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投资高手——范蠡

 kevin-shaw 2023-08-17 发布于上海

在林教授书籍看到的:中国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了期货市场和投机行为,而且投机的原则与今天毫无二致。一个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关于范蠡的故事。在2500多年前的吴越之争中,范蠡曾是越王勾践的重要谋士。范蠡帮助越王勾践打败吴王夫差后就选择“弃官从商”,并在很短的时间内“三聚其财三散之”。意即在很短的时间里积聚了大量的财富,并在积聚了财富以后,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又把这些财富分给了贫穷的老百姓,还一共做了三次。一个人要在很短的时间内赚取很多的财富,最简单的手段就是投机。在司马迁的《史记·货殖列传》里,有一段关于范蠡的传记。范蠡又叫陶朱公,他在很短的时间内依靠投机敛聚钱财,并且掌握了投机的规律,那就是“论其有余不足,则知贵贱。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论其有余不足,则知贵贱”说明他深谙价格是由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决定的这一道理。“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是指价格机制在调节供求关系上的作用,生产者通过价格这一指标来决定生产,价格高时生产得多,导致供给增加,在需求变化不大时,价格就会下降;价格下降抑制了生产积极性,到一定程度供给会大量减少,在需求变化不大时,就会出现短缺,价格又会大幅上扬。而“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就是指投机的原则,即在商品价格贵的时候要像清理脏土一样赶快把囤积的商品卖掉,在商品价格便宜的时候要当珠宝一样买进越多、囤积越多越好。当然一般人都正好相反,东西贵的时候就握在手里舍不得卖,东西便宜了又认为不值得去买,非常类似今天很多股民的心态。在股票价格上涨的时候买进,在股票价格下跌的时候卖出,因此只赔不赚。由此可见21世纪的投机原理在范蠡的时代就已经被掌握。

做买卖,古人早就有总结了,为何学不会呢?因为投机最难确定的是目前这价格到底是高还是低了?有没充分反映了现在价格?每个人认知不一样,所以就会做出n种投资思维,n种投资选择。投资毕竟是选择大于努力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