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续二:曹全碑 逐字精准临摹结构解析,临写视频可参考振楷书院公众号内相应视频

 朝歌淇水悠悠 2023-08-16 发布于河南

图片

“残”,上合下开,斜向笔画的代表字,难点在于“歹”部的两撇,根据教学经验来看,最容易出现的错误是把两个撇画写得过于弯曲,首横略微上弯,收尾向下,接着第一撇从横画得中偏左一点起笔,斜向30-40°方向撇出,不可太弯曲,要绷直一些,第二撇也要绷直写出,收尾变水平方向收笔。右边的戈勾一收一放,两个小撇整体形态也要绷直,不可弯曲。

图片

曾:“曾”字有点乙瑛碑的味道,两点似眉毛,我的习惯是第一点从右往左写,第二点从左往右写,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怎么写都可以。“田”注意左高右低,上宽下窄,左竖比右竖粗壮,注意把握好横画的弧度。下方的“日”部,宽度和上方的“田”部最宽处对齐,两竖往内略收,上面的横收尾处下弯曲,底部的横画往上弯曲。难点是把握“日”外框的形态,这也是学习乙瑛碑的重点。

图片

曹全碑往往入门容易,但写好写出味道很难,问题就在于你写不出动感来,每个字都写成横平竖直,写得太板正了。当你写个四尺整张,六尺对开满满的,你发现死水一潭,毫无生气。

看看曹全碑的“高”字,整体飘动之势很明显,好似一力量从右往左冲击“高”字的中间,首横右边稍微压低,中间的“口”方方正正。下方的框左宽右窄,里面的“口”左竖倾斜,整字受到右侧一股力量的感觉营造出来了。这个字让我联想到张迁碑里面的“高”字,有异曲同工之妙。感兴趣的可以自己去找找。等今后上张迁碑课程的时候也会讲解。

图片

“廉”字用笔上没有明显特点,结构上撇画飞动,远离主题部分,我临写的时候做了一些生发,收尾的底部横画故意倾斜安排,和首横呼应,形成左放右收。初学要注意底部四点,不要写得一摸一样,要轻松自然,姿态各异。

图片

曹全碑的 三点水部首,很难写出大的变化,无非起笔的方圆,收尖尾的方向。右边的“京”明显主题部分往左探出,“日” 对齐首横,左边的竖画弯曲倾斜,依靠趋势明显,这就是原帖生动,为啥我们却写得板正的的原因。要有敏锐的眼力,去挖掘原帖中的倚侧、开合、聚散等细微差别。

图片

敏: 右边的反文旁,就是常规的写法,没有特别的地方,只要注意上方的小横对齐小撇的顶部写出,收尾略微朝下,然后写竖弯撇,看清楚对齐“母”的位置,捺画写长,收尾位置笔撇要低。重点是左边的“母”,重点是把握好三个斜向笔画的倾斜角度不一致,从上往下是从收紧到发散的状态。左边的撇呈45°水平夹角,对齐首点入笔,右边的斜向约呈60°左右样子。“母”的三个横向笔画也要注意,并非水平,注意方向的不一致,底部的横画还有弯曲,注意观察细致后书写。

未完待续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