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创意手工,乐享童趣”留守儿童成长小组 | 社工案例计划

 社工客 2023-08-16 发布于广东

 单位 | 漯河益爱社会工作者服务中心

一、案例背景


暑假已至,儿童在假期的生活成了人们关注的问题。

丰富的假期生活可以对儿童进行补充教育,增长课外的知识及培养儿童的兴趣,从而发展儿童的潜能,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经社工前期走访调研,辖区内共有留守儿童160多人,其中55%的留守儿童寒暑假通常只有做功课、看课外书、看电视、自由玩耍等活动;

这些活动并不能很好地发展儿童的潜能或培养儿童的爱好,需要作出改善。

针对以上所述的情况,我们在辖区内招募6-9岁的留守、困境儿童开展手工制作DIY小组;

目的是为辖区内的留守、困境儿童提供暑假活动,让其可以丰富自己的暑假生活并从中得到成长。

二、小组基本信息


(一)小组名称

“创意手工,乐享童趣”留守儿童成长小组活动

(二)小组时间

2023年07月28日至2023年08月03日

(三)小组对象

辖区留守儿童、困境儿童

(四)小组规模

9人

(五)小组性质

成长小组

三、理论依据


(一)社会学习理论

观察学习是指人通过观察他人,即榜样的行为及其结果而习得新行为的过程。

替代强化,强调人们通过观察别人的某种行为受到赞赏或惩罚就可以得到强化,这种强化就是替代强化。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

班杜拉指出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劝说、情绪唤醒以及情境条件。

在小组活动过程中,组员通过观察和模仿会学会和习得一些行为。

在手工制作的过程中,通过观看视频教程、正确的示范,使得组员能通过观察习得手工制作的技巧;

小组组员之间分享经验、心得体会,可以为每个组员提供学习的榜样或前车之鉴,充分发挥替代强化的作用;同时通过一些激励的话语,和成功的经验,可以提升组员的自我效能感。

四、服务目标及计划


(一)服务目标

1、总目标

培养小组成员的观察力、创造力及想像力,增强其动手能力;丰富小组成员的暑期生活,增加生活趣味。

2、具体目标

1、 参与的小组成员都能完成每节学习的手工制作。

2、 80%的小组成员能投入到小组的手工制作中,并表示手工制作能让自己更有成就感。

3、80%的小组成员认同小组的内容的趣味性并能丰富自己的暑期生活。

(二)服务计划


具体节次/环节安排

  

  

环节名称

内容设计简介

所需物资

第一节

2023.07.28

你好,朋友

1.9:00-9:10签到

2、9:10-9:20自我介绍;社工和组员之间相互认识;

3、9:20-9:30破冰游戏“水果蹲”;然后将水果名称换成每个人的名字,做名字蹲游戏,方便组员更快的熟悉

4、9:30-9:40制定小组契约

5、9:40-9:50制作纸飞机,制作好后将纸飞机放飞

6、9:50-10:00活动总结,并约好下节活动的时间地点

签到表1张、签字笔2支、便利贴1本、彩纸20张

第二节

2023.07.30

手工折扇

1、9:00-9:10社工为组员讲解本节活动主要内容和流程;

2、9:10-9:20观看视频,社工为组员播放两个不同的手工折扇的视频,分别为西瓜扇子和彩虹扇子,让组员学习如何制作;

3、9:20-9:30社工征求组员的意见,询问组员喜欢制作哪种扇子,并将组员分为两组,分好组后,为组员发需要的彩纸和工具

4、9:30-9:50社工带领组员分别制作西瓜扇和彩虹扇;

5、9:50-10:00经验分享;组员将制作好的扇子展示出来,大家进行合照留念

彩纸30张、剪刀9把、双面胶2个、胶水1瓶、彩笔1盒、平板电脑1个

第三节

2023.07.31

可爱的毛毛虫

1、16:00-16:10热身游戏,组员们围成一个大圈,社工随机说出一个数字,相应的几个组员就抱在一起。

2、16:10-16:20观看视频,社工播放手工制作毛毛虫视频,让组员认真观看。

3、16:20-16:50社工为组员发需要的卡纸、工具,并带领组员一起手工制作毛毛虫

4、16:50-17:00组员们一起玩制作好的毛毛虫,并拍照留念,社工告诉组员准备下节活动的用品

彩纸30张、剪刀9把、双面胶2个、胶水1瓶、彩笔1盒、平板电脑1个

第四节

2023.08.02

瓶子大变身

1、15:00-15:10热身游戏,“抢瓶子”社工发布口令,组员作出相应动作

2、15:10-15:20社工播放用塑料瓶制作飞机的视频,组员认真观看制作的步骤;

3、15:20-15:50社工为组员发活动需要用到的卡纸,并带领组员一起制作;

