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和抑郁症相伴的这6年

 好心情心理门诊 2023-08-17 发布于北京
“你被抑郁症折磨到什么程度了?”
“折磨到…我已经接受和它共度余生了。”

13岁生日那天晚上,我就已经死掉了。

能记住的只有姑父长满茧子的手捂住了我的嘴。

曾经发生的事不可能忘记,只是暂时想不起来而已。

抑郁症这只黑狗第一次露出痕迹是在我15岁的冬天。本该去学校的我坐公交去了相反方向的终点站,买了一只烤红薯,在马路边上坐到了晚上,崩溃地哭了很久。

第一次自杀是在冬天过后的第一场大雨。给5岁的妹妹留下一封信后,我翻上了楼顶的阳台。阳台是一堵又宽又高的水泥墙,我躺在上面,闭上眼睛,雨很大,冷。我在想什么时候翻身——只需要一个翻身,我就可以从23楼掉下去。

或许是看到了我房间里的信,我看到仓惶跑来的母亲,她跪在地上哭着求我下来,没有灯,她就那样淹没在黑暗的大雨里。我心软了,放弃了自杀。回到房间,母亲什么也没说,只是用干毛巾给我擦头发,而我麻木地坐在那里。

那天过后,每天晚上我都会躲在房间哭到崩溃,感觉像掉进了痛苦的无底洞,一直在下降却永远也没有尽头,在手腕上用小刀划下一道又一道伤痕,过后又会因为伤害自己自责不已。

永远不要低估孩子的记忆力,当明白过来的时候,都是毁三观的人生了。

很久后我才明白抑郁是生理上的——大脑生病了,并不是自己可以控制的。曾阅读过相关杂志杂志使我意识到自己心理似乎出了问题,挂了市三甲医院的心理科,诊断结果为中度抑郁,因为未成年,医生要求联系家人以及吃药治疗,我婉拒了。我以为自己可以解决的,而这也正成了我最后悔的事。

我开始整夜整夜地失眠,逐渐地,我发现自己的记忆力越来越差,思维越来越混乱,连一句完整的话都写不下来,说不出来,沉默占据了我的大多数时间。我想让自己过得简单,我不想说话,不想交流,可我偏偏渴望被理解。

我发现自己开始对几乎所有事情失去了兴趣,不想学习,不想吃饭,不想睡觉,只想呆呆坐着,变成石雕。抑郁的反面不是快乐,而是活力。

我每天待在自己房间里,拉着窗帘关着灯坐在床沿发呆,一发就是一整天,时而崩溃哭到背气,甚至从吃饭到上厕所都需要母亲帮忙解决。

桌上有一杯水,我很渴,可我无法伸出手。吃饭时将食物放进嘴巴里,咀嚼,吞咽,每一个步骤都让我觉得无比痛苦。

我被抑郁症这只黑狗拖到了水底,黑色的潮水淹没了头顶,无助,抓不住任何东西。

我每天都拼了命的努力活,却无时无刻不想死。我每天都在问,为什么是我?为什么偏偏是我?我每天都尝试告诉自己,你看,这个世界还是很美好的,是五彩的。

可是没有用,看过再多色彩,我的世界还是那样灰暗,那样死气沉沉。黑狗耗掉了我所有的精力,让我筋疲力尽。

我决定再次自杀。

过年了,整个城市都变得空荡荡。像往年一样,这一天本该去三姨家走亲戚,我说自己不太舒服,想一个人呆在家里休息。

我在客厅坐到了黄昏,然后洗了澡换了身衣服,从床下取出早已准备好的12盒药。吞完了整整140片,远超了致死量。

或许是紧绷了太久的弦终于断了,整个过程没有丝毫后悔。我把家里打扫了一遍,拉上窗帘,躺在床上,闭上眼睛迎接死亡。意识越来越模糊。终于可以解脱了,我想。

随着胃部一阵恶心,我艰难地睁开眼睛,看到一片白色,我看到自己从头到脚接满了各种机器和管子。医生看到我有了意识,按下机器开始给我洗胃,昏天黑地的呕吐,接着是导泄和透析。

我躺在那里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我看着窗户外焦急的父母,我恨,为什么要救我。这么多年,我只想自私这一次却失败了。

