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河畔漫话】一篇读罢头未雪|| 张月明

 一犁_书馆 2023-08-18 发布于江苏

作者:张月明

      今年的夏天过的有点小舒服,除了七月初有几天酷热,后来就是一场接一场的台风,先是“泰利”盘旋了几天,接着就是“杜苏芮”、“卡努”,当立秋以后刚要经历十八天“地火”时,进口台风“多拉”开始覆盖东北”,“多拉”带来的进口冷空气已经从吉林起程,影响到西北地区了,经这么一折腾,就“去暑”了。
      秋天来了,微信朋友圈都在说养生,贴秋膘。一年一度的大雁开始南飞,我一直以为大雁要飞到“天涯海角”海南岛越冬;湖南的网友说,大雁飞到他们衡阳回雁峰就不再飞了。想必衡阳的烧烤滋味一定比淄博不差。但是抬头望天,连雁影都没有,秋天,还在路上。
     古人没有空调,一个夏天都在苦熬。所以盼着叫着等秋天,等到秋天真的来了,很多人却悲悲切切起来。就和我们当年的“反修防修”一样,等到真正把“老大哥”熬散伙了,乌克兰把航母当废铁卖给了我们,我们反而有些高兴不起来,毕竟曾经在一个阵营里呆过,不免生出些许的感伤来。
     秋天是写诗的季节,那个清江浦区诗词协会主席“闲依阑珊看晚霞”自驾游去哈尔滨了,“王兰的诗词沙龙”又一贯对我敬而远之。"三言两语"倒是与我走得近乎,只可惜他埋头“一路繁花”,无暇顾及秋月。剩下我只好独身秋吟壁上了。
    想那个写诗不如他兄弟的曹丕,做魏王时留下一首秋天的《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旧鹄南翔。念君客游多思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古代没飞机没汽车,也没微信朋友圈,想谁了只有早早晚晚写诗抒怀。现代诗人的诗词写不过古人,不是现代诗人没文化,而是缺少了刻骨铭心的绵长相思。
     老人家在写《沁园春.雪》时,提过了汉武帝刘彻,说他“略输文采”。刘彻写《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确实有模仿他祖父刘邦“大风歌”的痕迹。而且,比“大风起兮云飞扬”低了档次,至少是气势也远远不如。刘彻不知道,他祖父写的大风现在看来是过境的台风。
     写秋诗还得数李白,李白的《秋风词》:“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古人有个通病,一到秋天,一看明月就犯相思,也许,是夏天太热,自顾不暇,等到秋天,想起来表达,一时又找不到不联系的理由,难免有点儿犯难为情了。
     当然,古人也不全是一个劲地悲秋的,唐人刘禹锡一反悲秋情调,他写过一首著名的秋诗:“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看来悲秋是情绪,并不是秋天的属性,自古就有十月小阳春。
     最能扣人心弦的,还是那个“奉旨填词”的婉约派诗人柳永:“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在秋日里和人分别,那不是在雪上加霜吗?于是乎,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酒不醉人人自醉,最悲情的是酒醒了,好一会都不知自己身在何处。用淮安话说,真是绝对了。
    《红楼梦》里也有很多写秋天的诗:“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拍87版电视剧“红楼梦”时,著名作曲家王立平将这首诗谱曲。力排众议,请来东北的民间歌手陈力演唱。陈力在排练过程中,确逢爱人病逝。陈力唱得让人听得肝肠寸断,似乎秋来了,天塌地陷了。那秋声不是绕梁三日不绝,是整整绕梁了三十年。
      一篇读罢头未雪,秋天来了,冬天还远着呢。再有几天就到中元节了,小外孙子一个暑假没过完,就忙于明年高考补课了,真是“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作者简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