4、15:50-16:00组员分享自己的制作成果,拍照留念

塑料瓶10个、彩纸30张、剪刀9把、双面胶2个、胶水1瓶、彩笔1盒、平板电脑1个

第五节

2023.08.03

分享收获

1、16:00-16:10社工告知组员本节活动是小组的最后一节,讲解本节活动的流程和内容

2、16:10-16:40社工为组员发卡纸,带领组员一起制作纪念卡

3、16:40-15:60组员们互相赠送纪念卡

4、16:50-17:00组员分享本次小组活动的心得体会,并做小游戏处理好离别情绪

5、17:00-17:10带领组员填写满意度调查表、拍照留念

彩纸30张、剪刀9把、双面胶2个、胶水1瓶、彩笔1盒、平板电脑1个参与者满意度调查表9份、小礼品9份



五、服务实施过程


(一)小组初期阶段(第1节)

在小组活动第一节,由于组员初相识,活动刚开始进行时,组员有点陌生。

自我介绍环节,个别组员略显拘谨,为了尽快使组员相互熟悉,活跃气氛,通过破冰游戏,让组员不断的重复其他组员的名字,很快组员就记住了彼此的名字。

为了保证小组顺利的开展,接着社工带领组员共同制定了小组契约。

通过折纸飞机的游戏,引出本次小组的活动主要内容,激发组员的兴趣。

最后一个环节社工带领组员到室外放飞纸飞机,将本节活动推向高潮。

本节活动中社工是主导者的角色,由于大部分组员没参加过小组活动,本节活动目的就是带领组员一起由陌生逐渐熟悉,激发组员手工制作的兴趣。

(二)小组中期阶段(第2、3、4节)

小组中期阶段,组员间沟通互动明显增多,小组凝聚力逐渐增强。社工分别设计不同的手工类型,分别是手工折扇、可爱的毛毛虫、瓶子变飞机。

每节活动中,都会带领组员认真观看视频教程,记住主要步骤后,为组员发所需的卡纸,在发彩纸的过程中社工会充分尊重组员自己的选择,让每位组员都能挑到自己喜欢的彩纸。

随后社工带领组员进行手工制作,社工先进行示范,然后组员跟着做,保证每位组员都完成后,才进行下一步。

第二节活动中,进行手工制作时,由于彩笔和双面胶的数量有限,只能组员们交替使用,有个别组员在这一环节发生了冲突;

社工及时进行干预和心理疏导,告诉组员要相互谦让,彼此间是一个团队,要相互帮助,组员很快意识到了错误;

接下来的几节活动中,组员们主动分享用品,并且带志愿者的协助下,年龄大的组员完成自己的制作后学会了主动帮助年龄小的组员。

社工逐渐由活动的主导者转变为活动的引导者和协助者,让组员全身心的投入到手工制作的过程中,激发起手工制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同时在制作过程中,根据社会学习理论,组员通过观察学习,掌握制作技巧,社工及时给予组员语言激励,树立其自信心。

(三)小组后期阶段(第5节)

小组后期阶段,组员们的动手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在制作纪念卡的环节,组员们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了不同的类型,每位组员基本都能独立完成制作,并发挥自己的想象,自行创作,制作的纪念卡都与众不同。通过赠送纪念卡,组员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关系。

在分享收获环节,组员们积极发言,都说出了自己的收获,可以看出本次小组活动每位组员都非常开心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增强了自信心还收获了友谊。

社工通过游戏及时处理离别情绪,让整个小组活动在愉快的氛围中结束了。

六、小组评估


1、通过过程评估,社会工作者观察组员的表现,可以看出在每节的活动中,组员都认真观看视频教程,并且都能在社工和志愿者的协助下完成每节的手工制作,因此目标1已达成。

2、社会工作者通过观察法、访谈的方式,了解到每位组员都积极投入到每节活动的手工制作过程中,都说非常喜欢本次小组活动,喜欢手工制作,感觉完成作品后非常有成就感,因此目标2已达成。

3、活动结束后通过参与者满意度调查表可知,了解到组员们都非常喜欢本次小组活动的内容设计,觉得很有趣,通过参加小组活动丰富了自己的暑假生活,因此目标3已达成。

七、总结反思


在内容设计上社工根据儿童的兴趣爱好,给组员不同的选择,让组员选择自己喜欢的类型,充分调动组员的主观能动性。

每节的手工制作,社工选取的素材都是根据组员的年龄特征,亲手操作感知难易程度后,选择难易适中的主题。

为了保证每位组员都能跟得上节奏,顺利的完成制作,邀请志愿者参与其中,协助组员完成操作。同时社工在活动中鼓励年龄大的组员帮助年龄小的组员完成制作,并不断的给予组员激励的话语,增强其自信心。

在活动最后一节,组员们自己设计并制作纪念卡,制作好,组员间相互赠送,这一环节的设计,使组员懂得相互分享,并收获了友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