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谢维俊-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

 Loading69 2023-08-18 发布于四川

人物生平

早年生涯

1908年10月出生于衡永郴桂道衡州府耒阳县(今衡阳市耒阳肥田茅冲庙)。
谢维俊烈士铜像
1921年秋入衡阳省立湖南三师附小读书。
1923年考入衡阳蒸湘中学。
1924年在衡阳蒸湘中学参加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5年“五卅”运动爆发后积极参加反帝爱国运动,声援上海工人阶级的反帝斗争。中学毕业后,报考国民革命军衡阳政治讲习所,被录取在四队十二班学习。在衡阳政治讲习所,结识了更多的共产党人,较系统地学习了马列主义。

对敌斗争

1926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无产阶级先锋战士。
1926年7月奉命回家乡开展工农运动。此间,发展党员,建立组织,领导群众坚持对敌斗争。
1928年初参与领导了耒阳北乡有肥田暴动。不久随湘南起义部队上了井冈山,参加了毛泽东、朱德领导的红四军,被派到十八团一营任党代表。
1929年春天跟随毛泽东、朱德率领的红四军出击赣南闽西。坚决赞成毛泽东的战略方针,当毛泽东、朱德受到排挤时,坚持原则,坚定地站在毛泽东一边。
1929年底调任红四军一纵队政治部主任。古田会议后,调任地方做领导工作,先后任中共闽西南特委委员和苏维埃政府委员、中共闽东特委书记、江西省苏维埃政府委员等职。
1930年11月主力红军挥师北进,奉命回到部队,任红一方面军总前委秘书,很注意调查研究,善于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同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善于理解毛泽东的战略思想,深得毛泽东的器重。
1931年春任第一军团四军十师政治部主任,同年6月被任命为中共赣东特委书记兼红军赣东独立师政治委员,领导地方政权建设。
1932年2月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组建江西军区,任江西军区政治部主任。9月任江西军区第二军分区司令员兼红军独立第五师师长。为配合红军主力反“围剿”,指挥部队以乐安为中心,采取武装追剿和政治瓦解相结合的策略,及时取消了当地的反动武装,巩固了永丰、乐安边区,显示了英勇果断的军事指挥才能。
1932年秋调任江西军区第2军分区司令员兼红军独立5师师长。为配合中央红军第四次反“围剿”作战,运用毛泽东提出的“十六字诀”等游击战术,率部主动出击,到处袭扰、打击敌人,并乘敌兵力空虚之机,两次攻打崇仁县城,迫使敌人弃城逃跑,扰乱了敌人的战略部署;接着,在头水嵊运用山区伏击敌人,配合主力红军歼敌第52师全部、第59师大部,并在白沙战役中,击毙敌新编第37师师长郭炳生,为主力红军歼敌,创造了战机。但是坚持真理、坚持原则的精神为“左”倾冒险主义所不容。
1933年4月开始“左”倾领导者在江西掀起反谢(维俊)、邓(小平)、毛(泽覃)、古(柏)的浪潮,给等戴上“右倾”、“机会主义”、“自由主义”等一大堆帽子,开展“残酷斗争、无情打击”。同他们进行了公开辩论和针锋相对的斗争,在斗争会上,除陈述自己所坚持的马克思主义观点和毛泽东的正确路线外,“其余均无可奉告”。“左”倾领导者压而不服,只好撤职了事。
1932年冬在第四次反“围剿”斗争中,率独立第五师和第二军分区地方武装主动出击,两次攻打崇仁县城,有力地配合了主力红军作战,受到周恩来、朱德同志的热情赞扬。在革命斗争中,敢于坚持真理,坚决拥护毛泽东的正确路线,同王明的“左”倾错误路线进行了坚决斗争。
1934年10月随中央军委第2野战纵队从瑞金出发参加长征,沿途向群众讲解红军政策,组织地方武装和筹粮筹款等。

人物牺牲

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调到红军总政治部地方工作部工作。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1935年底任首任中共三边特委书记兼三边剿匪总指挥,与李维汉筹建陕甘省委,主力红军南下后,在吴起镇一带领导剿匪。他在保安主持召开军事会议后,即率300余人向定边进军,准备开辟新区。途中,突遭马鸿逵土匪部队的包围,面对从四面八方包围过来的数倍于己的敌军,随即一马当先与敌展开肉搏战,敌人蜂拥而上,身中数弹,壮烈牺牲。
1936年与李维汉筹建陕甘省委,主力红军南下后,在吴起镇一带领导剿匪。沉睡的靖边县沙洼沟突然枪声四起,当地游击支队叛乱了,引领马鸿逵部重重包围了特委秘密驻地沙洼沟,面对从四面八方包围过来的数倍于己的敌军,激励大家:“同志们,我们是为中华民族而战,为人民的翻身解放而战,只要我们不怕牺牲,团结一致,胜利是属于我们的。”怒火满腔,高声疾呼:“英勇战斗,决不做敌人的俘虏!”随即一马当先与敌展开肉搏战,敌人蜂拥而上,为掩护部队突围,战至最后,不幸中弹壮烈牺牲,时年27岁。牺牲的消息传到瓦窑堡,毛泽东大为震惊,邓小平扼腕叹息,李维汉和李坚真放声痛哭。
1938年毛泽东为邓小平、毛泽覃平反。此时毛泽覃、古柏已牺牲,林伯渠作诗怀念:“偶忆往事便心惊,谢古邓毛剩小平,割截人情读八股,江西路线有罗明。'痛惜革命英烈早逝。
1959年彭德怀在给谢孟符的亲笔信中写道:“……他一生对革命事业是忠诚勇敢的,是一个很好的共产党员,值得我们学习,值得中国青年纪念。”
英烈已去,浩气长存。

