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作家新干线·散文」文哲|圈外人浅议刀郎的《罗刹海市》

 谭文峰sdqtneyj 2023-08-17 发布于山西

作家新干线


圈外人浅议刀郎的《罗刹海市》


最近,刀郎先生的新歌《罗刹海市》一经发布便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犹如钱塘江潮水一般频频给观众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力。

据悉,7月19日,刀郎先生的新专辑《山歌寥哉》正式发行,其中的一首歌曲《罗刹海市》,因其歌词直接化用《聊斋志异》中《罗刹海市》一篇,具有极强的讽刺和象征意义,在网络上迅速引发热议。  

四川歌手刀郎曾以专辑同名单曲《2002年的第一场雪》出道,红极一时,还曾凭借《冲动的惩罚》获全国“金唱片”奖。近些年来他一直在蛰伏中默默蕴蓄着创作潜力,此次爆发出的新专辑中一共包含着11首颇具震撼力的奇葩新歌,让许多网友再次将关注的目光聚焦到这位音乐人。

与刀郎以前的歌曲相比,近日网上流传的《罗刹海市》无论歌词与风格都以往显得不同。“罗刹国向东两万六千里,过七冲越焦海三寸的黄泥地,只为那有一条一丘河,河水流过苟苟营,苟苟营当家的叉杆儿唤作马户。”歌词显得晦涩。网友说,没有文化还真的看不懂。有人认为,刀郎沉寂多年后复出带来的这些作品蕴含深刻,焕发了其音乐事业的第二春。

作为一名老一辈的创作者,如今还能有如此高水准的灵感,着实让人钦佩。喜欢的人听着过瘾,感觉酣畅淋漓,但歌词也引起了一些女性听众的不适,认为其中含有不尊重女性的成分。

业内文人认为,是否有针对性,这就仁者见仁了,能对号入座者,说明他就是小说和歌曲中讽刺的人,对号入座的人越多,说明讽刺的社会现实意义越大。

据说,大多数民间人士愿意将刀郎创作的这首歌曲解读为对社会丑恶现象的嘲讽,不是具体针对哪个人,这样他的歌曲才更有意义。因为,文学经典常读常新,需要不断进行新的解读,这样经典才有活力,才能为年轻人接受,在这方面刀郎的创新创举是有意义的。

不难发现,《罗刹海市》的歌词取材自蒲松龄小说《聊斋志异》中的一篇同名故事《罗刹海市》。这篇故事的情节很简单:话说中国两万六千里之外有个罗刹国。某日,一位叫马骥的中原人去罗刹国经商。他发现罗刹国人长得都奇形怪状,且以丑为美,以丑选官。在这个美丑颠倒的地方,人人对长相俊美的马骥避之不及。后来马骥把脸涂得漆黑,大家反而交口称赞,该国国王还因其“貌美”封他为官……

有人解读说,刀郎是在抨击如今华语乐坛的“虚假繁荣”,有人认为他讽刺的是流量文化下的“以丑为美”,更有人开始对号入座,认为歌词直指一些乐坛同行。2004年,刀郎发行首张专辑《2002年的第一场雪》,它以270万张的正版销量和比正版更高的盗版销量,让“刀郎热”蔓延大街小巷。有道是人红是非多,当年,不少音乐人对刀郎的风格颇有微词,不太认同。网络一直流传,某女评委拒绝刀郎进入音乐风云榜,某男评委评价他“不是一个好歌手和好的词作者”。其他的评委同伙,有的认为他的作品不足以被称为“音乐”。更有甚者,极不负责任地说出,刀郎的音乐作品只配扔垃圾桶等带有明显侮辱性和封杀式结论。因以上种种偏见,持“刀郎新歌是讽刺一些乐坛同行”观点的网友不在少数。但也有不少歌迷认为,他的歌词被如此解读未免太过狭隘。

而一位接触过刀郎的业内人士说,以他对刀郎的了解,不是这么回事。他觉得刀郎没这么小气。这位业内人士透露,自2013年后,刀郎几乎没有公开亮相过,也不太参与节目录制和采访活动,他本人不对外留任何联系方式,其实和他有联系也没啥用,他十年潜心创作不出山。有的明星见钱眼开,一谈好价钱就出来应酬,他不跟你谈钱,也不跟你谈名。

