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甘肃有位68岁老人,祖上世代守护一座军事要塞,400多年牧羊为生

 haior 2023-08-18 发布于重庆

甘肃有位68岁老人,祖上世代守护一座军事要塞,400多年牧羊为生

芒果旅行日记:甘肃有位68岁老人,曾是当地一所小学校长,其祖上世代守护着一座边垂军事要塞,400多年来以牧羊农耕为生。

甘肃有位68岁老人,祖上世代守护一座军事要塞,400多年牧羊为生

这位老人叫李崇仁,生于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曾任永泰小学第24任校长,如今退休了被聘为永泰古城的文保员。李崇仁的祖上叫李万疆,于明朝万历三十七年随着三边总督李汶将军到永泰城任总督参将,到李崇仁已是第13代。

甘肃有位68岁老人,祖上世代守护一座军事要塞,400多年牧羊为生

因为景泰县位于甘肃、宁夏、内蒙三地交界,地理位置显要,是兵家必争之地,自春秋战国时期至明朝的2000多年间,战乱频发归属多变,即便明朝灭了元朝收复了景泰之后,此地依然经常受到北方少数民族的侵扰,因此收复了大小松山之后,晋升为三边总督的李汶上奏朝廷,要求在永泰川修筑永泰城。

甘肃有位68岁老人,祖上世代守护一座军事要塞,400多年牧羊为生

永泰城修筑于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是当时河西走廊的东端门户,是长城沿线重要的军事要塞,当时的兰州参将亦驻扎在城内,当时的驻兵大多来自山西大槐树(洪桐县境内)和陕西大柳树(韩城县境内),他们一代一代驻守在此,慢慢地形成了一个村庄。

甘肃有位68岁老人,祖上世代守护一座军事要塞,400多年牧羊为生

历史沧桑变幻中曾经的军事要塞永泰城渐渐被人遗忘,很多明清古建筑在六七十年代都被拆毁了,人们盖起了新的房子。等到它再次出现在世人面前时,已经成为了全国文物保护单位,成为中国古代军事要塞教科书式的典范。

甘肃有位68岁老人,祖上世代守护一座军事要塞,400多年牧羊为生

永泰古城俯瞰像一只乌龟,因此也被称为“龟城”,被称为龟城的国内还有山西的平遥古城、浑源县城以及四川成都,但只有永泰古城是出于军事需要而特意设计成龟城。“南门这里是龟头,城墙围起来是龟身,街道是龟壳纹路,城墙左右各两个瓮城,就是龟爪,城北的烽火台就是龟尾。”李崇仁先生边说边在地上画着永泰古城的形状图。

甘肃有位68岁老人,祖上世代守护一座军事要塞,400多年牧羊为生

“古城人口最多有3000多人,后来陆续搬迁,如今只剩下几户人家了”, 李崇仁先生带着我们在古城闲逛,“这里的人都以牧羊种地为生,城外就是辽阔的草原,城内有五口古井,这叫头井。”

甘肃有位68岁老人,祖上世代守护一座军事要塞,400多年牧羊为生

走进古城有一种穿越到《大话西游》和《新龙门客栈》的感觉,似乎和很多电影的场景非常相似,后来才知道这里确实曾经拍过非常多的电影,如《神话》、《一个勺子》、《美丽的大脚》、《决战刹马镇》等等,“刚开始村民们见到明星还很稀奇,后来就见怪不怪了”,李先生说。

甘肃有位68岁老人,祖上世代守护一座军事要塞,400多年牧羊为生

因为这里是很多电影的取景地,也吸引了一些游客以及摄影师,有些摄影师为了拍到好的照片在这一住就是十天半个月,因此古城里也开有几家民宿。“这是我们自己擀的面,自己种的南瓜、西红柿,你们尝尝”,中午我们在当地一户村民家吃午饭,主人热情地招待我们,味道果然非常清甜。

甘肃有位68岁老人,祖上世代守护一座军事要塞,400多年牧羊为生

午饭后继续往前走,终于来到了永泰小学,这是永泰古城保存最为完好的建筑,建于1920年,2014年停办,经历了近一个世纪,拱形的校门气势宏伟,四周绘有壁画,栩栩如生,每一幅都有着美好的寓意。学校里面建筑以灰白及浅黄色调为主,古朴典雅,这是李崇仁曾经任教的学校。

甘肃有位68岁老人,祖上世代守护一座军事要塞,400多年牧羊为生

“为什么您没有搬出去呢”,“我老了,已经在这里住习惯了”。未来的永泰古城就会成为一座像宁夏镇北堡一样的影视城?还是成为一个旅游景点呢?拭目以待。我是芒果,独自行走中国,欢迎关注芒果旅行日记,每天分享旅途见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