轶事典故

管枕边风

是红军独立第五师师长,也是毛泽东的早期秘书。在写给妻子蒋祥英的家书中,在提到对妻儿的想念外,更重要讲到自己已经与革命理想成为一体,终身大“家”而舍小“家”的宏伟志向。这位年轻的红军将领,曾面对妻子的“枕边风”,坚决不动公家的一块银元,彰显了共产党人大公无私的“公勇”之举、廉洁自律的“私怯”之畏。
1926年夏天带领码头工人捣毁了一个恶霸的当铺,没收了他的财产,不少银元就放在谢维俊的住处。此时收到了一封家书,信中说他儿子得了重病,让他马上回家。为了不影响蓬勃发展的工人运动,决定暂不回家。没想到,过了几天他的妻子匆忙赶来了。
两个人刚见面,妻子就责备地说:“家里都过不下去了,孩子得了重病,你不要这个家了?”耐心解释了一番,妻子也就不言语了。恰在此时,房间里的银元引起了妻子的注意,她恳求丈夫说:“孩子病重,正愁没钱买药呢,给我两块吧。”一听,顿时严肃起来:“不行,这些钱是没收来的,是公家的,我无权动用!”妻子听罢,有些愕然,转身就跑了。工人们见状,纷纷劝道:“你领着我们做了那么多的事情,别说两块银元,就是十块八块也不为过。再说,你孩子病了,要不是没有办法,嫂子能急忙赶来吗?”
又对工人解释说:“我们是共产党人,不管是谁,都要遵守纪律,都不能利用权力贪污公款,都不能中饱私囊。”这就是一个共产党人不徇私情的磊落情怀。两块银元与孩子的性命,这中间横亘着公与私的界限。两块银元虽轻,却是公家的,重如泰山不可私用;孩子性命虽重,却是私人的,即使骨肉相连也不能假公济私。

后世纪念

故居

故居,2011年1月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4月被衡阳市委宣传部公布为衡阳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故居是一幢品字形结构的清朝建筑,位于衡阳市耒阳市肥田乡肥美村一组,东临耒水河畔、南与遥田镇新桥相连、西至肥田乡五泉村、北与永济乡飞跃村毗邻。总建筑面积15100平方米,烈士纪念馆360平方米、休闲亭阁100平方米、管理用房80平方米、公共厕所60平方米、停车场1500平方米及道路、水塘、广场绿化等设施13000平方米。
谢维俊故居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红色旅游景区,具有政治、文化、社会、教育等重大意义。谢维俊故居是衡阳市红色旅游重点景区、衡阳市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文字

《毛泽东的早期秘书——谢维俊》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永葆青春,领导全国人民在世界的东方建立一个崛起的中国、强盛的中国,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我们高举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这面伟大旗帜和继承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优良革命传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和英勇斗争的革命事迹是我党和全国人民巨大的精神财富,我们要认真挖掘,充分利用,让它时刻鞭策和激励我们为实现共产主义伟大理想而努力奋斗。
相关图书
和我都是1928年参加朱德发动的湘南起义以后上的井冈山。在井冈山,他是为数不多的知识分子之一,能说会写,很受毛泽东同志的器重。
1929年,红军从井冈山向赣南、闽西发展,他不但要指挥战斗,而且还要利用行军、休息时间做思想政治工作。他有很强的原则性,在工作中,曾多次对部队中存在的非无产阶级思想和单纯的军事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解决的意见,对当时部分犯有右倾悲观情绪的指战员也提出过善意的批评,并帮助他们提高认识。由于他的思想政治工作耐心、细致,他所在的一纵从指挥员到战士的政治素质提高很快,使一纵在红军队伍中成为当时最具有战斗力的一支队伍。
我和谢维俊同志并肩战斗过多年,他是一位很有政治才能和军事才能的干部。在江西苏区,他是地方政权和地方部队的重要领导者之一,领导独立师和独立团以及苏区人民进行了一至五次反“围剿”战役,功勋卓著。
由于他一贯拥护和执行毛泽东同志正确的政治路线和军事路线,1933年,与邓小平、毛泽覃、古柏等同志一同被错误打成“江西罗明路线”。但谢维俊同志宁折不弯,正气凛然,与当时“左”倾路线的执行者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1934年,他参加了长征,并胜利到达陕北,担任三边剿匪总指挥,在与匪徒的一次激战中英勇献身。
对于他的牺牲,我非常悲痛。历史已翻过了70多个年头。我认为《毛泽东的早期秘书——谢维俊》是一本很好的革命传统教育的教科书。80后的青少年没有经历过革命前辈那种艰难困苦的生活历程和斗争历程,他们的思维方式、情感方式和行为方式很容易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我们要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就不能忽视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作用。
诚希望不愿忘却历史的人们读读这本书。
为缅怀长眠九泉的老战友谢维俊同志特作本序。
萧克
2005年8月28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