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双胞胎哥哥越优秀,妹妹越抑郁

 好心情心理门诊 2023-08-17 发布于北京

小静有一个比她早了2分钟出生的双胞胎哥哥,哥哥从小各个方面都非常优秀,用小静的话说“堪称完美”。妈妈是一名小学教师,从小对兄妹俩要求十分严格,经常用“你要像你哥那样多好”之类的话说小静。其实小静不是不优秀,只是没有哥哥优秀,但正因为如此,小静从小就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甚至出现了典型的抑郁表现。





存在已久却不被理解的抑郁症




高二那年,小静的情绪变的越来越差,对日常的学习生活总是感到提不起兴趣,很少和朋友在一起玩,总是想一个人待在家里,而且晚上的睡眠质量越来越差,常常一个梦接一个梦,或者干脆睁着眼睛数星星。小静将自己的问题告诉了妈妈,本以为妈妈会安慰自己,但小学教师的妈妈仍然像以往那样批评了小静,让她跟哥哥学一学,找到自己的目标,努力学习。双胞胎哥哥也常常嘲笑小静,说她装病,不想上学。就这样,小静浑浑噩噩的到了高三。

学业压力更大的高三,并没有让小静摒弃杂念,专心致志备战高考,而是彻底消磨了小静所有的精力,小静变得更严重了。每一个夜晚对于小静而言都是煎熬,整夜睡不着觉,每天坐在窗前盯着外面的星空发呆,有时候甚至想“要是跳下去,是不是也可以成为一颗星星”。晚上睡不着觉,白天还要上课,所以课堂上的小静常常趴在桌子上打瞌睡,根本无法集中精力听讲,而且记忆力也出现了明显的影响,常常丢三落四。老师将小静在学校的情况告诉了她的妈妈,妈妈通过和小静的沟通,知道了小静存在严重的失眠问题和长时间的情绪问题。但她只是要求小静“坚持”、“克服”,“学学你哥”。就这样,小静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确实“坚持”了下来,和双胞胎哥哥一道参加了高考。一直很优秀的哥哥如愿以偿的考取了提前录取的军校,成为了一名空军飞行员。而小静真的也没那么差,虽然整个高三过的“很辛苦”,可小姑娘还是以一本的成绩考取了省城的一所师范类大学。

小静曾经无比向往大学生活,因为她觉得独立的大学生活可以离开这个给自己带来巨大“压力”的家,离开优秀的哥哥,离开严厉的妈妈,离开以往倍感压力的家庭。可大学生活开始了,丰富的校园生活并没有让小静感到一分放松或惬意,小姑娘病情更重了。上课常常走神,回到寝室茶饭不思,室友相约去食堂,小静只能谎称胃部不舒服,独自留在寝室。就这样,小静变得越来越孤僻,越来越自卑,越来越悲观,甚至因此失去了人生的希望,产生了轻生的想法,幸运的是被室友碰巧发现,通知了老师,找来了小静的父母,把她接回到了家里,来到了医院求治。

家属的正确认识,能帮助患者更好走出抑郁

在听到医生抑郁症的诊断后,相比较于平静的小静,小静的妈妈表现的更难以接受。在她看来,从小衣食无忧的小静,没有遇到过什么困难,一直顺风顺水,为什么还会抑郁?可对于小静而言,只是确认了一个自己早已知晓的事实,或者说自己不愿去面对的事实。因为小静特殊的家庭环境,医生特意约来了小静、小静妈妈和小静爸爸,基于纠正家人之间扭曲的沟通和受损的关系,开展了家庭治疗。

家庭治疗是所有家庭成员一起参与的治疗,关注家庭系统及其帮助解决家庭问题及个人精神障碍的心理治疗方法。通过分析和梳理,妈妈明确的认识到之前和小静的沟通中不当的地方,也表示会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希望能够帮助小静早日回归健康的校园生活。

其实善良的小静,并没有埋怨过自己的父母,或者双胞胎哥哥,哪怕一次。在她看来,一切都是自己的问题,优秀的哥哥没有错,严厉的妈妈也没有错,错的只是自己的“软弱”。小静的想法当然也不对,抑郁症本身就非单纯的心理问题,就更谈不上什么“软弱”、“懦弱”之类的问题了。

青少年阶段是个体从儿童期向成人期过渡的一个特殊阶段,心理发生剧烈变化,很容易发生心理问题; 心理问题会影响青少年生长发育、学校表现、与同龄人交往,甚至导致自杀。而来自家庭的影响,在近些年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我国有很多家庭因素在抑郁症发生发展中所起到作用的相关研究,结果表明:缺乏有效支持系统,冲突多,娱乐少,缺少相互信任,缺少责任,情感表达不畅,缺乏安全感和成就感的家庭环境,更容易对青少年产生负面影响,使其容易产生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

