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随笔】 为了“纪念”的纪念

 太坡居士 2023-08-17 发布于河南

——参加2023年原十二军部分后代“赓续红色血脉 追寻父辈足迹”系列活动摄影纪实(一)

姚彤

作为微信[12军后代传承父辈精神团结友爱群]的一员,我今年先后参加了由本群部分子弟自发组织的“赓续红色血脉 追寻父辈足迹”三场系列活动。这既是我对父亲的一种思念,也是我希望进一步认识父亲,了解父亲,理解父亲,以期更好承继父亲遗志的一种心愿和自我安慰。

第一场纪念活动,是今年5月23日至24日二天由20多名原12军后代自愿参加的参观原12军在金华的老部队军营,祭奠原12军解放金华时牺牲的英烈,邀请金华当地的原12军7位老兵共同参观金华市今飞集团以及一道座谈“忆军营峥嵘岁月,畅实业报国情怀”等活动。

第二场纪念活动,是今年7月27日至28日二天由40多名原12军后代和先后有3名原12军老战士应邀组团参加的北京志愿军研究会发起的“《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胜利7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丹东[传承在路上活动群]筹办的参观丹东市志愿军渡江旧址、新中朝鸭绿江大桥、抗美援朝纪念馆、铁路抗美援朝博物馆、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军后代们自编自演的纪念抗美援朝胜利七十周年文艺晚餐会等活动。

第三场纪念活动,是7月31日下午由原12军20多名后代和2名原12军老战士应邀组团参加的长白山退伍老兵和军人后代与当地有关企事业单位为迎接“8·1”建军节而联合举办的“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抗联精神——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诞生96周年暨'碑祭抗联’4周年”活动。

通过参加这三场民间自发组织的一系列纪念活动,不仅使我又一次受到了三场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也使我对新中国的军史和革命史又有了进一步的更多了解,还使我认识了许多新的和我有着同样军人后代情结的兄弟姐妹们。古人云:“乐莫乐兮新相知。”人之所以不同于其他动物,即人除了会有自身不断追求的物质需要外,还必然会有一种人类独具的在社会中不断追求相互认同和相互寄托情感的精神需要。所以,对于我和我的新朋友们来说,我们在这三场纪念活动中,相识、相知、相助,以及相同的初心和友谊,也是值得我们大家相互珍惜和共同纪念的。

在谈到我们为什么会走到一起时,与我同是原12军后代的李进说:“因为我们这一代是最有父辈情怀的一代。”我不知李兄这样的说法是否有些夸张,但是作为新中国第一代军人的子女,我们这一代确实都为自己拥有这样的革命父母而感到骄傲!也许我们的父辈在开创新中国、或保卫新中国和建设新中国的过程中,走过了太多的“弯路”,遭受了太多的在今天看来也许是本不该发生的“不幸”。但是,历史没有假设,任何历史的存在都必然有其存在的历史逻辑。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更加肃然起敬父辈们历经千难万苦而推动历史大变革的英雄时代,才更加景仰父辈们为了祖国,为了正义和理想而甘愿付出各种牺牲的大无畏开路精神!——不知这是不是就是李兄所说的父辈情怀,但可以肯定的说,这正是父辈红色基因对我们产生的深远影响和正能量的时代烙印。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2周年,建军96周年,建国74周年。像这样漫长的时间对大多数个体已是毕生,但对于治国理政的国家机器来说,这只不过才是刚刚走过了必将影响国家未来发展命运的“少年”时代。鲁迅小说《故乡》认为:“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又孔子云:“三年不改父之志可谓孝矣。”这说明了“子承父业”的传承和前赴后继很重要!——因此,从新中国第一代军人子女的角度讲,我认同李进的说法。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摄影是凝固瞬间的艺术,照片是唤醒记忆的心书。因此,我意将自己在今年参加“赓续红色血脉 追寻父辈足迹”过程中拍摄的各类照片,作为“为了'纪念’的纪念”分赠给照片中所有新旧相识的兄弟姐妹,以方便片中人在看到照片时,随时都能唤醒自己的初心,忆想起我们人生途中一段难得的生缘。懂得珍惜,才会拥有。新中国万岁!新中国军人万岁!新中国军人后代的父辈情结和友谊万岁!随文以记。

【背景音乐】我们的祖国

2023年8月16日晚随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