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巧用税收协定安排节税的思路

 大欧说税 2023-08-18 发布于北京

日更第148篇

前文《走出去企业搭建海外架构的税务考量(一)》有提及税收协定安排得好,是个节税神器。

基本思路是这样的:

如果A国和B国之间没有签订税收协定,那么在A国和B国设立的母子公司或者关联公司之间的股息、利息等就得征收预提所得税,具体的税率证据汇出企业所在国的税收制度规定。

那如果想节税怎么安排呢?

可以找一个中间国家过渡一下。

比如C国。

这个C国的选择是最关键的。

因为C国需要税收协定网络很发达,跟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签订税收协定。

尤其是跟A国和B国都有签订税收协定待遇。

然后呢,C国在受益所有人的认定条件相对比较宽松。

最理想的状态应该是这样的:

假设原来的架构是这样设置的:

B国设立的B公司在A国设立一家A公司

这时可以考虑重组一下股权架构

B公司在C国设立一个C公司,C公司在A国设立A公司。

就需要多搭建一层股权架构,A公司由子公司变成孙公司。

最理想的C国应该是这样的:

A公司向C公司汇出利润时不需要缴预提所得税;然后C公司向B公司汇出利润时在C国也不需要缴纳预提所得税。

当然这是最理想化的,实务中很难。

首先,双边完全没有预提所得税的税收协定是个理想值,大多数协定待遇都会有,具体看优惠力度。

其次,C公司向B公司汇出时要想享受税收协议待遇优惠,还有个前提条件,必须满足“受益所有人”的要求,这时C公司的搭建是需要一定的成本的,不能完全是空壳公司,需要满足“受益所有人”的条件。

最后,如果整个出海架构的架构比较多层次的话,还需要考虑利润回流到境内的时候的企业所得税的抵免,不能超过5层架构。这个也是需要注意的。

所以这个需要综合考量。

要经过测算,只有节税效益能够覆盖在C国设立C公司的成本,那才是划算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