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化新地标落成!浙江书法院在良渚开院

 昵称61560146 2023-08-18 发布于浙江

7aff3e8484b27b231c20d4eb90b146f.jpg

浙江书法院(李娇俨/摄)

8月16日下午,全省有名的书法家们聚集在了余杭良渚的梦栖小镇。在山林掩映中,一座新的文化地标——浙江书法院正式落成。德高望重的书法名家和中青年书家齐聚一堂,共同见证浙江书法院开院仪式暨浙江书法院开院特展开幕式顺利举行。

77828bcc93ea4d9de9ab73a6d200db1.jpg

落址开院

去年11月,浙江书法院就已成立,历时8个月的建设,浙江书法院终于正式开院,它是继浙江画院、浙江油画院后,又一座被寄予厚望的文化艺术殿堂。

浙江书法院定位为一个专业书法创作研究平台,将兼具精品创作、学术研究、名家培养、展示交流、艺术典藏等五大功能。省文联现有浙江画院、浙江省油画院、浙江书法院等三个专业书画创作研究平台,有利于构建浙江书画综合专业平台,推动书法、国画、油画齐头并进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升浙江书法、美术在全国的地位和影响力。

06fcd203a7cd9c7fb29d335042e59d6.jpg

浙江自古就是书家集薮之地,也是中国书法重要的守护传承之地。省委高度重视书法艺术的传承创新,作出了“创办浙江书法院”的决策部署,并对浙江书法院的目标定位、职能使命等提出了一系列要求。

2022年11月1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省委宣传部的精心指导及省委编办的关心支持下,浙江书法院正式揭牌成立。此后,在省委宣传部的指导协调、余杭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浙江书法院选址落户余杭。其间,余杭区委区政府以浙江书法院落户余杭为契机,将浙江书法院列为“良渚文化大走廊”建设的重点共建项目,优质高效推动项目落地建设。

余杭区有着非常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其中良渚更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浙江书法院落址良渚,内涵深刻、寓意深远。浙江书法与良渚文化的融合与碰撞,必定会迸发出耀眼的文明之火和艺术之花。

开院仪式上,浙江省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吕伟刚和余杭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倪伟俊共同签订《浙江省文联与余杭区人民政府战略合作共建协议》,浙江书法院副院长石君一与余杭区文联党组书记、主席朱旭成签订《项目合作协议》;并聘请赵雁君同志担任浙江书法院院委会主任,聘任余杭区文联党组书记、主席朱旭成同志为浙江书法院院委会兼职副主任。

a228b3cc5a7789719e57b71a59289f3.jpg

打造四合一平台

浙江书法院成立开院之后,具体会做怎样的工作?省文联副主席、省书法家协会主席、浙江书法院院委会主任赵雁君介绍到,浙江书法院作为研究机构、创作机构、收藏机构、人才培养机构四个功能合一的书法专业机构,将专注于组织高端书法艺术人才进行高端书法精品创作,突出专业性,向书法艺术创作的最前列对标。

“我们要将浙江书法院打造成为浙江具有明显标志辨识度的重要窗口,以打造四大平台为着力点。”

一是打造高端的学术平台。浙江书法院的两大专业功能分别是研究和创作,学术研究是第一位的。如何将中国传统书法在浙江这一书法高峰、高地成为浙江当下的文化盛事,是首先要思考的问题。浙江书法院将推出专业的学术刊物、书学杂志等,发表浙江乃至全国的书法学科研究成果。

二是打造高端的精品创作平台。书法院的功能之一就是名家的精品创作,浙江书法院将围绕中央以及省委的重大决策重大事件节点,推出主题性的创作展览,如年度展、商业展、三年精品展等,通过展览这一交流载体,来促进精品创作。

三是打造高端的人才培养平台。浙江书法院具有研究人才培养的教学功能,特别是肩负着中青年精英培养的职责。书法院将通过中青年精英的年度提名展、年度工作室等一系列路径,把浙江书法院打造成浙江中青年书法名家精英的集聚地、蓄水池。

四是打造高端的展览交流平台。如何用中国书法的艺术载体,说好中国故事、唱响浙江故事,进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是浙江书法院打造成为展览交流高地的具体内容。

5cb67891fcab5eb475fc5c940bd5e5b.jpg

浙江书法院将以正式落址为新的起点,准确把握新时代新征程历史方位,把浙江书法院建设摆在打造浙江文化“金名片”、推进“两个先行”的高度上去考量、去谋划。坚持对标最前列,团结凝聚浙江书法名家精英,进一步挖掘浙江书法历史文化的新资源,进一步发挥浙江书法领先发展的新优势。努力在精品创作上锻造传世佳作,在学术研究上深耕书学传统,在名家培养上打造书法浙军,在展示交流上讲好浙江故事,在艺术典藏上拓展方法路径,着力构筑浙江书法创作高地、学术高地、人才高地,着力以笔墨形象展现浙江气度,以名家大师传承浙江文脉,奋力攀登新时代书法高峰!

