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几个小妙招,用分身法刻画多重人物性格(现代写作技巧第十二讲)

 思明居士 2023-08-17 发布于河北

“同一个人,有时是恶棍,有时是天使,有时聪明,有时愚蠢,有时坚强有力,有时十分脆弱。”

——(俄国)列夫·托尔斯泰

众所周知,生活中的人是矛盾的,或者说经常处于矛盾的状态中。

一方面,一事当前,当人物处于犹豫不决时,内心里常有两个声音在争斗,有两个“自我”在辩论;另一方面,许多人总是带着两副、三副面具在生活;比如在大庭广众之中、在学习会讨论会上,是一副面孔;而在家庭里、在信得过的亲朋好友面前,又是一副面孔。

几个小妙招,用分身法刻画多重人物性格(现代写作技巧第十二讲)

人物的这种复杂性和矛盾性,当然是要反映到我们的作品中去的。

现代派作品,以及我国当代某些重“自我表现”的作品,已从现实主义作品着重“反映客观”转化为着重“表现自我”,这些作品更重视主观意识的表现,当然也就千方百计去表现人物性格的多重性

现代作品怎样表现人物性格的多重性呢?除了运用传统的“内心里——几种声音的争辩”外,还运用了一些奇特的方法(或者说是几个小妙招吧),大家不妨在我们自己的创作中,恰当的时候和地方,适当地学习采用一下:

一、传统的继承和发扬:用镜子一类的“物件”——反映不同的自我

1、这种方法,并非现代派首创。在《红楼梦》、《聊斋志异》中,早已用过。

几个小妙招,用分身法刻画多重人物性格(现代写作技巧第十二讲)

《红楼梦》第十二回“王熙风毒设相思局,贾天祥正照风月鉴”,写王熙凤几次三番设圈套害贾瑞,但贾瑞对凤姐仍不死心。两次冻恼,贾蓉索银,思凤而又不可得,便生起病来,无药不吃,只是不见效。一日来了个跛足道人,将一面“风月宝鉴”递与贾瑞,要他只照背面,不可照正面。

范例学习】《红楼梦》第十二回“王熙风毒设相思局,贾天祥正照风月鉴”。

曹雪芹曹公在这一章回,写王熙凤几次三番设圈套害贾瑞,但贾瑞对凤姐仍不死心。两次冻恼,贾蓉索银,思凤而又不可得,便生起病来,无药不吃,只是不见效。

一日,来了个跛足道人,将一面“风月宝鉴”递与贾瑞,要他只照背面,不可照正面。

贾瑞收了镜子,想道:“这道士倒有意思,我何不照一照试试。”想毕,拿起“风月鉴”来,向反面一照,只见一个骷髅立在里面,唬得贾瑞连忙掩了,骂:“道士混帐,如何吓我!——我倒再照照正面是什么。”想着,又将正面一照,只见凤姐站在里面招手叫他。贾瑞心中一喜,荡悠悠觉得进了镜子,与凤姐云雨一番,凤姐仍送他出来。……

解析】 镜中有两个贾瑞,即:一个骷髅——灾难中挣扎的自我;一个荡悠悠的与凤姐寻欢的自我,这两个“自我”,我们可以理解为隐性的。另外,还有一个显性的自我,即病床上的现实中的贾瑞。

划重点】 同时一个贾瑞,作品运用“风月鉴”将其分成了三个,去加以描写。曹公正是通过这三个自我,深刻而充分地刻画了——贾瑞内心的复杂状态和不同处境中的形象。(瑞大爷被大粪淋的情节,看过电视剧《红楼梦》的大概都不会忘记吧,呵呵……)

几个小妙招,用分身法刻画多重人物性格(现代写作技巧第十二讲)

2、现代派作品在运用这一分身手法的时候,显得更加神秘、更加荒诞。

范例学习】 德国表现主义作家弗朗茨·维弗尔的代表作《镜人》,写从镜中钻出来的魔鬼,与主人公长得一模一样,以此来揭示——人格的分裂和人物性格的两重性。(大家如有兴趣,可以上网搜索阅读一下)

