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猴痘感染几率大吗,该如何预防?

 山东省耳鼻喉 2023-08-18 发布于山东

  猴痘是一种由猴痘病毒引起的症状和体征类似天花的人兽共患传染病。近日,全国多省市监测发现猴痘确诊病例,有人不禁问:猴痘感染几率大吗?应该如何预防?

  猴痘喜欢“瞄准”哪些人?

  未接种过天花疫苗的人群对猴痘病毒普遍易感,接种天花疫苗对猴痘病毒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保护力。2022年5月以来的全球疫情,96%的感染者为青壮年男性(中位年龄34岁)。

  猴痘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猴痘病毒经破损的皮肤和黏膜侵入人体。主要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猴痘病毒的动物或感染者的病变渗出物、血液、体液及被其污染的物品而感染,或被感染的动物抓伤咬伤而感染。猴痘病毒也可通过飞沫传播,但通常需要长时间面对面的接触。猴痘病毒还能通过母婴传播。

  猴痘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猴痘病毒的潜伏期可达5-21天,多为6-13天。发病早期有发热(多在38.5℃以上)、头痛、嗜睡、乏力、淋巴结肿大、背部疼痛和肌痛等类似“流感”的症状。发病后1-3天出现皮疹,皮疹首先出现在面部,逐渐蔓延至四肢及其他部位。皮疹经历斑疹、丘疹、疱疹、脓疱疹几个阶段,结痂脱落后留有色素沉着甚至疤痕。部分患者可出现并发症。

  未雨绸缪,预防为主

  1.提高猴痘认知水平和防控意识,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若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应主动就医,并告知接诊医生境外旅居史、可疑动物和人员或猴痘病例的接触史或暴露史,以协助诊断和治疗。

  2.避免与疑似猴痘感染动物或患者进行密切接触,避免与可疑感染者发生性行为。

  3.避免接触感染者使用过的物品。

  4.接触可疑感染者或物品后及时洗手消毒。

  5.避免在猴痘疫情高发国家与野生动物直接接触,避免捕捉、宰杀、生食当地动物。

  6.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经常清洁和消毒,做好手卫生。

  治疗和预后

  目前国内尚无抗猴痘病毒药物,治疗主要包括对症支持治疗和继发细菌感染治疗。猴痘为自限性疾病,大部分预后良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