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荣红色文化、发展红色旅游、提升红色历史地位的“一号工程”——记参观宁都《中央苏区反围剿纪念馆》 作者 吴志民 2023年8月5日,带着为什么中央会号召、组织广大青少年踊跃参加《少共国际师》这个问题,我们到全国唯一的《中央苏区反围剿纪念馆》寻找答案。 80多年前,在中央苏区这块红色土地,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井冈山转战赣南、闽西,开创中央苏区,进行了中国革命道路的艰苦探索和伟大实践。国民党军的“围剿”与红军的反“围剿”,是土地革命战争的主要形式。中央苏区军民在赣南、闽西崇山峻岭之间,浴血奋战,一次又一次成功地粉碎了国民党军的大规模“围剿”,并在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实现战略转移,保存了革命火种。 宁都县作为中央苏区的核心县份,是中央苏区前期政治军事中心,第一至第三次反“围剿”红军集结地、指挥中心和主战场之一,第四次反“围剿”巩固后方,第五次反“围剿”后方基地、阻击地、最后被迫放弃的核心根据地之一,在反“围剿”战争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曾爆发过震惊中外的“宁都起义”,诞生了红五军团,成立了少共国际师,无数苏区军民为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仅有名有姓的烈士就达1.6万多人。 为铭记这段历史,2006年6月,经中共中央办公厅同意,决定在宁都兴建中央苏区反“围剿”战争纪念馆,2008年11月主体建筑建成。2013年12月23日,纪念馆正式开馆。 陈展采用多种表现形式,较好反映了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战争历史。 ![]() 纪念馆正面 ![]() 展览馆分序厅和八个部分 序厅的浮雕、圆雕采用了毛泽东1930年写下的“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这首诗词的意境为背景来创作的。 我们先一起来看前方的这四位领导人,目光坚毅、满腔抱负、威仪天下处在这最前面的是毛泽东,这位神采奕奕、儒雅从容的是周恩来,这是战功赫赫、威武霸气的是朱老总,最右边这位俯身弓步的就是披荆斩棘、横刀立马的彭德怀彭大将军。 背后的浮雕,嘶吼奋蹄的战马、浴血奋战的红军、支援前线的群众、硝烟弥漫的空气,都仿佛把我们带回到了发生在80多年前荡气回肠的革命年代。 在最上方,有一道冲破乌云,撕开天幕的闪电,它喻示着我们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冲破封锁,突出重围,从此中国革命走向胜利,走向辉煌。 右边这个圆雕是《怒撞不周山》,毛泽东在诗词里面写道“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这悬空冲刺的飞马和马背上的红军,象征着一种革命的力量和必胜的信心,冲破阻力,势不可挡。整个圆雕表现出了红军将士威猛无敌的英雄气概和改天换日的万丈豪情。 ![]() ![]() ![]() ![]() ![]() ![]() ![]() ![]() ![]() ![]() ![]() ![]() ![]() ![]() ![]() ![]() ![]() ![]() 八个大胜利条件 ![]() ![]() ![]() ![]() ![]() ![]() ![]() ![]() ![]() ![]() ![]() ![]() ![]() ![]() ![]() ![]() ![]() ![]()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初步形成 第三部分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 1931年11月7日,第一次全苏大会在瑞金叶坪村胜利召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宣告成立。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的第一个中央革命政权。11月25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成立,统一领导各苏区红军的作战和建设。中革军委成立后,取消红一方面军总司令、总政委的名义,红一方面军改称中央红军。 ![]() ![]() ![]() ![]() ![]() ![]() ![]() 宁都会议 ![]() 《中革军委发布关于红一方面军总政委暂回政府工作遗职由周恩来代理的通令》 ![]() 第六部分 第四次反“围剿”胜利 为粉碎国民党军的“围剿”,1932年9月下旬,红一方面军进至乐安、宜黄、南丰一带地区,发动群众,扩大苏区,为第四次反“围剿”布置预定战场。取得了黄陂战斗大捷。草台岗战斗胜利。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充分表明毛泽东的战略战术思想在红一方面军中具有深刻影响,它创造了红军战争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兵团伏击战的光辉范例,进一步丰富了红军的作战经验,体现了周恩来、朱德等的卓越组织和指挥才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气势磅礴、激烈悲壮的中央苏区反“围剿”战争,是一个巨大的精神和思想宝库,值得我们去深入挖掘和深思。 今天我们了解辉煌壮丽的中国革命战争历史和人民军队的伟大的光荣传统,这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铭记历史,把握今天,面向未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