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峨眉山之行

 新用户8805RXvB 2023-08-17 发布于加拿大

钟灵毓秀的天府之国是我的神往之地,而坐拥其中的峨眉山在我心目中活灵活现。这块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风水宝地时常在不经意的瞬间出现在我的脑海里,貌似注定的前世因缘。

2018年6月中下旬,孩子们放暑假,我们全家借回国探亲的机会,剪一段特别时光,乘坐从古城西安开往成都的绿皮慢火车,带着年迈的父母去“游山玩水”,悠悠哒哒地开启了盼望已久的峨眉山之行。

5年前的2018年,在高铁、动车已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神州大地,我刻意选乘“古色古香”的绿皮慢火车,一方面可以释放那份怀旧的情怀,一方面也让儿子和女儿体验一下“从前慢”的生活节奏,不过这次乘坐的慢车,再也看不到当年车厢内水泄不通、拥挤不堪,像逃难一样的情景,相反,所有的乘客都有座位,乘务员的服务也比以前好了许多。这样从容不迫的旅途似乎可以得到更好的放松和休息。

之所以对峨眉山情有独钟,一来她距“蜀汉之都”的成都仅170公里,氤氲着“三国”凝重的文化和底蕴;二来在峨眉山脚下曾拥有一所和我的母校西安交通大学同宗同源的211、985的百年名校-西南交通大学(1989年迁至成都),连同上海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及台湾的新竹交通大学组成了名扬全国甚至海外的“交通大学”。从1896年南洋公学(交通大学前身)建校以来,数以百万计的“交大”校友遍布全球各行各业,“天下交大一家人”嘛,提起峨眉山,自然喜上心头。

这次说是峨眉山之行,其实,年轻导游安排的是都江堰-峨眉山-青城山-乐山大佛四日游线路,这几个旅游景点各具特色,遥相呼应,它们的完美组合构成了一道绕不开的靓丽风景线,成千上万的游客和我们一样慕名前来,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和中华文化,善哉,美哉!

峨眉山地处四川省西南部,它从四川盆地的西南边缘拔地而起,地势陡峭,平畴突起,山高水秀,古老神奇,诗仙李白诗云:“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这座“仙山佛国”的山脉,有“峨眉天下秀”之美誉,她与其紧邻的青城山的“青城天下幽”异曲同工地吸引着源源不断的游客。

从地理学的角度来看,峨眉山(Mount Emei)位于神秘而壮观的北纬30°线附近。说来也巧,我们的母亲河长江入海口,湖北的神农架,安徽的黄山和四川境内的三星堆,还有美国的密西西比河、埃及的尼罗河,伊拉克的幼发拉底河的入海口,最高的珠穆朗玛峰,最深的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约旦的死海,埃及的金字塔,玛雅文明古迹遗址和巴比伦的“空中花园”等这些著名的世界奇观也都恰恰分布在这个北纬线附近。

峨眉山最高点是万佛顶,海拔3099米,高出峨眉平原2700米,比五岳之首华山的2155米还要高出将近1000米,比起其它三座佛教名山-山西的五台山,浙江的普陀山和安徽的九华山的高度更不在话下了。

清晨6:30左右,天亮了,朝霞还没有飞满天,气温在20度左右,不冷不热,我们乘车到达山脚下。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大的仿古式门楼从上到下,从右到左三行醒目的书法大字:“震旦第一山”、“峨嵋山”及“山之领袖,佛之长子”,一种强大的气场从潜意识中扑面而来。徘徊在景区入口处,看着络绎不绝到达的游客,抬头仰望眼前这座一见如故,苍绿的大山,此时此刻,恨不得捷足先登去打卡传说中的每一个景点。

进入景区的第一个景点便是引人入胜的报国寺。民国时期的1935年,这所寺庙曾是国民党军事将领的培训中心,叫峨眉军官训练团,由蒋委员长亲自挂帅主导,主要是为落实“攘外必先安内,消灭共党”的政策做准备,有点像“中央党校”,军官训练团结束后,恰逢“抗战”爆发,后来由共产党倡议的“联合抗日”的正确主张和国共合作及时化解了这个特别的训练团,避免了一场可怕的内战,为抗日救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想来“报国寺”这座庙的名字也恰恰诠释了这段历史的精髓,难道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巧合?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这座寺庙还曾是国立四川大学所在地。近代风云为这座清净的寺庙涂上了一层浓重而神秘的色彩,看到这些,我思绪万千,陷入沉思… …

走出报国寺,后面还有许多景点像伏虎寺、舍身崖、清音阁、洪椿坪、仙峰寺、洗象池等,由于时间实在有限,我们只好走马观花般地匆匆略过,直奔终极目标—金顶。

大概是旅游旺季的缘故,那天游人格外多,几乎到了磨肩接踵的程度。气温度逐渐在升高,我们在斑斑点点的阳光下随大流拾级而上,为照顾老人,我们走一程,歇一程。这里没有像华山“鹞子翻身”的险峻,也没有像八达岭长城砖砌台阶的宽整规矩,爬行的难度介于华山和长城之间。

