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麦克阿瑟的计划,26颗核弹封锁边境,让志愿军无粮、无援、无归路

 汉月银山 2023-08-18 发布于陕西

除了要援军和原子弹,麦克阿瑟再也不会干别的事了

—— 李奇微

1951年4月11日凌晨,美国总统新闻秘书在特别记者招待会上散发了总统的命令:“我深感遗憾地得出结论, 陆军五星上将麦克阿瑟在有关职守的问题上不能全心全意地支持美国政府的政策和联合国的决策。鉴于美国宪法赋予我的特殊责任, 以及联合国特别委托我的责任, 我已决定更换远东统帅 。因此我免去麦克阿瑟的各项指挥权, 并已任命李奇微中将接替他的职务。”

一般而言,美国总统即使想要解除麦克阿瑟这样有巨大影响力的将军的职务,也会采取更为委婉的方式,比如建议对方辞职,但这一次,美国总统杜鲁门却以这样一种措辞极为严厉的方式直接解除麦克阿瑟的职务。可见当时的杜鲁门已经愤怒到了极点。

麦克阿瑟的计划,26颗核弹封锁边境,让志愿军无粮、无援、无归路

克劳塞维茨的著作《战争论》中有两句话,分别是:“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战争是以暴力手段令对方屈服于自己意志的手段,而暴力的使用是没有限制的。”

这两句话分别从不同角度定义了战争,但是很显然,后一句话要建立在前一句的基础之上,麦克阿瑟没有理解这一点,所以才会让他的军事生涯以这样一种不光彩的方式匆匆结束。

而他那个在朝鲜半岛使用原子弹的疯狂计划,也只能沦为笑柄。

“太上皇”的滑铁卢

与志愿军交手前,麦克阿瑟做梦也不会想到,自己手下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美军有一天会败在一群装备简陋的黄种人手里。

麦克阿瑟,这个赫赫有名的美军五星上将确实有狂妄的资本,太平洋战争中,他以跳岛战术一路打到日本本土附近,逼迫日本投降,又对日本进行战后改造,成为了比权势比日本天皇更高的占领军司令,被外界戏称为“日本太上皇”。

麦克阿瑟的计划,26颗核弹封锁边境,让志愿军无粮、无援、无归路

在麦克阿瑟看来,太平洋战争中美军成功打败日军,和他成功对日本进行战后改造,这两件事分别证明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白人在军事和政治上都优于东方黄种人,持这种观点的麦克阿瑟格外目中无人。

在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前,朝鲜人民军一度给这位狂妄的五星上将造成了一定的麻烦,金日成率领的朝鲜人民军一度将韩军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逼到了朝鲜半岛南端的釜山。

但是,见惯了大风大浪的麦克阿瑟很快凭借美军强大的海空军力量搬回一局,他指挥的仁川登陆让朝鲜人民军因收尾不能两顾而迅速崩溃,战场形势彻底逆转,“联合国军”一路向北追击,目中无人的麦克阿瑟完全无视中国方面的警告,越过38线,直逼鸭绿江。

此时的麦克阿瑟仍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仁川登陆的成功似乎再次证明了他的“黄种人不会打仗”的想法,面对来自中国的警告,麦克阿瑟轻蔑地表示:如果中国参战,将会是一场屠杀。

但尴尬的是,屠杀确实上演,但美军却变成了被屠杀方,第一次战役,中国人民志愿军小试牛刀,力挫美军精锐骑兵第一师。

第二次战役中,志愿军在东西两线分别出击,先期入朝的6个军在西线痛击美军主力第八集团军;后入朝的第九兵团在东线将美第十军赶下了海。

麦克阿瑟的计划,26颗核弹封锁边境,让志愿军无粮、无援、无归路

第二次战役东线:长津湖战役

突然变化的战局让麦克阿瑟不知所措,面对战斗力强悍的志愿军,麦克阿瑟脑中浮现出两个想法:其一,是放弃朝鲜半岛,将“联合国军”撤往日本;其二,则是要继续作战,但是,在常规作战不能取得胜利的情况下,就要让一个怪物出场,这个怪物便是:原子弹。

原子弹的虚与实

事实上,不止是麦克阿瑟,美国总统杜鲁门也曾在记者招待会上表示,如果战局迫切需要,不排除使用原子弹的可能性。

但杜鲁门作为一名成熟的政客,他如何说不重要,如何做才重要。

杜鲁门的原子弹言论一出,包括多个美国盟友在内的世界各国均提出强烈反对,杜鲁门威胁使用原子弹本就是一种政治讹诈和恫吓,见讹诈不但不会成功,反而激起了诸多盟友的强烈反对,杜鲁门紧急进行澄清,称不会在朝鲜半岛使用原子弹。

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如杜鲁门一般冷静,来自军事贵族家庭的麦克阿瑟一直瞧不起农民出身的总统杜鲁门,他不断向外界鼓吹扩大战争规模和在战争中使用原子弹。

