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精神心理问题的孩子如何顺利复学?5大攻略请收好

 好心情心理门诊 2023-08-17 发布于北京

新学期即将来临,学生们陆续返校。许多因精神心理健康问题而休学的孩子们,也在努力踏上复学之路。如何才能顺利重返校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希望以下5点建议能帮助到你。

1.巩固加强治疗成果   

病情稳定是复学的基础,但状态好转并不意味着疾病已经治愈。精神疾病属于慢性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较长一段时间的药物。药物见效、症状缓解后,还要进行维持治疗,以巩固之前的疗效,预防再次发作。

生活中,很多学生因为各种原因而急不可待地停药,导致病情复发,令人惋惜。因此,家长和孩子都必须清楚认识到这一点,尤其是家长,要耐心和孩子解释清楚坚持继续服药的重要性。

复学前,建议把药瓶换成维生素或其他保健品的瓶子,防止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家长每天可以通过微信或电话,或设置闹铃来提醒孩子服药。

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尽量选择走读。一是便于家长密切观察孩子行为和情绪的变化,及时察觉加重迹象;二是,宿舍里较为嘈杂,很难休息好;第三,集体生活难免有摩擦,很有可能成为一种刺激源。

此外,无论病情是否波动,都要定期复诊,这样医生才能及时评估孩子的情绪状态,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放平心态莫要急

一定要放平心态,不要想着一复学就能像以前那样高效地学习,这需要一个过程。

由于疾病和药物副作用的影响,孩子在患病后各方面的能力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如果对复学后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成绩抱有过高期望,当达不到预期时,孩子很容易重新陷入负性情绪中,甚至再次崩溃。

建议家长和孩子抱着平常心,降低期望值,放慢学习节奏,对成绩下滑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以便顺利渡过这段特殊时期。

复学之前每天安排一定的学习时间,比如每天半小时,然后逐步延长;从简单的书本看起,慢慢提高难度。提前做一些准备,有助于平稳过渡,提高学习效率。

如果之前孩子在重点班,为减少学习压力,可以调换到普通班;如果休学时间比较长,落下的功课比较多,复读也是一种选择。

有的孩子认为留级是很没面子的事,对“留级”这个词比较敏感和抵触,这时家长在沟通时可以用“复读”来代替,纠正孩子的认知偏差,解释清楚休学是客观原因造成的,复读是为了更好的跟上学习进度。

3. 无需袒露心中的伤痕

面对同学询问为何休学,有些孩子可能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家长可以提前跟孩子讨论,想好说辞。

疾病属于个人隐私,被别人问到时我们可以选择不说。曾经有一位抑郁症的孩子把患病的事告诉了自己最好的同学,结果这位同学知道后就开始疏远她,让孩子备受打击。

同样的,如果告知真实情况,难保不会在其他同学和家长中悄悄传开,而目前很多人对精神心理疾病都存在着认知误区,很容易让我们陷于不利的境地。

所以,如果同学问起,可以轻描淡写或打马虎眼,比如学习太紧张了休息放松一阵子,或一直睡不好头晕,或有点贫血之类的,不必如实全盘托出。

其实,同学们都忙于学习,没人顾得上我们。即使有几个闲人盯着,他们的兴趣又能持续几天呢?所以,孩子们不用太紧张,不必背负过重的心理负担。

但是,最好和班主任/辅导员提前做好沟通,把话说在明处,请求学校保密,并争取获得老师和学校的理解和信任,为孩子提供更加宽松的学习环境。

班主任可以和全班同学说一下,该同学因什么原因(不是真实病情)回家休息了一段时间,现在仍在恢复中,大家要多照顾体谅,同时可以降低同学们的好奇心。

4.找到支持的力量之源

即使是健康的人,长期处在封闭环境,精神也会崩溃。回到校园后,我们不能把自己封闭起来,而要推开心灵的门窗,迎接外面的声音。

遇到问题,多主动和同学、老师交流沟通,不要压抑在心里。学校里发生的高兴事儿,回家可以跟父母分享;有压力时也和父母说一说,听听他们的主意。

如果孩子不愿意说,父母不必强求,要尊重、理解和包容他们。为孩子营造一个轻松、良好的生活氛围,与孩子交流时多说鼓励的话,少打击,哪怕只是小小的进步也要肯定和强化,因为信任和关爱是最好的帮助。

家长要和学校里老师或班主任密切联系,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

如果孩子实在没法重新适应校园生活,真的不能勉强。人生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任务,家长想的不该是孩子不上学怎么办,而是怎样更好的帮助孩子走出心理困境。晚一点出发,人生并无大碍。

5.坚持去做有意义的事情

这类事情有很多,如坚持良好的作息习惯,每天抽出时间跑步或打球,学习新技能等。

睡眠不足或作息紊乱,不利于病情的稳定。要保证每天8-9小时的睡眠,晚上11点前睡觉。如果有条件,中午小睡15-30分钟。

睡觉前不要看手机,如果很难做到的话,调低屏幕亮度,降低蓝光对睡眠的影响。躺下后,可在床上做一些松弛练习,让肌肉得到放松,同时放些舒缓音乐,在放松肌肉的同时,也让精神得到放松,从生理和心理上双管齐下,从而促进睡眠。

体育锻炼可以促进脑内化学物质如“内啡肽”的分泌,使人心情振奋、精神愉悦,对缓解抑郁、焦虑、紧张和心理创伤都有很好的效果。学习之余,不妨多动一动,选择简便易行的方式,比如快走,随时随地可以进行。轻松点,随意点,不必太拘束于每天锻炼多长时间、每次锻炼一定要出汗等。

写在最后

复学道路上会面临很多困难,但谁的人生不是不断“过关斩将”呢?父母要用长远的目光看待孩子的学习和成长,用科学的方法帮助他们重新启航。

最后,我们预祝孩子们复学成功!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都这么“娇气”?
孩子大发脾气,家长如何应对?
怎么说孩子都不听,打一顿就变乖了?
多给孩子一些空间,他却说我冷落他,到底该怎么把握尺度?
......
如果你被类似问题困扰,可从下面的5个视频中找到答案。

(点击图片,即可跳转观看)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文章图源:canva)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