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程朱理学”偷偷塑造的国民性之三:价值观混乱

 昵称30717137 2023-08-17 发布于江西

“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到底什么是“天理”,什么是“人欲”,连朱熹自己都界定不清楚。

朱熹说:“饮食者,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

正常的饮食,就是天理。正常饮食之外的美味,就是人欲。

在朱熹的哲学世界里,天理和人欲,距离这么近

“程朱理学”偷偷塑造的国民性之三:价值观混乱

一种学术思想,尤其是给天下做表率、做指引的学术思想,概念一定要清晰,边界分明。

代表“正确”和“是”的“天理”,与代表“错误”和“非”的“人欲”,一定要有十万八千里的距离,和概念明确的界限,

才能够引领比较愚钝、差别很大的百姓万民,芸芸众生

可是,朱熹给定的“天理”和“人欲”的距离,“几微之间”,也就是说,“一念”是天理,“转头一念”就是人欲了。

这就带来一个很大的问题:

面对纷纷扰扰的世间万态,人们无法辨别哪是“天理”,哪个是“人欲”?不知道什么是对的,不知道什么是错的。

他们莫衷一是,争辩不休,相互猜疑,无法度量,最终造成价值观混乱。

“程朱理学”偷偷塑造的国民性之三:价值观混乱

他们轻而易举就会分裂成完全相对的两大阵营:挺派和黑派。

比如著名的28年换子事件,阵营就很鲜明:挺许派和挺杜派。

再比如著名的江歌事件,也很快分裂为两大阵营:挺江派和倒江派。

甚而至于对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样高荣誉的作家莫言,支持者和反对者,也兵分两路,相互对立。

人们情绪激进,言语犀利,各执立场,争论不休。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程朱理学”给人们确定的价值观本身,就是模糊不清的。

“天理”和“人欲”之间的界限非常模糊,不分明,是和非、对和错就没有明确的界定,观念一定是撕裂的。

人们的观念不一致,观念撕裂,造成的社会现象就是:无法明晰地判断出是非,不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程朱理学”偷偷塑造的国民性之三:价值观混乱

比如,岳飞和卫青、霍去病,要不要放入教材?

如果继续放进去,在全国一统的今天,是不是不利于多民族发展这样的安定团结?

如果从安定团结的立场出发,不放岳飞这些民族英雄,那么,屈膝投降的秦桧,难道当作为民族团结做贡献的有功之臣?

这不是颠倒黑白了吗?

到底是放?还是不放?

不知道。

相互矛盾,没有标准。

在我们现存的价值观里,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而在古代,这种情况是不存在的。

“程朱理学”偷偷塑造的国民性之三:价值观混乱

在我们古代,价值观非常明确:有道,还是无道

道,就是道义,道理。分解开,四个字:忠孝节义。

我们古代判断事物的标准很简单,就看你是不是符合忠孝节义

举个例子。

元朝忽必烈率军南下作战,将领崔斌带兵攻破潭州,当时镇守潭州的南宋爱国将领李肯斋,在城池即将被攻破的时候,全家自杀。

李肯斋忠贞刚烈,一身正气,崔斌非常尊敬他。他为了不使这位殉道英烈的事迹泯灭,特地写了一首诗来称颂他。

诗句为:

“一夕司空抚御床,祖龙未死国先亡。只缘西楚无坚壁,致使南州总战场。湘水一川骸骨满,肯斋千古姓名香我来不见先生面,犹对西风酹一觞

崔斌和李肯斋,是战场上的对手,也是两个国家的人。但是因为他们奉守的都是忠孝节义,崔斌对这位殉国的对手也非常尊敬,不仅写诗悼念,祭奠他,还歌颂他的功业,为他安葬。

《中华文脉:活在元音里》,选录了这首诗。即将上架。

“程朱理学”偷偷塑造的国民性之三:价值观混乱

这就是价值观的力量:

虽然是敌对关系,但是大家奉守的是同样的原则和信念:忠孝节义

只要是符合“忠孝节义”这个原则的,就是值得歌颂的。

毕竟我们歌颂一个人物,不是歌颂他的肉身高大,而是弘扬他精神气节的高贵。符合“忠孝节义”精神的人,都值得我们歌颂。

因为我们最终弘扬的,还是“忠孝节义”这种正道

一个将领为他的对手写诗哀悼。如果放在今天,会不会被喷死?

