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为什么我的生活一团糟?

 好心情心理门诊 2023-08-17 发布于北京

1

1

小然:“老师,前两天我出差,给老公买了一些外地的特产,当我高兴地告诉老公时,他竟然只冷冷地回了两个字:不要。我特别生气地问他:'你为什么不要?这种东西不但有营养,而且还是我的一片心意,你是不要我的东西还是不要我的心意?’结果他什么都不说,比以前更冷漠了,我好伤心呀”

2

小悦:“老师,小时候,妈妈对我非打即骂,给我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导致我很难信任别人,妈妈对我的控制也是无孔不入。现在,每当我又一次感受到妈妈的控制时,我就抑制不住地愤怒,然后就会把这种怒火还击回去,恨不得让她比我还痛苦,可是之后我又会深深的自责。老师,我该怎么办?”

      这是在某次活动中,小然和小悦问我的问题,她们两个都用“一团糟”来形容自己的生活。我们看一下这两个问题的共同之处:别人的某个行为引起了我们的一个情绪----我们把这个情绪传递给对方---发生了更糟糕的结果。从事情的发生到更糟糕的结果,中间经历了一个情绪发泄的过程。如果这个过程改变了,结果会怎么样呢?

      我问小然和小悦:“如果摆脱事件给你带来的负面情绪,你会怎么处理这件事情?”小然说:“如果我对老公没有愤怒,我就不会去指责他,可能语气会更平和一些,也有可能先把这件事情放一放,以后再处理。”小悦说:“如果我对母亲没有这么多情绪,我可能会认为母亲不一定是在控制我。她也可能是在关心我,我也许就不会对她产生那么强烈的攻击。”的确,如果我们在处理事情之前,先处理我们的情绪,很多事情的结果可能就会大大不同。

为什么我们会对别人的行为产生如此强烈的情绪?


1

可恶的认知扭曲

      “我给老公买的东西是很好的,他不应该拒绝呀。”

      “妈妈不应该对我干涉那么多!”

      这两个人的认知当中都有一个词“应该”。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贝克指出:“应该”句式是典型的认知扭曲之一。当我们用“应该”这个词来要求自己的时候,这是一种标准,一种鞭策,让我们明白怎么做是对的,怎么做是错的。然而,当我们把“应该”这个词强加到别人身上的时候,我们收获的往往是沮丧与愤怒。小然认为丈夫应该接受她的礼物,她收获了沮丧与伤心。小悦认为妈妈应该少一点控制,她收获了愤怒。

2

界限的不清晰

      我们在与他人相处的过程中,有一个心理距离,这个距离就是界限。界限对双方来说是一种防御,也是一种保护。当界限被破坏的时候,我们会感觉到很不舒服,而当我们去破坏别人界限的时候,也往往会遭到别人的攻击。

      小然跟老公的互动过程,涉及到两个界限,一个是小然自己的界限,另一个是老公的界限。给老公买礼物是小然的事情,在自己的界限范围内做事情,是自由的。而老公要不要接受礼物,是在老公的界限范围内,老公也是有权利不接受的。当小然要求老公必须接受的时候,她就已经在无形中破坏了老公的界限,让老公产生了不满,所以小然感觉到老公比以前跟更冷漠了。

      同样,小悦认为妈妈应该按照自己的要求来,也是在破坏妈妈的界限。小悦有权利表达自己的想法,但绝对不是认为妈妈就“应该”这么做。当小悦指责妈妈的时候,就破坏了妈妈的界限,内疚感也就产生了。

如何守住自己和别人的界限呢?

1

坚定自己的内心,守好自己的界限

      传说六祖惠能大师来到广州法性寺时,因风吹帆动,见着两位僧人在一旁争论,一位说是风动,一位说是帆动,惠能大师于是走上前说:“不是风动,不是帆动,仁者心动!”当你的心是坚定的时候,外面的一切都不会打扰到你,而当你的心动的时候,眼中看到的往往是外界的东西在动。

      当妈妈把手伸到小悦的界限内时,小悦的情绪被搅动了。随着情绪的爆发,她看到的只是妈妈的控制,开始了反击。如果小悦的内心是坚定的,不被妈妈的行为所干扰,那么她的情绪波动就不会那么大,攻击也就不会那么强烈了。在咨询师的带领下,小悦终于意识到,对妈妈的愤怒,有一部分来自于对自己不能改变现状的不满。于是她开始把对妈妈的攻击转变为自己的成长,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我们无法阻止别人把手伸到自己的界限内,但是却可以坚定自己的内心不受其干扰。这种坚定就是一种态度,是对破坏界限人的一种无声的反抗。

2

识别自动思维,改变自己的不良认知

      认知疗法创始人贝克指出,要改变我们的不良认知,要从三个方面下手:情境,自动思维和情绪反应。我们处在什么样的情境中?这个情境唤起了我们怎样的自动思维?在这种思维下,我们的情绪反应是什么样的?只要能够按照这三个步骤思考下去,我们就会很快识别出自己的自动思维,然后改变不良认知。

以小然为例:

情境:老公不接受我买的礼物。

自动思维:我是为老公好,他应该听我的。

情绪反应:沮丧、难过。

在识别出自己的自动思维之后,就可以进行辩驳了。通常我们可以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

1 支持和反对这个想法的证据是什么?

2 有没有别的解释或者观点?

3 最坏会发生什么?如果发生了,我能如何应对?最好的结果是什么?最现实的结果是什么?

4 我相信自动思维有什么影响? 我改变我的想法有什么影响?

5 如果是我的朋友或者是家人处于相同的情境,我会对他说什么?

6 我会做什么?

      我们往往会发现,很多自动思维是站不住脚的。当你认为老公应该听你话的时候,你可以问一下自己:为什么他必须听我的呢?他不接受礼物,有没有别的原因呢?他不接受礼物好像并不是最坏的结果,这一思维带给我的影响除了沮丧,我甚至都怀疑老公瞧不起我了,如果是我的好友发生了这样的事情,我想我可能会对她说,也许老公不喜欢这个礼物吧。当按照这个思路走下来的时候,我们发现那些沮丧、愤怒等负性情绪很快就会平息下来。当我们不再用负性情绪去攻击别人的时候,我们就不会轻易破坏别人的界限。

      生活中的糟糕局面,往往是界限不清引起的。坚定内心,改变自己的不良认知,并尊重别人的界限,会让你越来越轻松,你的生活也就不会一团糟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