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顾氏家传马钱子炮炙法则 《追寻经方梦》连载之(16)

 太行山石 2023-08-17 发布于河北

李保平,从事中医临床二十余年,具有丰富的中医肿瘤临证经验,提出“从和解入手,肝脾肾同调、清和消补四步疗法”,治疗恶性肿瘤,调理肿瘤及术后预防复发。临床善用虫类药,治疗各种恶性肿瘤、白血病,广受海内外患者好评。

图片

顾氏家传马钱子炮炙法则

马钱子的炮炙,利害攸关。如同张锡纯所说:“制之有法,则有毒者,可至无毒。”传统炮炙方法较多,目前全国应用较多的主要有两种,即砂炒法和油炸法,均被《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为法定的方法。

砂炒法:用热砂炒至有爆烈声,表面鼓起,压之即碎。外表变为棕黄色,内核为紫红色。经砂炒或油炸等高温处理,药效低、毒性大的马钱子碱大量破坏损失,而士的宁被部分破坏,同时生成异马钱子碱,异士的宁碱等毒性小的生物碱。

铃医法:马钱子十六两,先用童便浸四十九日,每三日须换新童便一次,如能每天一换更好,然后取出,换用米泔水浸七日,末后再以清水透三日,水当勤换,去皮,炒干研粉(《外科十三方考》)。

张锡纯法:将马钱子先去净毛,水煮两三沸而捞出,用刀将外皮刮净,浸热汤中,日、暮各换汤1次,浸足3日夜取出,再用香油煎至纯黑色,擘开视其中央微有黄意,火候即到。将马钱子捞出,用温水洗数次,以油气尽净为度(《医学衷中参西录》)。

朱良春法:马钱子水浸去毛,晒干,置麻油中炸。火小则中央呈白色,服后易惹起呕吐等中毒反响:火大则发黑而炭化,以致失效。在炮炙历程中,可取一枚用刀切开,以里边呈紫红色最为度(《虫类药的利用》)。

颜德磬法:先将生马钱子用土炒至膨胀,再入香油炸,俟有响爆之声,外呈棕黄色,切开呈紫红色时即可。

我临床使用马钱子,除个别时间以外,基本都是自己炮炙。

顾氏家传马钱子炮炙法则:取净砂子放到锅里,武火把沙子炒热,加入刮去皮毛的生马钱子,换成文火,把马钱子炒到表面呈深棕色,鼓起,内部呈咖啡色,并鼓起小泡,微有焦香味,用手轻压就可以捏碎的时候,即是最佳火候。此时,马钱子的毒性最小,药效最大。如果马钱子里面呈淡黄色,就说明火候嫩了,毒性较大;如果里面都呈黑色,则炮炙太过,全无药力。

图片

起初,我都是按照老方法,将马钱子刮掉毛,再炮炙,但随着经验的增加,以及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以后,我发现马钱子的皮毛不是毒性最大的部分。因此,最近一些年我尝试使用砂炒法而且无需脱毛,也未见明显中毒反应,所以,炮炙马钱子根本不需去皮毛,马钱子的炮炙原理是,通过高温炒制的时候,马钱子的毒性就被破坏掉了。

《中华本草》记载:

经高温加热(220~260℃,3min),剧毒成分番木鳖碱(士的宁)、马钱子碱含量明显降低,而异番木鳖碱、异马钱子碱、番木鳖碱N-氧化物及马钱子碱N-氧化物含量增高。

炮炙马钱子的关键在于:火候恰好的马钱子放凉后稍用力挤压,即能断开内部为白色或黄色,味极苦,说明火候太轻了不能内服;若内部为红色,味苦,说明偏生,毒性较大,药效也差强人意;若内部黑色味道极淡,说明炮炙过度,药力丧失,用之虽然安全,但也没有治疗作用;若内部呈咖啡色,散发出咖啡的浓香,味略苦,此时毒性最低,效果最佳。

   一家之言,不敢自秘,公诸于世,与诸同道交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