他们的口头禅是:“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

他们连“弱智”是什么意思,估计都不知道。

“程朱理学”偷偷塑造的国民性之三:价值观混乱

像崔斌这种为对手哀悼的例子,绝不是偶然出现的,在历史中经常见到。

如果不服气,再举个例子。

陈安是西晋末期南阳王司马模帐下都尉,勇猛异常。西晋灭亡后,陈安在陇上集聚人马,拥兵十多万,自称大都督,与前赵国的刘曜对抗。

刘曜带领“前赵国”兵马征讨陈安,将他围困在陇城。陈安率领几百勇士突围而出,准备到外面去寻求救援。

刘曜的将军率领劲旅追赶陈安,陈安“左手奋七尺大刀,右手执丈八蛇矛”,与壮士十余骑和对手艰难格斗,后来退守山谷,被刘曜的将领发现,斩杀而死。

“程朱理学”偷偷塑造的国民性之三:价值观混乱

陈安为人豪爽,善于安抚接纳将士,同危共难,同甘共苦,很得将士之心。

陈安死后,他的将士泣涕陇上,为之哀哭,唱《陇上壮士歌》:

“陇上壮士有陈安,躯干虽小腹中宽。爱养将士同心肝,䯅骢父马铁锻鞍。

七尺大刀奋如湍,丈八蛇矛左右盘。十荡十决无当前,战如三交失蛇矛。

弃我䯅骢窜岩幽,为我外援而悬头。西流之水东流河,一去不还奈子何。

《中华文脉:活在乐府里》收录了这首诗。即将上架。

“程朱理学”偷偷塑造的国民性之三:价值观混乱

陇上的悲哭,让前赵国的国君刘曜为之深深感慨。

虽然陈安是他的对手,陈安也被他的将领杀了,他却不能不从这位猛士身上,感受到一种豪壮悲慨之气。

能够拥有这么多将士的敬爱,足见陈安平时的慷慨豪迈为人

乱世硝烟中,倒下的未必不是英雄。杀陈安是角逐天下的必然,面对这位让山河震慑的英雄,他的对手也会肃然起敬

刘曜为之叹惋,“英雄也。”命令他的乐府,歌颂陈安《陇上壮士歌》。

如果这样的事情发生在现代,会不会被骂死?

“程朱理学”偷偷塑造的国民性之三:价值观混乱

我们的价值观早已形成坚执不变的“二极管”:

要么左端,要么右端。非黑即白,非对即错

天下事情,百万千万无穷尽;天下形势,瞬息万变,变化万端;

怎么可能一一去辨别每一件事情的是非对错,仔仔细细评判每一件事情的是非曲直?

我们能做的,不是对每件事进行甄别评判。

我们只需要一个天然的标准:归于道

道,是我们唯一的尺度,是人类永恒不绝的万世尺度。

以人性为根本的、符合道义的价值观,是人类唯一永恒的价值观

执道抱一,丈量天下。

“程朱理学”偷偷塑造的国民性之三:价值观混乱

刘曜歌颂陈安,不是因为陈安是他的对手,而是因为在陈安身上,体现了精神的道义价值

这种精神的道义价值,是刘曜弘扬的,也是这个世界需要弘扬的。

如果没有了道义,这个世界还能存在多久?

在“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观念塑造下,我们国民的价值观就只剩下“对和错”两个极端概念。

用匮乏的人性,激烈的情绪,缺少思考的头脑,用各自的“小窍穴”发出“声讨之音”……

问题是:他们甚至不知道衡量对错的标准尺度是什么?

他们根本就没有明确的价值观。

“程朱理学”偷偷塑造的国民性之三:价值观混乱

没有是非,整个社会就会陷入愚昧。

“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思维方式,盛行几百年,让我们国民的思维方式,丧失了最基本的人性基础。

人们不关心人性,匮乏人的“同情心”、“同理心”,只负责弘扬那种光辉灿烂的、正义无疆的、归属于“天理”的东西。

这样的结果,就是一个冷漠的社会。大道理满天飞,正义满天飞,充斥天地。

却扶不起一个摔倒的老人。

“程朱理学”偷偷塑造的国民性之三:价值观混乱

“程朱理学”混为一体的“天理人欲”的价值观,是混乱不清的价值观,背离了传统以“道”为唯一标准的价值观

正如《道德经》所讲:

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当我们有、且只有“道”这唯一的世界观,执道抱一,审视万物的时候,所有的纷纭万象,吹万不同,都会有一个明晰的标准。

执一御万,执一统万

故圣人云: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程朱理学”偷偷塑造的国民性之三:价值观混乱

文子国学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重修伦理,再建道德。 内含:文子国学活动讯息 昆曲文化和“昆曲十六讲”课程 诗经文化 乐府文化 唐风宋韵 盛世元音 道德经 大学中庸 论语孟子297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