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东西

 廻峰山樵夫 2023-08-17 发布于江苏

      “当—当—当”…一阵古朴沉闷的铃声散播开,声音像一股清水,从村子的台阶一直滑下来,顺着村子的每一个路口,每一条巷子,拐弯抹角的传出来。

       沿着声音的方向,上过一趟台阶,折过一个巷口,在一个长长的台阶上,一个像古董一样的老人,手里拉着一个细绳,不停地拽着。他头顶屋檐一只喇叭状的黑褐色的铃铛在他的扯拽中,使劲的晃着身体,同时发出不知快乐,还是痛苦的叫唤。

       太阳升起来,照在一层一层台阶式的房屋上,也让这个扯着铃绳老人沐在明亮的日光里。房子一层又一层,依山而建,每一层的屋顶正好在上一层屋子门楣处,整个村子显得次第有序。每家每户的门口,都放着大大小小的钵子、水缸、花盆,里面是各种各样的花卉、蔬菜。

     房子不高,矮而壮实,墙面都是粗笨的就地取材的石块。上面凿痕斜乱,深浅不一,墙面粗糙,厚重而扎实,就像那拉玲的老人。老人在日光中,目光坚定,表情木讷,面向着村子前方,使劲而缓慢的拉着玲绳。那模样就像小兵张嘎里面的“老钟叔”。

       老人面前,是几个大块的石头磨盘和石当,墙根处一颗碗口粗细的树从墙根冒出来,斜斜的顽强地杵在那里。墙上有各种各样的破旧的已经完全褪色的旧物件,一只儿童车的旧轮子、一只已经喝空了的酒瓶、一颗已经枯死很久的不知道名称的树,歪歪斜斜的站在一个破盆里。要不是写有“朋友遍天下”的牌子,还有一个不知道真假的“天下第一馆”的金字招牌挂在那里,以为是一个废旧物品收购站。

        刚刚瞄了一眼,老人指指面前一块破木板,一个画有神秘图案的二维码“一块钱一看”,老人翁声翁气的说。

       一块钱,不多,院子凌乱的样子,“天下第一馆”“朋友遍天下”的招牌让我好奇。于是赶紧掏手机扫码。

     进去,映入眼帘的是放在院子里面各种各样的老物件、“老东西”,散落在各个角落。旧酒瓶、旧茶杯、旧鞋子、石磨、纺线轮、废弃的儿童车。屋内是一张花架子床、老式梳妆台、马灯,都是老百姓生活中的日用品,常见的旧物。东西多而乱,常见不新鲜,收集不容易。

       如果不是那“天下第一馆”的招牌,你以为来到一个收拾整齐的收购站。

      参观结束,我看到小时候记忆中的物件,想见老人弓背陀腰的捡拾人们抛弃的废物,又一样一样地在院子里面堆砌的情景。有这样的思想,这样的勤劳,也不失一种念想,一种追求。毕竟是一个居住在偏僻乡村的一个普通老人,他也许尽了他最大的努力。一块钱看一次,作为一个老人,也不失一个收入来源,人们也可以想见已经远去的生活方式,捞出沉淀的久远的回忆。

      我想,人还是要一个爱好,只要我们有一个执着的想念,一个字:做,就一定会有收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