触类旁通除了镜之外,能反映人物形象的其他物品,也可以应用

二、给人物戴上面具,面具的拿上、拿下和互相交换,以表现人物的几副面孔、几重性格

范例学习】 奥尼尔的剧作《大神布朗》便运用了这奇特的分身法。

《大神布朗》,作品里面具的使用,大量的内心独白及下意识的描写,使剧本带着相当神秘的色彩

作品表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

少女玛洛丽特拒绝了布朗的求爱,而爱上了他的同学安东尼。

玛洛丽特——生性怯弱、温柔、腼腆,为了掩盖这个真面目,她戴上一副表明大胆、勇敢的面具。安东尼——本来的性格是富有诗意、热情而又多愁善感,他却戴上冷嘲热讽、玩世不恭的面具。

玛洛丽特与安东尼结婚后,安东尼因父亲去世,商号破产后归了布朗。

在穷困潦倒中,妻子劝他求助于布朗。布朗让他在自己的绘图事务所工作。在这期间,安东尼失望,厌倦生活,玩世不恭,在酒醉和癫狂中揭露、讥讽布朗,最后在布朗的事务所死去。

布朗戴上安东尼的面具,玛洛丽特依照面目把他认作安东尼——布朗因此获得玛洛丽特的爱情。为了达到永远取代安东尼的目的,布朗竟宣布布朗死了。

谁知人们真的相信,并认为是安东尼害死布朗的,打电话报告了警察。最后,戴着安东尼面具的布朗,被追捕的警察当着是安东尼而被打死。布朗死后。玛格丽特跪在他尸体旁,吻着他戴的安东尼的面具哭诉……

解析】 故事就是这样,面具的运用,表现了主人公的几重性格、几个自我——从而表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知识分子的幻灭情绪和人与人间的虚伪”。(主题)

划重点】 用面具来表现人物的几重性格,是《大神布朗》的独创。面具的出现,可以使主人公的潜意识——在面具的掩盖下,真实自然地流露出来,使作品有一种半实半虚、半真半幻的气氛。

几个小妙招,用分身法刻画多重人物性格(现代写作技巧第十二讲)

三、将一个人物分为两个、三个,甚至是几个,使其互相矛盾、互相论争,以表现内心的冲突和性格的复杂

表现主义作家斯特林堡的剧本《去大马士革》,剧中的陌生人、作家、乞丐、狂人,都是作者性格的不同方面的化身。另一位丧现主义作家奥尼尔的《琼斯皇帝》,也用这种方法描写人物。

范例学习】 《琼斯皇帝》,一出不分幕的八场剧。

作品写一个叫琼斯的黑人,他原先是火车上的乘务员,后来因杀人被捕,又从监狱中逃了出来。

他跑到西印度群岛的一座岛上,当了黑人部落的首领。琼斯对黑人进行残酷的统治,黑人起来造反,他只得离宫逃命,在森林中迷了路——最后被追捕者杀死。

全剧八场中除第一、第八两场外,其余六场全是逃命中琼斯的内心独白。

解析】 通过内心独白,作品塑造了两个琼斯:一个是饱受歧视和虐待的、令人同情的琼斯;另一个则是凶恶的统治者琼斯。

这两个琼斯,正是琼斯这个性格复杂的人物的互相矛盾的两个自我:一个是被资本主义社会异化的自我,一个是真正的自我。从作品中,可以看出,琼斯正努力摆脱异化的自我、恢复真正的自我;然而,他的愿望没有实现,故事是悲剧的结局。

划重点】 作品也是通过对两个琼斯的描写——来刻画琼斯这个人物性格的复杂性、矛盾性,表现黑人的不幸遭遇和资本主义社会的残酷。

分身法还有一些,大家可以在自己的阅读里加以留意和学习,这里就不再一一赘述了。

几个小妙招,用分身法刻画多重人物性格(现代写作技巧第十二讲)

四、总结

上面介绍的三种分身法,大多为现代作品所运用。传统作品表现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和多重性,一般是在情节开展之中、人物描写之中,一个侧面一个侧面地展现,上述几种方法运用较少。

生活中的人是复杂的。天才,也会有失误;蠢才,有时也有智慧的闪光。伟大的人物,也有犯错误的时候;蝇营狗苟的小人,有时也会做出几件让人尊重的好事。

人是复杂的,人物性格是丰富的。大名鼎鼎的列夫·托尔斯泰,就是一个性格复杂的人物。正像列宁所说,他既是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俄国的一面镜子,又是一个虔诚的宗教信徒和傻头傻脑的地主。我们在写作时塑造人物,就要尽可能把人物的复杂性刻画出来,你笔下的人物才会显得更加丰满、可信,大家说,对不对?

下一堂课,我们学习“叙述视角”如何转换的技巧,期待你的光临。谢谢。

#头条文章发文任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