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易经学习心得分享之四:五行

 道统文化与养生 2023-08-17 发布于山东

金木水火土五行,五行相克又相生。

金生肾水润肝木,木多火旺再生土。

土又生金方循环,五行相生身心健。

五行相对脏与腑,脏腑又和六根融。

金木火土水为先,肺肝心脾肾相连。

天一生水是根源,固本培元身心健。

五脏之主肾最精,强我筋骨血脉盛。

调和精华治发齿,容颜光泽很年轻。

一、五行是什么

1、五行是天文的代号。一方面是抽象的原理,一方面也是实际的应用。《易经》上说:“天行健”,行就是动的意思,《易》的基本原理是说,一切都在运行不息。中国《易经》的文化,是生生不已,一切都在不停地进行着。

2、五行是金、木、水、火、土。它们代表了宇宙天体中五个星球:金是太白星,木是岁星,水是辰星,火是荧惑星,土是镇星。这五个星,加上太阳与月亮,称为七政。太阳与月亮是经星,五行之星是纬星。这些星球的放射能,影响了地球,地球当然也在放射能,而影响其他星球。

3、五行的早期是朴素而又唯物的。明确提出“五行”内容的,是《尚书·洪范》,《洪范》是周武王克殷之后,向殷的遗臣箕子请教统治方法的记录。

《尚书·洪范》曾这样记载说:“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

水曰润下,润下寒冷,在北方,为收藏,五常为智;

火曰炎上,炎热向上,在南方,为成长,五常为礼;

木曰曲直,生发条达,在东方,为生长,五常为仁;

金曰从革,清凉肃杀,在西方,为收获,五常为义;

土曰稼穑,长养化育,居中方,为温养,五常为信。

《春秋繁露·五行之义》上说“天地之气,合而为一,分为阴阳,判为四时,列为五行。行者行也,其行不同,故谓之五行。

《素问*天元纪大论篇》上说: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天为寒,在地为水。故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

《三命通会》上说:在天为气,寒暑燥湿风,在地为形,金木水火土,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此造化生成之大纪也,原其妙用,可谓无穷矣。

阴阳的重点是表述“气”的表现形式,五行的重点是表述“气”的运动方式。

二、五行在人体的属性

木:木代表生发的功能,表现为生、达、散,是能量的推动力。在天象为东方青龙七宿。在人体代表肝。肝属木,主疏泄、主藏血,肝藏魂,为谋虑所出,开窍于目,肝主筋,其华在爪,在志为怒,在声为呼,在液为泪。

火:火代表了挥发功能,表现为炎、丽、导,是热能动力。在天象为南方朱雀七宿。在人体代表心。心属火,主血脉,心藏神,开窍于舌,其华在面,在志为喜,在声为笑,在液为汗。

土:土代表了中和之性,有中和金木水火的功能,表现为纳、育、缓,是转化的平台。在人体代表脾胃。脾属土,主运化,布津液,主统血,主肌肉和四肢,脾藏意,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在液为涎,在声为歌,在志为思。

金:金代表破坏性及坚固的本体,表现为收、刑、革,是制约收藏。在天象为西方白虎七宿。在人体代表肺。肺属金,肺主气,司呼吸,主皮毛,主治节,主宣发肃降。开窍于鼻,在液为涕,在声为哭,在志为悲。

水:水代表了冷冻,表现为润、曲、隐,是曲折有情。在天象为北方玄武七宿。在人体代表肾及大小肠。肾藏精,主生殖,主水,主纳气,主骨生髓,为先天之本,司二阴,开窍于耳,其华在发,在液为唾,在声为呻。

三、五行生克

依照综卦的道理,一切事物都有一种相对性,凡是有好处的,一定也有缺点;有害的,也必有其利益的一面。五行的本身,也是如此,所以五行是相生相克的,它们相生的次序如下:

生    生     生    生    生

->->->->-> 金。循环不已,五行顺势相生。

为什么顺次相生呢?《命理抗原》的解释是:“木生火者,木性温暖,火伏其中,钻灼而生,故木生火;火生土者,火热故能焚木,木焚而成灰,灰即土也,故火生土;土生金者,金居石依山,津润而生,聚土成山,土必生石,故土生金;金生水者,少阴之气温润流泽,销金亦为水,故金生水;水生木者,因水润而能出,故水生木也。”

隔代(隔一)相克如下:

克    克     克    克    克

->-> 土  -> ->->

为什么又隔一相克呢?《白虎通义》的认识是:“五行所以相害(相克)者,天地之性,众胜寡,故水胜(克)火也;精胜坚,故火胜金;刚胜柔,故金胜木;专胜散,故木胜土;实胜虚,故土胜水也。”

从八卦的方位来说:

--西方 木--东方   水--北方   火--南方   土--中部。实际上,四川、西藏乃多金之区;东部生长茂盛;北方天寒,冻结较久;南方则气温较高。

关注养生!关注健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