小静在生活中,被经常拿来和优秀的哥哥比较,这本身对小静产生了“压力”,让双胞胎妹妹的成长过程中缺乏了相当多的成就感。这种由妈妈主导的双胞胎兄妹之间的比较,实际上影响了小静个体正性自我的形成,造成了小静自童年以来长时间的低自尊、低幸福感的情绪问题。

而在小静的情绪和生活已经出现明显的状况时,小姑娘明明已经向妈妈求助,可并没有从强势的妈妈那里得到任何的支持与帮助。虽然这样的应对方式并没有让小静对妈妈产生怨恨或者不信任,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最需要家人支持的时候,没有得到应有的支持,给小静还是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小静的负面情绪没有得到及时的纠正,导致她过度的消耗本就匮乏的精力,去努力维持学习生活,虽然顺利参加了高考,但负面情绪并没有丝毫的改善,甚至越来越无助、无望、无价值,最终不可避免的产生了消极悲观的轻生念头。

小静无疑是聪明的,她知道自己应该怎么求助,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也知道应该如何去配合医生。在和医生共同参与、确认药物治疗计划后,就按部就班的吃起了治疗抑郁症的药物和改善睡眠的药物。大概两周后,小静身上出现了可喜的变化,用她自己的话讲“感觉轻松了好多”。





坚持服药、维持治疗,预防复发




变“轻松”后的小静又找到了久违的快乐,参加了学校的社团活动,尝遍了校园周边的美食,和寝室的同学们嬉笑怒骂,打成一片。可世间总是充满了意外和不如意。强势的妈妈在听别人说起过“抑郁症的药物不能多吃,副作用太大,脑子都能吃坏”之后,就一直不停的做“小静的工作”,大体意思就是“病好了就别吃药了”、“是药三分毒”、“吃点中药,中药好”、“我是你妈,我还能害你啊?”。所以,拗不过妈妈的小静,如妈妈所愿,在症状已经明显好转的时候停药了。然后,小静的抑郁症状毫不意外的复发了,或者说加重了。

我们有必要带着小静妈妈重新来认识一下抑郁症。抑郁症是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精神疾病与公共卫生问题,是目前全球首位的慢性疾病负担。而抑郁症的高复发率是导致其疾病负担加重的最重要因素。而我们对抗抑郁症高复发率的最重要手段就是必要的药物巩固治疗和维持治疗。

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曾经有过一篇meta分析,纳入了11项随机试验共1019例患者,这些患者在急性期药物治疗成功后没有继续服用抗抑郁药物,而是选择使用安慰剂,结果发现1年内51%的患者出现了复燃或者复发,2年内62%的患者出现了复燃或者复发。从这篇分析中,我们不难得出结论:抑郁症的急性期治疗结束后,继续服用抗抑郁药物维持治疗,是减少复发的必要手段。反之,没有坚持药物治疗的患者,复发率会显著增高。

小静的急性期治疗效果是显著的,可恰恰是在看到治疗效果后,妈妈又担心起了药物不良反应,并因此劝说小静停服了治疗药物,最终导致了病情的复发。其实医生本就反复嘱咐小静和家人,一定要坚持服药,不能因为症状有所缓解就认为“病好了,不用吃药”。但妈妈显然采纳了错误的建议,单方面扩大了药物的不良反应。这种情况其实在我们的社会里非常普遍,人们总是喜欢去夸大药物的不良反应,而忽略医生的专业建议。甚至像妈妈接收到的错误信息一样,我们的身边有很多类似的信息,来自家人,来自中医,来自药店,来自保健品推销员,甚至来自一些非专业的医疗从业者。

人民日报曾经做过关于抑郁症的调查,我国抑郁症患者只有20%的患者在坚持服用抗抑郁药物,而其余80%的患者或者没有就医,或者已经就医,但没有选择药物治疗,或者像小静一样急性期治疗病情缓解后就停服了治疗药物。所以,人们看到的抑郁症患者明明已经治好了,可1个月后,1年后,又复发了。

所以,从根本上讲,制约小静坚持药物治疗的原因并不是她的妈妈,而是小静和妈妈对抑郁症的疾病认知程度,错误的疾病认知带来了错误的应对方式,导致了药物治疗的中断,导致了抑郁症的复发。其实抑郁症患者并非需要终身服药,尤其是首次发作的抑郁症患者一般维持期治疗只要坚持6-8个月,就能有50%的几率,今后不再复发。只有随着复发次数的逐渐增加,维持治疗的时间才会随之增加。

希望这次的教训足够帮助小静和妈妈选择科学的治疗方法,并坚持贯彻整个治疗周期。

文章作者:阎石,齐齐哈尔市精神卫生中心-主治医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