沿途有不少专门的收费“抬轿”服务,即口头谈好某个区段和价钱后,就可以坐在二人抬的单人轿子上到达目的地,或上山,或下山。这样的服务既方便了游客,又为抬轿者增加了收入,可谓两全其美,这也算是景点中的一大特色,抬轿者们一宗接一宗生意,忙的不可开交,他们一边抬轿,一便喊:“请让一让,请让一让… …”

行至山高三分之二处,我强烈建议让略显疲惫的老爸乘坐轿子直接到达金顶。抬轿的收了钱,但却把他放在了离金顶很远的地方就要离开,理由是前方不允许抬轿者进入了,我正想和他们论个明白,老爸阻止着说:“算了,都是下苦人,挣钱不容易,我自己走上去没问题,就算多给他们的小费”。听了老爸的话,看着那抬轿者的背影,不知该说啥好。只是在心里嘀咕:君子爱财,取之应有道啊!

金顶无疑是峨眉山的象征,传说中的由日出、云海、佛光、圣灯四大奇观组成的“金顶祥光”则是峨眉山精华所在,可惜在阳光下我们只看到了像波涛一样汹涌翻飞的云海,壮观之极,其余的三大奇观在大白天无缘亲眼看到,不过站在这“一览众山小”的制高点,极目四望,千山万岭,蜿蜒起伏,辽阔富饶的成都平原尽收眼底;鸟瞰绵延的珉江,青衣江、大渡河以及三江交汇处的乐山大佛这座世界上最高的石佛像,我不禁想起伟人的《七律.长征》里的诗句“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革命先烈们九死一生,谋求和平幸福的动人画卷历历在目… …阿弥陀佛!

金顶上矗立的引人瞩目的十方普贤金像高大雄伟,直冲云端,在灿烂的阳光下金光闪闪,熠熠生辉。金佛像高48米,重达600多吨,是世界上最大、最高的十方普贤像,站在金佛像的周围,仿佛置身于佛光普照下庄严、清净,平等的极乐世界… …

继续漫步于这令人流连忘返的金顶,我联想起前一天刚参观过的在岷江上游340公里的都江堰这一精心独运古老而年轻的大型水利工程的奇迹,不禁感叹:天府之国,好山好水好地方,好人不负好时光!对于我的这番感叹,“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的普贤菩萨会怎样看?

峨眉山的猴子真是名不虚传。在下山途中,我们果然遇见了成群结队的猴子,那红红的猴屁股像一个个小小的红灯笼,让路过的行人望而却步。它们大摇大摆,泰然自若,仿佛就是这里的主人,它们不停地环顾四周,对游人投去渴望而不屑的眼神,一旦得到了食物,就会紧紧围绕着施主,甚至会采取野蛮的手段从游客身上夺取食物包括随身携带的包包等。

在导游的鼓励下,儿子和女儿分别扔给小猴子几块面包和饼干,亲身体验一下峨眉猴的奇观,它们麻利地接过食物,拿在手里先检查一下,眨眼间就吃了个精光,吃完后又跟了过来,吓得两个孩子只往后退,好在别的游客的食物吸引了它们。

这些猴子的出现、让我想起了花果山上的水帘洞,想起了从石头缝里迸出来的齐天大圣孙悟空,我异想天开地猜测,说不定当年孙悟空挥舞着13,500斤(6.75吨)重的金箍棒翻着筋斗云亦在这里留下了他的足迹呢,谁能说这群猴子不是水帘洞的“传人”?也许可以托个梦穿越一下问问九天之外的吴承恩老先生。

在不知不觉中我们愉快地结束了四天的假日旅游,恋恋不舍,回味无穷。此次难忘的峨眉山之行既锻炼了身体,又陶冶了情操;既得到了休闲,又开阔了眼界,它已然成为根植于我记忆深处的那一颗佛光四射的佛教明珠。

这次峨眉山之行,也算是儿子和女儿“寻根之旅”的一部分。在旅途上,12岁的儿子在路边捡了一根约25mm粗,1500mm长的竹棍给爷爷当临时拐杖用。老爸爱不释手地把它带回了老家并放在他们的卧室门后面以便随时能够看见,他说:“看见了这根竹棍,就看见了我远在万里之外的孙子孙女了”。

(4/6/2023 Oakville )

END

特别的珍藏

瞬间印象(微小说)

阳春三月话瑞雪

我要登泰山

交往

凄美的陪伴

知音浅谈

年味

岁月的音符

过年了,想家了

日历

弦外之音

猫趣

悲观者与乐观者

冬雪遐思

摄影师

美食背后的文化

施恩不图报,大恩不言谢—读《悲惨世界》的启示

元宇宙的曙光

... ...

更多作品欣赏请点击上方“北美原野”加关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