众说纷纭之际,有记者就此尝试联系刀郎团队,但一直未有收获。因此刀郎本意究竟如何,大家暂不得而知;将刀郎潜心多年创作的作品解读为“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是与作者心有灵犀,还是拉低了作者的格局,偏离了文艺评论的正轨,大家不可妄加评判。

依稀记得,著名小品《不差钱》以一段对话恶搞刀郎的艺名:“我唱个刀郎的吧”“你唱个屎壳郎的吧”。在2012年的一档节目中,主持人就此问刀郎,被开这样的玩笑会不会不开心。彼时的刀郎豁然一笑,回应了五个字:“没事儿这个。”由此可见,刀郎先生并非那种小肚鸡肠之人。

刀郎的《罗刹海市》倍受人民大众青睐,因其歌词音乐和表现出的社会批判性和针砭力,深刻揭示了现实社会中的问题和现象。同时,也透漏出了他在创作上存在着一些不足,如歌曲缺乏思想内涵,语言过于晦涩等。刀郎的才华得到了官方和网友的一致认可,从另一方面也充分地证明了他在艺术领域的水准及卓越表现。

在歌词创作方面,网友对刀郎的才华赞不绝口,他的笔触犹如利刃、箭矢、斧头和锯子,给人带来强烈的视听冲击。他把歌词中最本质的东西提炼出来,用自己的语言去诠释,并通过各种手段来表达。这种独具匠心的表达方式,让人们深刻领略到歌词所蕴含的深邃内涵和强大能量。

然而,这首曲子也引发了一定的争议,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有的人认为歌曲的旋律缺乏创新元素,呈现出单调乏味的感觉;这些争议都是对其以往作品的评价。有的人认为,这首歌曲的演唱难度较高,难以被一般听众所接受。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些争议并未对《罗刹海市》在公众心目中的地位和影响力造成任何负面影响。

总的来说,刀郎的歌曲《罗刹海市》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高度的表现力。它通过对生活中人们的生存状态以及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冲突的描述,反映了当下社会人们的真实情感体验。其独具匠心的歌词和音乐风格,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赏,彰显出其非凡的艺术魅力。它反映了当时人们生活中一些矛盾和痛苦,表达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期盼。这首曲子唤起了人们对现实社会中的问题和现象的深刻认识,促使大家更加聚焦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刀郎,这个曾经叱咤华语乐坛的风云人物,是无数80后90后人的青春回忆,本以为他不会再出新歌了……结果谁能想得到,最近他刚推出新专辑后,一首《罗刹海市》直接爆火,一夜之间刷爆网络,引起无数网友的好评。但有意思的是,与以往的作品相比,这次刀郎创作的这首《罗刹海市》歌词引起了大家的热议,到底是什么意思,引起了许多的争议:刀郎2023年新专辑《山歌寥哉》中总共11首歌,其中引起大家热议的便是专辑中的第二首“罗刹海市”。歌名以及歌中的故事倒是不难理解,是出自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的故事;甚至歌名和其中的不少歌词都是蒲松龄的原文。虽然大家都知道这首歌的词是出自聊斋,有原型故事;若是出现在别的歌手发布的专辑里,或许大家不觉得有什么太大的问题。可是这首歌出现在刀郎的专辑里后,大家就不免多想了起来;再加上以前刀郎遇到的一些事情,这首歌的意境似乎就变得“意有所指”了起来……

随便点开一条关于这首歌的短视频,评论少则几百几千、多则几万甚至十几万条;大多数网友都是在对歌词进行点评……而很多网友点评这首歌词时,矛头直指某几位音乐圈内的某几位高高在上的评委。

这首歌可谓是一曲掀起千层浪,一夜之间,那几位名气很大的歌手评论区和私信区被网友刷得几乎要爆屏;在很多网友看来,刀郎的这首歌就是在“复仇”,以表示对当年事情的不满。甚至有网友直言这首歌就是乐坛版的“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随着这首歌的持续火爆,舆论的浪潮也是一浪高过一浪;很多媒体大咖也都纷纷就此歌此事作了不同解读,一般都是倾向于这首歌就单单只是一首歌,没有讽刺谁报复谁的意思,是网友们过分解读了……

但是很多网友可不买账,认为刀郎老师也是普通人,也有愤怒和不满;十年磨一剑,完成一剑封喉的复仇之战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毕竟谁也不是无欲无求无怒无怨的圣人!

