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变”之辩(二)

 曹文凯 2023-08-18 发布于辽宁
感悟二
语文需要有“一成”不变,语文老师还得随机应变。
不管怎么包罗万象,语文的十成内容总有那么“一成”是不变的,而且必须不能变,那就是语文的本质内核——学科属性!
语文的学科属性是什么呢?
新中国建立后,语文教学质量堪忧。语文教学目的到底是什么?当时的主流声音认为,语言、文学混合教学是两败俱伤的。于是1954年,我们实行汉语、文学分科教学。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古文运动倡导者韩愈,在《师说》中说“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小学而大遗”,其“小”较接近于汉语教学,而“大”则接近于文以载道的“道”。当时的教改一下子改到了唐朝。
1959年,上海《文汇报》开辟专栏,开展“关于语文教学目的任务的讨论”,拉开了语文教学“文道之争”的序幕。这场争论的焦点在于,语文教学到底应该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还是以语言训练为主,还是“文”“道”并重。经过这场大讨论,语文界基本统一了认识,承认语文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语文学科的工具属性得到认同。此后,除“文革”期间造成的摇摆外,语文的“文”与“道”不再是主次之争,而是如何在教学中统一。
2017年的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学科的四大学科素养: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再加上高考评价体系所说的“一核”中的“立德树人”,再次明确了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所以,我认为不管语文教材怎么变,教法怎么变,这“一成”是不能变的。变了,就是违背规律,就是彻头彻尾的失败。

据此,我们不妨来小小地讨论一下“不提大单元、大任务、大概念,会死吗?”这个话题。
必须得“大”?未必!
考虑三点:文本难度、学生层次、时间成本。
一些单元我们一线教学根本“大”不起来。单篇文本都很难解读,何况群文,何况大概念?不同文本如此,不同层次的学生呢?省重点示范校和普高、民办高中能一样教吗?同样是示范校层次也是云泥之别吧?另外,我们的时间成本是不是也要考虑在内?学生高考要面对六科,高一要面对九科,还不包括音体美以及各类社团活动,他们排课本剧都需要利用午休时间,有时间做“大任务”吗?就算做了,效果如何呢?性价比太低了。大家都是一线摸爬滚打多年的,谁不知道真实情况啊——千年的狐狸,玩什么聊斋。
那咱就继续“小”?不可!
重分析轻实践、重课内轻课外、重刷题轻思维。“大量宝贵的教学时间用于对有限的、孤立的、枯燥的所谓的知识点、重点、难点进行反反复复的强化训练。本应是轻松有趣的思想愉悦活动的语文教学被格式化、公式化、教条化之后,成为苦不堪言的身心劳役。”这种“小”,把自己局限在十几年、几十年一成不变的固化思维里,将语文的四大学科素养弃如敝履,不仅肯定教不出好语文,还害人匪浅、祸害万年。
其实,抓住那不变的“一成”,是“大”是“小”有关系吗?
我们做语文老师的得学会随机应变啊!
很多单元的文章并不适合大单元组织,那就按部就班单篇教学呗。经典如《鸿门宴》,难于上青天的《离骚》,怎么大单元教学?肯定得“小”,得单篇精读啊。时间来得及我们可以以之为主,展开单元教学。像现代小说、现代诗歌、现代戏剧,我们又完全可以放开手脚,提出“大概念”,布置“大任务”,进行“大单元”教学。
外行看热闹,他们现在空调、wifi、沙发,看得可热闹了。然而,作为行内的我们,不管内不内行首先要认清现实,那就是语文确实需要变,但更要坚定,内核如真理,坚决不能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