出院后,母亲请了一个月假带我去了很多地方旅游。

在三亚的海边,我坐在沙滩上发呆,一坐就是一天,母亲就坐在我身后陪着我一天。

我说我想出去散散心,她就开车带我走了很多路。

我几乎每天都会哭,母亲就抱着我,给我擦眼泪。

直到有天我看到从未哭过的父亲偷偷抹眼泪,我才明白他们只是不敢在我面前崩溃。

高三那年,我遇到了我现在的男友,他像一束光照进了我原本黯淡无光的生活。

他知道我生病,但他并没有把我当成是一个病人去对待,而是一个独立的人。他让我重新理解了亲密关系。

徐凯文博士曾提到,在关系中受到的伤害,只能在关系中得到修复。他的主张是:如果受害者能够和一个客体(男友、女友、甚至一只动物)保持一段长期而且足够稳定的关系,他有机会在这段关系中,慢慢察觉到自己的一些特点,修复一些压抑的情绪,学会一些新的模式,最终修复他在之前关系中所受的创伤。

我觉得我终于可以面对过去,坦然地不害怕地不逃避地面对过去,因为有一个人在未来会一直保护我爱护我,他让我相信,我是美好且值得被爱的,从始至终。

可是在学业加病情的双重压力下,我没能控制住自己,瞒着所有人买了张凌晨的火车票,去了一个陌生的城市。

近12小时的车程,我看着车窗外,想了一路。决定第二天返程回家。

回来后,男友和我父母见了一面,建议带我去专业医院进行检查治疗。

我很庆幸做了正确的选择选择,在家人的陪伴下,我来到了市精神卫生中心。意料之中,已经发展到重度抑郁了。

医生告诉我,PTSD,全称创伤后应激障碍,建议我住院治疗。

根据自己尚存的一点认知能力,我拒绝了住院,选择了药物和心理治疗。我想和这个世界再接触接触,也不想脱离学校群体。

抗抑郁药物的作用是确实存在的,比如一下子世界就变得“可感”了。之前我与世界之间有一种距离感,我自己是被包在塑料布里的,虽然也能摸到东西,但总感觉自己和现实世界之间有隔阂。但是现在,我能够确实地感觉到这些东西的存在了。

在这里也谢谢我的班主任,在得知我生病后,在高三这特殊时期,他并没有因此放弃我,而是给予我最大的宽容和帮助,让我在同伴中更快地疗愈自己。

这段日子里,我把自己每一天的状态都写成日记记录下来。为了身体健康每天按时吃药吃饭,为了身体愉悦每天跑步。我变得越来越好,我开始出门晒太阳,开始去家门口买菜,开始和以前一样和妹妹嬉闹。

在家人、男友的陪伴下,在学校老师的支持下以及药物的治疗下,我变得越来越好,我开始会写简单的文章,开始会笑,会思考。我在慢慢康复了。

6月,我走进高考考场,交上了学生时代的答卷。

从15年确诊抑郁症至今,或许生病更早吧。

也是吃药的第六个年头,一盒药有十片,三盒药只够维持一个月的治疗。空药盒堆满了抽屉和柜子。

我也尝试过停药,我讨厌吃药,讨厌到甚至有了生理反应。

每天早上吞下药片的瞬间都会让我恶心到发抖,以至于喝水都会觉得反胃。

我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抗击抑郁,却以失败告终。私自停药的后果就是复发。

去年4月,去医院复查,结果显示,多巴胺可怜的见不到一点影子,大脑完全失调了,焦虑也找上了门。似乎只有药物能让我保持清醒。

后来想想,能靠药物治疗,似乎也不是一件坏事。

目前,一切都走上了正轨。顺利完成了大学学业,找到了喜欢做的事情,以及,被很多人爱着。越发地珍惜拥有的一切。

或许是久病成医,买了很多心理学专业书籍,考取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资格证,也正在备战考研。不知道是不是生病的副作用,记忆力、注意力、思维能力都变得很差,很吃力。还是想努力,想学好心理学。

如果有一天能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加上自己的经历,在这一领域发点光发点热,也不失为一件坏事。若是还能顺便救救自己,那就再好不过了。

凌晨,写完了这篇文章,早已泪流满面,原来这六年,我是这么熬过来的。世界上太多事不是思考就有答案的,而是日子过去了,自然答案就有了,就像在夜里跑步,不是往黎明去跑,而是跑着跑着,天总会亮的。

我每一天都在往黑洞外面爬,但总会有几次坚持不住又掉了下去。这么久了,说不上“一切都变好了”,不过,似乎也没那么糟糕。

我已经站在阳光下了,虽然,不时会有乌云来遮挡,但乌云总会离开的。对吧。

“雪融化了会变成什么?”