当然,也有不少网友认为,不能拿某几句歌词来过分解读;然后去对照某个人,然后认为是意有所指,那样未免太狭隘了些。应该从整体歌词来看,站在更高的视野全局来解析这首歌;刀郎是讽刺不假,但绝对不是讽刺的某几个人,而是针对整个社会的某些怪象,打击面远不是曾经几个合作不愉快的个人而已!

这部分网友认为,刀郎这首歌的格局要远比网友们口中所谓“君子报仇”要远大的多;沉寂十几年后再专门写歌对当年的那些人表达不满,那未免太高看那些人了!

目前这首歌还在持续火热中,而舆论也在持续发酵中;大家热议争论的声浪不断……这首歌到底表达的是什么意境、想要传达怎样的信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和解读。其实认真严肃一点讲,很多网友之所以认为这首歌意有所指、是针对某几个人,倒不是说大家就真的认为这是刀郎的意思,而是很多网友心底里,对刀郎当年的遭遇感到愤愤不平,以致于宁愿相信这是一首“复仇之歌”。

人民日报海外版评论员曾经在评论刀郎的作品时说,还记得一个叫刀郎的新疆歌手,以质朴、清亮而又粗犷奔放的歌声让大众为之倾倒。特别是他改编翻唱的《西域情歌》、《大漠情歌》两张专辑,给民歌“洋化”浪潮迎头一击,让经典老民歌重放异彩。他的唱片也创造了销售奇迹。刀郎现象从音乐、文化、传媒、流行、企划、商业、市场等各个角度带来的冲击和争鸣不得不让人惊异:大众性決定了音乐作品的本质。城市不能拒绝乡村,民歌还是俗点、原生态的好。刀郎的成功在于他适合大众的审美需求。这就是人民日报海外评论员对刀郎的高度认可与赞誉,大家看问题,一定要冷静并且全面,不能以偏概全,更不能完全被情绪与利益所左右,做出“未曾开言先转腚”屁股决定脑袋的荒唐之事。 

常言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作为舜乡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一个无名小卒,面对众说纷纭的事态乱象,笔者重温了已故伟大领袖毛主席1942年5月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其核心要义,就是要始终不渝地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双为”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在2014年10月15日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我们的总书记在讲话中谈道,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跨越历史时空却一脉相承的两次重要讲话,共同指引着新时代新征程上的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为文艺的繁荣发展、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新的更大贡献,从艺者到人民中去铸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的文艺高峰!

俗话说,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古语道,智者见智仁者见仁。古往今来,大凡明智者都晓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其中的含义,就连各行各业的巨擘和大咖人物也不得不由衷地发出“高手在民间”的赞叹声。因而,生活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的中华公民,就应当摒弃在宗教、民族、经济地位、社会阶层以及学历、资历、出身、背景、学术流派等方面的世俗偏见和陈规陋习,放下身段、平等相待,诚信交友、公平竞争,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各取所需、互惠互利,共享共赢、相得益彰,不搞拉山头、结帮派那一套,也决不任人唯亲嫉贤妒能,再次干出“未曾开言先转腚”等屁股决定脑袋的蠢事。倘能如此,歌坛乐坊各流派互相排斥并热衷于打口水仗的恶作剧自会偃旗息鼓,文学殿堂上文人相轻的老毛病亦当自觉收敛,综艺舞台上艺人拆台不补台的闹剧也将销声匿迹。长此以往,民族文化大融合、文学艺术大繁荣、经济社会大发展、国际地位大提升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美好愿景和宏伟战略目标一定会应运而至如期实现!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 )

THE

END

责编

杨志强

作者简介

文哲,山西垣曲人,多年从事新闻工作。先后四次参加记者节新闻作品大赛,先后获得过《运城日报》优秀新闻稿件三等奖2次、优秀奖1次,获得《山西农民报》“三农”题材优秀稿件1次。

推广团队

本刊主编:谭文峰 

总 策 划: 周   博

平台策划:高亚东

小说编审:张   辉 

微信号:zhanghui750525  

散文编审:杨志强 

微信号:yzq13734283479

诗歌编审:姚   哲 

微信号:8913480

小说投稿:2423507967@qq.com
散文投稿:3145057414@qq.com
诗歌投稿:3164647436@qq.com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