特展开幕

在开院之际,浙江书法院以“东南形胜·宋韵之江”为创作主题举办开院特展,邀请了在浙的书法院顾问和特聘研究员参与创作作品40余件,展现出浙江书法院的风貌。

2022年11月1日的浙江书法院成立仪式,为丁茂鲁、张耕源、鲍复兴、曹锦炎、吴莹、胡小罕、童亚辉、黄建新、池长庆、沈浩等浙江书法院首任特聘研究员,以及卢乐群、金鉴才、骆恒光、王冬龄、杨西湖、鲍贤伦等浙江书法院首任顾问代表颁发了聘书。浙江书法院力求打造成为书法家之家,这些书法院顾问、特聘研究员们也将发挥自身的影响力与号召力,为培养年轻一代的书家做出贡献。

展览特别选取了将于今年11月举办的首届“之江书法双年展”中的家国和文韵2个版块部分内容,借此礼赞浙江、宣传浙江,彰显浙江书法界助力打造省域品牌、打造高水平文化强省、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展现浙江书法的使命担当。

866393e23ac8fdf0d6fdb7f97b9145a.jpg

题贺

孙晓云96x55cm.jpg

孙晓云96x55cm

第一单元  家国

诗中有家,词中有国。在宋韵文化纷繁多元的各色韵致中,浩然正气的家国情怀是宋韵的主旋律。从岳飞的“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到陆游的“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在这一单元中,书法家通过对这一主题诗词的书写,表现宋韵文化中的家国情怀和爱国精神。

图片

卢乐群180x49cm,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图片

林剑丹,181x96cm,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图片

金鉴才,183x97cm,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图片

骆恒光,181x97cm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图片

朱关田,180x85cm,李清照《夏日绝句》

图片

王冬龄134x67cm,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

图片

祝遂之139x70cm,岳飞《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图片

鲍贤伦,181x97cmm.张孝祥《六州歌头·长淮望断》jpg

图片

陈振濂139x69cm陆游《书愤》五首其一

图片

赵雁君,180x96cm,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第二单元  文韵

宋代,是一个文治鼎盛的时代,文治风华、铮铮傲骨,“以天下为己任”的士大夫精神是宋韵文化的精神内核。而浙江是两宋文化的富集之地,处处彰显宋韵文化的气质神韵。

这一单元中,书法家以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苏轼、周邦彦、李清照、陆游等一代文豪在之江大地留下的诗词篇章为创作主体,表达宋韵走进生活、滋养人心、衔接古今的文韵诗情。

图片

丁茂鲁,137x68cm,林逋《山园小梅》

图片

马亦钊,182x48cm,林逋《梅花》

图片

陈必武183x70xm.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图片

章柏年,201x101cm,范仲淹《忆杭州西湖》

图片

杨西湖182x97cm,张先《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

图片

宋涛,181x96cm,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图片

王水法139x70cm,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图片

吴 舫,140x69cm,潘阆《酒泉子·长忆观潮》

图片

韩天雍,182x97cm潘阆《酒泉子·长忆西湖》

图片

金晓明139x34cm,王安石《登飞来峰》

图片

童亚辉180x97cm,王安石《杭州呈胜之》

图片

黄建新,182x98cm,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图片

石君一177x68cm,苏轼《催试官考较戏作》

图片

池长庆,182x97cm,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

图片

柳  河71x50cm,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图片

吕金柱138x70cm,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

图片

沈 伟,75x46cm,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图片

汪永江,140x61cm,李清照《题八咏楼》

图片

张爱国181x44cm陆游《卜算子·咏梅》

图片

陈忠康137x69cm,陆游《蝶恋花·桐叶晨飘蛩夜语》

图片

沈岩松181x95cm,陆游《鹊桥仙》

图片

王波,182x74cm,张孝祥《西江月·十里轻红自笑》

图片

何来胜,181x88cm,辛弃疾《念奴娇·西湖和人韵》

图片

何涤非,178x96cm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图片

沈 浩,180x49cm,陈亮《念奴骄·登多景楼》

图片

沈乐平,139x57cm,陈亮《南乡子·谢永嘉诸友相饯》

图片

王义骅,181x91cm,姜夔《暗香》

图片

郑利权,180x97cm,姜夔《湖上寓居杂咏》十四首选二

图片

徐 强,180x97cm,吴文英《高阳台·丰乐楼分韵得如字》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