿站22处,全程1265里(633公里)。出星星峡又经西长流水、黄芦汗等6站440里(220公里)到哈密。

出玉门关道逐渐被砂碛湮没后,酒泉过境道安西以西路段,北移至星星峡口。清雍正年整修星星峡路段,立有“馈饷修路碣”,碣文:“皇威震迭,底定西酋,整厥虎旅,驻于伊州(今伊吾地)。启拓疆宇,腾声遐诹,辘辘飞挽,驾马服牛,地灵助顺,荒碛泉流,维山磊砢,轮蹄是忧,聿来善民,攘剔平修,王道坦荡,振古长留。雍正十有三年春三月,临运使者为善人杨可绿立石于星星峡。”这是酒泉过境道,也是酒泉地区首次有文字记载的捐资修路。

清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陕甘总督左宗棠进疆平定阿古伯叛乱,又一次大规模整修甘新驿道,并沿途植树,留有“左公柳”“左公道”美誉。

民国13年(公元1924年),甘肃省政府“倡修汽车路”始,对甘新驿道按六级公路标准进行了多次勘测和改建,改变了原酒泉过境道走向。酒泉以东线路向南移动,酒泉以西线路向北移动,大部分线路不再穿过农林区。(李西屏)

责任编辑:陈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