麦克阿瑟的计划,26颗核弹封锁边境,让志愿军无粮、无援、无归路

杜鲁门农民出身,长相平平,但作为罗斯福总统的继任者也非泛泛之辈

麦克阿瑟不像杜鲁门那样只是把原子弹当成一种政治恫吓的手段,他是真的想在朝鲜半岛使用原子弹,甚至连使用多少颗原子弹,怎么使用原子弹都有较为详细的计划。

26颗核弹的可怕计划

朝鲜战争刚刚爆发时,美军内部就有人建议:如果中国和苏联介入朝鲜战争,美国就应该使用原子弹,只不过在仁川登陆后,战争形势对美军一片大好的背景下,这个计划也鲜有人再提起。

而随着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加入,战争形势发生巨大逆转,美军的节节败退,眼见以常规手段战胜志愿军基本无望,那个可怕的计划再次出现在麦克阿瑟的脑海中。

在麦克阿瑟眼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强大的战斗力来源自于来自中国大陆的源源不断的兵源和物资援助,想要在朝鲜半岛打败中国人民志愿军,就必须切断志愿军的后援和补给。

当然,美军对于志愿军补给线的轰炸从来就没有停过,只是由于中国军民与美国空军斗智斗勇,让美军的轰炸远不能达到彻底切断志愿军补给的作用。

既然常规作战方式不能达到目的,麦克阿瑟便想到动用原子弹。

麦克阿瑟的计划,26颗核弹封锁边境,让志愿军无粮、无援、无归路

战后美军的一份解密文件显示:在麦克阿瑟的原子弹作战计划中,共需投放26颗原子弹,其中4颗用来袭击志愿军的地面部队,4颗用来攻击中国后方的空军基地和重要工业设施,其余的原子弹扔在中朝边界附近,在中朝边界地区形成一道核辐射带。

有这道核辐射带存在,来自中国大陆的援兵和战略物资便送不上来,已经在朝鲜半岛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也退不回去。

核辐射带还将大规模破坏朝鲜北部地区的农业,让中国人民志愿军连粮食都难以获得,这样一来,对于被困在朝鲜半岛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美军便可以发挥其巨大海空优势,以地面作战配合登陆作战和空降作战的方式,彻底将志愿军逼入死地。

麦克阿瑟的这个计划可谓疯狂而险恶,因为这个计划一旦实施,不但成千上万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战士将被原子弹杀死,无数朝鲜平民也将失去生命。

更为重要的是,这个计划包括轰炸中国本土,而且是在中国本土投放原子弹,这无疑是将战争规模大幅扩大,如果这一切成为现实,又有更多的人被卷入一场巨大的浩劫,由此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也不是没有可能。

脆弱的核平衡与杜鲁门的算计

1945年8月,广岛和长崎的两声巨响,在彻底瓦解了日本的抵抗的同时,也标志着美国世界霸主地位的完全确立。

麦克阿瑟的计划,26颗核弹封锁边境,让志愿军无粮、无援、无归路

在二战结束前,美国在经济、军事、科技等方面便已经独步全球了,现在,美国的优势又多了一项:核霸权。

核武器的恐怖威力让苏联的钢铁洪流也略显逊色,只要美国还是全球唯一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其就可以对其他国家进行核讹诈,核武器成为了美国的一张王牌。

但是,美国的核霸权在1949年8月29日戛然而止,这一天,苏联的第一颗原子弹“铁克瓦”试爆成功,这标志着苏联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如今,在朝鲜半岛上,美国再次祭出其核大棒,对中朝苏方面进行核讹诈,但是,此时美国的核讹诈威力就小了很多,因为苏联同样拥有原子弹,虽然刚刚成功研制出原子弹的苏联在核武器的使用上仍不及美国,但是原子弹这种东西,更重要不是威力大小,而是有或是没有。

苏联方面在美国宣称不排除对中朝军队使用原子弹后,立刻发表声明称:如果美国对苏联的盟友使用原子弹,苏联也会对美国的盟友使用原子弹,作为离苏联最近的美国盟友,曾经挨过一次原子弹打击的日本瑟瑟发抖。

欧洲的美国盟友也非常不安,苏联的钢铁洪流本身就让他们感到恐惧,这次再加上核威胁,第二次世界大战才结束5年多,如果这么快就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而且是核大战,这是世界人民都无法接受的。