“雪融化了会变成春天。”

感恩,感谢。

谨以此文献给正饱受抑郁症折磨的朋友们以及曾经的自己。

All is well. 

LETTER

医生回信

医生介绍

贺国丽

南阳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咨询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河南省心理卫生协会理事、心理治疗师,高级催眠师。

有中科院心理系,上海精神卫生中心和北大六院进修经历,参与清华大学团体治疗培训;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论文十余篇。

擅长:青少年心理咨询及治疗、抑郁、焦虑、失眠等

(向上滑动启阅)

以太:

你好!

    当我读这篇文章时,我对你所经历的不幸遭遇感到痛心,同时让我感受最深刻的,也最受感动的,是你一次次被“抑郁”这只黑狗拖入痛苦的深渊,又一次次带着病痛顽强地从深渊中爬出来。

    最值得庆幸的是,在你这段历程中,你的家人、男友、班主任老师都给了你无私的陪伴、理解、支持、宽容和帮助,这也成为你战胜抑郁的最强大的资源支柱。

    文章最后你写到“雪融化了会变成什么?”“雪融化了会变成春天。”,从中可以看出你已经重拾对生命的信心,你相信生活中尽管仍不时有“乌云”,但坚信“乌云”总会离开,读到这里,我特别为你感到欣慰。

    首先,在你13岁经历不幸到15岁抑郁症状初现,这两年里,“曾经发生的事不可能忘记,只是暂时想不起来”,我能感受到你压抑着的痛苦,不愿想起,不愿提及,也不愿与人倾诉,哪怕是你的父母。抑郁症就是这样在这两年里一点点积攒起来,当你留意它时,它已经到了严重到想要自杀的程度。从15岁确诊到高三接受正规的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在这几年里,虽然最初意识到自己生病了,也去医院确诊了,但并未采取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导致抑郁症状越来越严重。虽然你也尝试拼尽全力调整自己,鼓励自己,但显然单凭你自己的努力并不能让你好起来,反而让你越陷越深,你又一次试图自杀。幸运的是你被家人及时发现并抢救了过来。

    从你的这段经历我们可以看出抑郁症不是单靠患者自己的调整就能好起来的。幸运的是你认识了你现在的男友,在他的建议下,和你的父母带你到专业医院进行检查并治疗。在抗抑郁药物的作用下,你开始真实的感觉到世界的存在,你开始变得越来越好,会笑,会思考,会嬉闹,你慢慢地康复了!

    其次,值得庆幸的是,在你患病的这几年里,你身边一直有陪伴你的亲人,男友和班主任老师,他们的存在给了你继续活下去的动力,你每一次试图自杀时,都是你的父母及时地发现,并挽救了你,是你的母亲一直默默地在身旁陪伴你。后来你遇到了现在的男友,他对抑郁症的认识要比你的父母多一些,他尊重你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让你重新了解亲密关系,最重要的是,他建议你去正规的医院接受系统的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自此你才开始慢慢地好起来。作为医生,我们始终认为家属对抑郁症的认识和了解,以及对患者的包容和理解,对患者的康复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最后,久病成医,患病的经历让你更加注重心理健康,你买了大量的书籍开始学习心理学,一边学习一边疗愈自己,你希望将来通过所学的心理学专业知识帮助更多和你有类似经历的抑郁症患者。我真心的为你感到高兴,“你已经站在了阳光下,虽然不时会有乌云来遮挡,但乌云总会离开的”,相信抑郁终究有一天会远离你。也希望你的这封信被更多的人看到,激励和你一样饱受抑郁症困扰的人们坚持系统的正规治疗,并最终看到雪化后的春天!

——贺大夫

文中以太数次被抑郁症这只黑狗拖入深渊,又顽强地逃离深渊。那我们该如何驯服这只黑狗?又该如何帮助自己身边抑郁的朋友摆脱这只黑狗呢?

《我有一只叫抑郁症的黑狗》是由抑郁症患者及其陪伴者共同完成的疗愈绘本,或许它能帮助我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