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读陶行知》:我们需要一个“活”学校 而不是一个“大”学校

 新用户0456wjoj 2023-08-18 发布于河北

1924年7月的一天,陶行知和他一位在东南大学当教授的好朋友赵叔愚参观了南京郊外的一所乡村小学。这所学校就是燕子矶国民学校。

当然,这是一般老百姓的俗称,其官名叫“北固乡区立第一国民学校”。校长丁超刚到该校半年,就让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陶行知和赵叔愚二人喜不自禁,回去的路上遇到大雨,淋了一身的雨,可陶行知觉得快乐极了,赵叔愚也连说:“值得!值得!”“我们走进这个学校,四面一望,觉得似曾相识。

因为我们在这里所看见的都是我们心目中所存在的理想,天天求他实现而不可得,不料在这个偏僻的地方遇到,真是喜出望外。”

这是陶行知先生当时从燕子矶学校回来后在路上谈话的。

那么这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呢?

一 这是一所不花钱的学校

说不花钱是假的,是说花的非常少,很省钱,每年只花公家624元,平均每个学生只花5元钱,不收学生学费。虽然省钱了但是成效非常大。

这里有一个“钉锤校长、扫帚校长”

丁超校长除了上课,就是拿着钉锤和扫帚市场修补不好的地方,用自己的“身教”和“毅力”来潜移默化的教育学生。

有时候其他教员和学生也参与其中一起改造学校,改造环境。

学校的一桌一椅的修补和卫生打扫都是由师生分工共同来完成,学校没有门房,没有听差,也没有斋夫。

这正如李镇西校长所说:“教育,不是说给学生听,而是做给学生看的。”

三 

这个学校的学生不只是学习文化知识。

学生在学校不单单是上课学习文化知识,还要参与学校的卫生清理和栽树等常识。

燕子矶学校周围时常有人倒垃圾,丁校长看见一次就带领学生清理一次,只到村民们都不好意思再往那里倒了为止。

还有就是他领导教员和学生燕子矶坡上栽树,别人栽十棵活一两棵,丁校长他们栽的树,栽一棵活一棵,树栽活了,绿树成荫风景也好了,同时他们也建立了自己的农场。

这是一个充满书香的学校。

关于阅读,学校有教员参考书二十余种,学生读物四十余种,为何能有这么多的书,他们的图书有两个来源。

一是来自于每逢年节、秋节学生例送节敬,教员们却只不情就用来购买书籍共学生们阅读。

二是学生每天储蓄一两个铜板,积攒的多了就用这些钱来代买书籍。

这是一种大家买书大家看的办法,没人出的钱不多,只是几角钱,但是可看得到几十元的图书,出校的时候学生可以把自己的图书带回去,这是穷学校阅书最好的办法。

这是一个有着良好的家校关系的“活”学校。

丁校长到校后,积极和当地公正绅士联系,取得他们的信任、支持和帮助,学校自然少了许多障碍出现。

通过以上五个方面(不单是五个方面)丁校长在到校半年的时间里就让学校发生了改变。这正是陶行知当年想要找的理想的学校“活”的学校。

如今有的地方,楼房越盖越多,越来越漂亮,可是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却越来越差。

究其原因是楼道的卫生厕所的卫生都有专门的人来打扫,学生只是一味的学习,唯分数论高低。

网络上报道某学校,把学生的学习时间都精确到分钟,起床、吃饭、做卷天天如此,人活生生成了学习的机器。

燕子矶学校四个教员,学校却开设了语文、作文、语言、算术、珠算、公民、卫生、历史、地理、工艺美术、音乐、自然等课程,并根据乡村特点,设有农事、村事协助课。

现在的学校各科老师不少,但是更倾向于考试科目多一些。

如今有的孩子似乎更重视“要考试”的科目,至于阅读兴趣并不是很大,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地方。

写在最后:

陶行知先生眼中的活学校如果放在今天,我想也不会过时。

要建立一个“活”的学校,并不是看有多少的教育经费,楼盖的是否高大,学生数量有多少,是否有多高的学历,学校的规模有多大。

而在于校长是否以身作则,是否能和师生们一起开展各项活动。

让学生们能从“分数”中解放出来,有时间读书、有时间“动手”、有自己的模样,真正感受“生活教育”的本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