英国首相艾德礼在得知美国准备在朝鲜半岛使用原子弹的时候,立刻会见美国总统杜鲁门表达了他对于事态的担忧(此时的英国还没有核武器)。

麦克阿瑟的计划,26颗核弹封锁边境,让志愿军无粮、无援、无归路

英国首相艾德礼来自工党,他对于争霸的愿望与不及其前任丘吉尔

正是由于国际社会反对声格外强烈,美国总统杜鲁门才会以一个新的声明推翻自己之前声明的方式,表示不会在朝鲜半岛使用核武器。

第二次战役后,美国派出在参谋总部任职的李奇微接替车祸身亡的沃克担任美第八集团军司令一职,李奇微利用志愿军后期补给能力不足的弱点,以“磁性战术”对抗志愿军的“礼拜攻势”,经过第三、第四两次战役,双方再次回到了在38线附近对峙的局面。

深知美国的战略重心在欧洲的美国总统杜鲁门此时便已经生出了和谈的想法,但是,一心想要在战场上翻盘的麦克阿瑟却抢在杜鲁门之前发表了一份声明,声明中暗示要把朝鲜战争继续打下去,而且还要轰炸中国的沿海城市,麦克阿瑟的这一越级行为彻底激怒了总统杜鲁门,他措辞严厉地撤下了麦克阿瑟“联合国军”总司令的职务,并命令其立刻回国。

麦克阿瑟,这位久经沙场的“老兵”以这样一种不光彩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军事生涯,为他自己的傲慢付出了代价。

麦克阿瑟的计划,26颗核弹封锁边境,让志愿军无粮、无援、无归路

纸老虎与真老虎

麦克阿瑟和杜鲁门以原子弹威胁中朝军队时,多个域外国家的领导人都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恐惧和担忧,但身处暴风眼中的主席却十分镇定,他在第一时间就得出结论:美国不会真的使用原子弹。

除了苏联已经和美国建立起了核平衡外,还有一个原因:按照美国的秉性,如果其真要使用原子弹,根本就不必提前声明,这样显得多此一举,在原子弹这个问题上,美国越是叫嚣的厉害,越是说明美国不会使用原子弹。

当然,认定美国不会使用原子弹不等于完全不考虑原子弹这个因素,要以“他打他的原子弹,我打我的手榴弹的方式”去争取战争的胜利。

入朝作战以来,志愿军战士进行了复杂的坑道作业,其目的除减少美军空袭造成的损失外,也有部分应对美国狗急跳墙使用核武器的因素。

另外,志愿军与美军作战时,大规模使用穿插渗透的战术,与美军黏在一起,一方面是为了发挥志愿军近战优势,另一方面也是让美军不敢使用包括原子弹在内的大型杀伤性武器。

在美苏脆弱的核平衡的作用下,美国的核武器成为了纸老虎,但是,谁也不能否认,核武器本身是真个真老虎,试想如果朝鲜战局胶着时,苏联尚未拥有核武器,美国在使用核武器这个问题上是否还会保持克制,这个问题就不那么好回答了。

朝鲜战场上的核风波让世界上很多国家认识到:核武器这个东西,可以不用,但是不能没有。

有剑不用还是手中无剑

1952年10月,朝鲜半岛上的核风波爆发后1年深刻感受到威胁的英国成功试爆了自己的第一颗原子弹,成为了世界上第三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同年11月,美国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将核武器的威力又推上了一个台阶。

1953年8月,苏联也成功试爆了第一颗氢弹,再次与美国建立核平衡。

1957年8月,英国成功试爆第一颗氢弹,1962年法国成功试爆第一颗原子弹,自此,五常中的四个都拥有了制造核武器的能力。

美苏英法四国,都是强大的工业国,拥有强大的技术储备和经济实力作为研制核武器的支撑,而当时的中国整体上还是一个农业国。

以中国当时的综合国力研究核武器无疑困难重重,尤其在苏联方面撤走专家之后,我们不得不靠自己去完成研制核武器的艰巨任务。

但是,为了让祖国拥有能够与当时的超级大国对等的核威慑力量,无数研究人员隐姓埋名,远离家乡,在荒无人烟的大漠戈壁上以简单的设备夜以继日的从事核武器的研究工作。

无数人在漫天黄沙中的坚守终于换来了罗布泊上的惊雷炸响,随着那一团蘑菇云的升起,部分超级大国以核武器对中国进行核讹诈的时代一去不返了,中国终于彻底获得了和所有国家平等对话的权力。

麦克阿瑟的计划,26颗核弹封锁边境,让志愿军无粮、无援、无归路

第一颗原子弹成功试爆后,中国立刻向世界郑重承诺:中国研制原子弹的目的是巩固国防,中国不会率先使用核武器。

随着世界各国建立起核平衡,到目前为止,除广岛和长崎的两颗原子弹外,核武器未再次在实际战争中被大规模使用。

但是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核武器,这种威力巨大的恐怖武器,其首次亮相便成绝唱的原因绝不是因为拥有它们的超级大国们良心发现,而是因为其他国家也拥有能力对其造成对等的伤害,有剑不用和手中无剑是两个概念,即便一把利刃在被铸成后永不出鞘,它仍就是一个国家利益和尊严的根本保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