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管理的细节 | 如何远离职场情绪操控?(2)

 日进志 2023-08-18 发布于广东

这是日进志第 328 篇原创文章




邀特别的你同行,记得关注我们哦

珍惜那些支持你聪明又勇敢的人,

包括你自己。

昨天看到一条很喜欢的微博 @the_flaneur_:

"

珍惜那些支持你聪明又勇敢的人,这些人真心地希望你好,无论是出于爱,还是合作关系。而想要自身利益最大化,占便宜的人,巴不得你又傻又胆小,不计较,好糊弄,这样他们才可以为所欲为。

以及,别人夸我的时候,我会去分辨对方指出的这个特质,是altruistic(利他,围绕ta的立场),还是单纯欣赏本人。这个思维插件可以有效防止 pua.

"

我不喜欢 pua 这个词,在前一篇如何远离职场情绪操控?中,我做了一些思维范式。无疑,这个话题可以谈的还很多。我们接着来聊。

我为什么不喜欢用 pua?


pua 原意是搭讪的艺术,pick-up-art,通俗地来说,是用来讲撩妹高手 (中性意思)。后来被广泛用于“不知不觉被套路”。

当朋友说“就是!职场里的 pua 无处不在”时,我想他说的是“情绪操控”。

其实人和人之间的沟通交流,充斥着各类“情绪”。

有人是你失意时唯一会卸下面具呈现脆弱的人,对方提供的是一种情绪价值;你在你们部门讲话(不以官阶论)时,一发言别人就会用心听,这是一种影响力;还有的人只要他在,别人就不会担心冷场、尴尬,这个人提供的是社交上的安全感;陪你大骂渣男(女)的那个朋友,他好像也没做什么,却让你觉得贴心,老铁了。

这都是人与人沟通交流时,刨除掉理性、就事论事之外,“多余”的那部分。它们会令人不客观,令人开心或低落,患得患失。它们令我们被别人影响(控制偏贬义,用中性的“影响”吧),也有意无意地影响别的人;是的,我们也同样,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周遭的人。

但是情绪操控显然不是中性的。

本文开头的那条微博,正是可以帮人“嘀”一下,在受情绪操控的边缘即时止损,提自己一个醒。

“都是套路啊!”


其实,长于情绪操控的人,跟人谈起话来简直是习惯成自然,想也不须想就一套一套来:

当你做得还不错时,他会放大其中的一两点瑕疵:整体还不错,不过 XX,XXX,这种错误很低级啊…(明明你考了 98 分,结果你爸非常不满,盯着问“为什么要扣那 2 分呢?”)

当你尽自己全力去尝试新的东西,虽然效果平平但自认为心血和努力都不难看到时,他会轻笑两声:呵呵,这个上个月也有人做过,功能比你这个好。

当你兴致勃勃地做新项目提案时,他能问得你怀疑人生:是啊,我究竟为什么要做这个呢?

当你独当一面完成一个项目时,他一早准备好另一个伙伴的例子等着你,那人可能九个方面不如你,但比你强的那一面,会敲锣打鼓地奏响你。你灰头土脸地告退,连带着原来关系不错的小伙伴也跟着疏远了。

被大大地表扬了,有点飘地走出领导办公室,缓过神来时,才想起来原来接了很多完全不想接的活,承担了过多本来应该上面承担的责任。

……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你忿忿地想:为什么就看不到我的努力和改变呢?为什么总能火眼金睛一眼挑到我的缺点呢?

自我怀疑的种子就此偷偷种下:我在团队里不怎么样、能力一般、贡献率低、老爱出错… 我是笨鸟,哪里会先飞哦,明明是会被人卷死好嘛!

怎么破?


其实是很难改变别人的(同样,也很难被别人改变)。面对自然而然就施展技艺,对别人心智控制爽得不要不要的人,你是不可能让他收手的。

是的,你改变不了他。让对方卸下技巧,以对等的理性、善意来沟通,这几不可能。

但你可以改变的是你跟他的关系。

让对方看到自己是不吃他这一套的,他的神功大可以施展给别人,不好意思,在我这儿没必要,您省省吧。最多也只能做到这个。

“我不吃这一套!”这可不是喊喊口号就奏效的事。

这来自于你的觉察,在意自己的感受。

糟糕,我怎么觉得很不舒服;这话听上去怎么有点问题,但模模糊糊我也说不清不对在哪儿;我怎么这么差啊… 我真的有这么差吗?他夸的这个人是我吗?怎么听上去有点夸张?…

当你在意并忠实于自己的感受时,你可以为自己举牌:不对,从现在开始,我感觉不对了。

不需要即时想回应,马上将对方弹回去,比做出即时反应更加重要的是,你“意识”到了自己不舒服,这个当下有问题。

如果能瞬间反击漂亮还手,估计你就不需要读这篇文章了。其实一般人,意识到了,几乎就可以说成功了一半了。

意识到了,对话就会拆开两条线:讲事讲理的,和煽动情绪不欲讲理的。后者,就暂时关掉耳朵就好。

任何情绪都是实时接收的“冗余”,先原封不动地放在一边,等你离这场对话远一点时,再回头清理就好。

实时回应有什么坏处呢?它会令你也带着情绪对话,无法摘出对你真正有帮助那部分,意气上头,还击时很容易把孩子和洗澡水一起泼出去。得不偿失。

还来自于你的觉察,记着自己的需求。

这么一场对话一次沟通,你是想干啥?

或是咨询一件你不大清楚的事,或是了解对方对你目前项目进展的意见和看法,问下有谁可以就具体问题帮到你,能用的资源有哪些。

作为弱势一方,主动发起的沟通对话,是带着目的来的。

当谈话方向变得莫可名状时,不妨自动自觉提醒自己:咦,我是来问意见来的啊。“我还是想问一下,XXX……”

这个围绕着自己的需求,不被牵着走的对话,是可以掸掉负载的情绪的。而你只接收对你的沟通需求有价值的部分,其它的情绪和暗示对你的影响,也就会减少很多。

有句管理上的话适合性很强:我们常常高估事件的即时后果,但低估它的长期影响。

每次谈话,看上去再撞墙再想死的谈话,其实即时后果能有多严重呢。情绪先原封不动地放在一边,缓一缓,自己头脑清醒时再回过来细想。

但它的长期影响其实很厚重,谁没求过自己的心理阴影面积呢?避免这种负面的、厚重的影响出现,也是我们很有必要为自己做的事。

防微杜渐,不舒服的对话产生,令你怀疑自己的关系出现,要在意自己的感受、记住自己的需求。不需要强求一次性解决什么重大问题,但是需要解决的问题,绝不放过,一点一点来,终有一天会看到大不同。

我也不喜欢“逃避可耻但有用”这种说法。其实是反的,逃避不可耻但也没用。因为活着,不是为了不痛苦 — 不痛苦有多难呢?麻痹自己不正是我们人类的专长之一么?但我们活着不是为了不痛苦,而是为了幸福。

在一场一场战役中,看到真诚相待的朋友,一次一次小危机中,有不吝指教的同伴,在冷血的职场中,能有携手走一段、同事变挚友的缘。

在处事中看到自己的历练,在人际中看到自己依旧温润如初。我们都可以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