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纪实连载】‘乳头状癌’中医治疗经验

 桂林吴氏老中医 2023-08-17 发布于河北

中医理论

中医认为,风、寒、暑、湿、燥、火等六气淫胜,在一定条件下,皆可致病。又说:“不相染者,正气存在,邪不可于。避其毒气”。可见于致病,除了“正气存内”以外,还必须注意避免外界毒邪的侵入。不仅如此,对于包括胂瘤在内的“大病”,《内经》更以虚邪贼风等,视为发病的重要外因之一。

如《灵枢·九铖论》说:“四时八风之客于经络之中,,为瘤病者也”。《刺节真邪篇》中又进而指出:“虚邪之入于身也深,寒与热相搏,久留而内著”,即可分 别发 为“筋溜”“肠溜”、“昔淄”(慢性肿瘤)、“骨疽”和“肉疽”等。由此可见,中医学限于历史条件,对肿瘤外邪的阐述,虽然不可能十分具体;但通过长期医疗实践,已经体察到:自然环境中肿瘤形成的外因,要比一般疾病发生的因素更加特殊复杂。

以现代医学而言,近年来对肿瘤病因学的研究曾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根据目前从动物致癌实验和一系列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来看,虽然人类对致癌因子的敏感性,可能受遗传和先天影响;但人类的癌症,有相当大的比例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

典型医案

患者邱启智,从2001年起开始出现血尿,当地医院膀胱镜检查诊为“乳头状癌”,于2002年1月19日行肿瘤切除术。2002年9月5日复查见膀胱后壁有黄豆大小肿,胱膀颈部亦有黄豆大小肿物,表面绒毛较长有蒂。2002年9月10日再次手术切除,病理诊断为“乳头状癌”(多发性)。术后查尿2次仍能找到多量癌细胞。

此时的患者倍感绝望。拒绝在医院继续治疗,本着自生自灭的思想,那个时候家人说,他自己都感觉正在向死亡靠近,治疗已经没有意义,索性在家等吧。出院后,基本上什么药物都不使用,想吃点啥就吃点啥,也很少与家人沟通聊天,大多时候不是在发呆就是在看电视,反正家人也说不了他,无奈的看着他一个人面对死亡。

2002年10月3日,患者自觉头昏头痛,恶心呕吐,吃什么都没味,家人嘱咐他去医院,但他不理会。这天他的同学从外地来看他,知道他的情况后,就建议看中医。同学说他身边有几个危重病人都是由中医医治好的,人生苦短,为何不去试一试呢?再说西医的花费比中医高的不是一点半点。

经过老同学的劝慰和家人的共同劝导,患者于2002年10月7日来诊。初诊见患者面色灰白,苔白腻,脉沉细而弦。症属寒湿郁滞毒结,治以温阳化淤驱毒攻下。

【处方】旋覆花 ,苍术 ,代赭石 ,法半夏 ,猪苓,茯苓,党参,炒枳实,炙桂枝,焦白术,泽兰,泽泻,黄连,淡干姜,吴茱萸等中药,每日一剂,水煎服。另秘方药拔毒膏,遵医嘱。

患者服药后从小便中排出很多烂状坏死组织,2022年10月追访,患者没有复发,并退休后又上了临时班,一切正常。

中医按语

根据我们多年来的治疗体会,肿瘤患者中,由于正气的强弱和素质各异,发病的情况和预后等确有不同。临床所见,往往是机体生理衰退,“后天之本”功能较差,对外邪抵抗力低落的“寒型”虚弱体质的人,患癌症的较多,治疗中好转也慢。为此,对于癌瘤的诊察与治疗,我们十分注意患者素质的差异,并力图扭转上述状态。目前初步摸索出一套怎样鉴别“寒型”体质,以及如何结合攻下治疗,有计划地改变其素质,兼保“脾胃生气”之法,以便努力实现根治癌瘤并防止其治后复发的设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