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景劳动:文化立意的课程变革┃劳动教育┃​2023年8月19日

 懒虫妹儿 2023-08-19 发布于重庆





预约课题论文一对一修改





投稿
加群
购书
资料
选题
期刊
↑关注免费查阅海量课题论文资源↑





本期推送文章





全景劳动文化立意的课程变革


王华月

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回族区教育体育局教师发展研究中心

摘    要: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基于深入的理论学习和长期的劳动教育实践,确立了“全景劳动”课程理念;总结提炼了全景劳动课程的六大特性,即全人性、全能性、全息性、全维性、全程性、全域性;构建了全景劳动课程的实践模型,即全人聚焦、全能培育、全息融合、全维实践、全程导向、全域资源,以此丰富和拓展劳动教育实施路径形成多位一体的全面育人新格局,实现儿童身心的整全发展,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关键词:全景劳动;文化立意;课程建设;劳动教育

作者简介:王华月,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回族区教育体育局教师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河南郑州,450000)。

基金: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2022年度一般课题“中小学劳动课程表现性评价策略研究”(课题编号:2022YB0866)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引用格式:[1]王华月.全景劳动文化立意的课程变革[J].中国基础教育,2023(04):67-69.

2020年,我国先后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对新时代劳动教育进行了顶层规划和总体部署。2022年4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和《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颁布,劳动课程独立设置得到坚定落实。然而,我们通过调研发现,当前劳动课程建设存在资源匮乏、活动零散、路径单一、评价呆板等问题,亟须构建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回族区以儿童全面发展为旨归,积极回应时代育人新要求,基于长期劳动教育实践,以及斯坦豪斯的过程开发模式、施瓦布的实践性课程、全息理论、无边界学习等理论,确立了“全景劳动”课程理念,全面推进文化立意的劳动课程变革。

全景,即全面展示真实的场景。全景劳动课程是指突破人员边界、学科边界、时空边界、资源边界等限制,引导教师开展全人、全面、全程的立体多维劳动教育课程。全景劳动基于大劳动观,以项目为载体,构建全面、完整、无边界的综合性劳动课程,让完整、立体、开放、丰富、生动的劳动实践场景覆盖儿童成长全时空,激发儿童多元、完整地参与网状劳动,丰富儿童劳动体验,促使儿童劳动素养得到充分发展,从而实现“全景”育“全人”。

全景劳动课程具有六大特性—全人性、全能性、全息性、全维性、全程性、全域性。我们以促进儿童全面发展为旨归,将课程要素进行逻辑建构,系统性、整体性、适切性、进阶性地实施劳动课程,并提炼出全景劳动课程的实践模型(见图1)。

图片

图1:全景劳动课程实践模型图

一、全人聚焦:知行融通的具身呼唤

全人既指全部的人,又指人的完整培养。全人聚焦指全景劳动课程关注每一个儿童个体,聚焦儿童智力、体力、意志力、情感力等的综合提升,强调以儿童生命发展为基础的德智体美劳深层次递进发展,关注儿童身体、心理、认知、情感、意志等要素的整体和谐生成。同时,深入挖掘劳动中的文化元素,丰富劳动的内涵与意义,在劳动实践中以文化涵养儿童精神世界,使儿童成为完整的人。

全景劳动课程尊重儿童认知能力与身体机能发育的一般规律,以具身化发展为价值取向,强调亲历实践与文化“在场”,将劳动融入儿童的感官、肢体与心灵,通过身体、心智、环境等全要素互动,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儿童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劳动中,儿童打开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进行通感表达,在自然中激发建构与创造的灵感,实现生命与生命的连接,以劳动中的文化因子涵养儿童的劳动素养,促进儿童全面发展。欢迎搜索关注小课题研究公众号免费领取课题研究入门手册。

二、全能培育:靶向素养的多维发展

全能性,即儿童在日常学习与劳动实践中,逐步形成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的全面的劳动素养。全景劳动课程回归真实的生活场,关注文化,强调知行合一,通过身心手脑的交融互动,涵养热爱劳动、崇尚劳动的情感;习得劳动技能,提升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经由身体力行的劳动实践,体悟劳动的艰辛与不易,养成吃苦耐劳、珍惜劳动成果的品质;领悟幸福是奋斗出来的道理,感受劳动带来的获得感,培养懂劳动、会劳动、爱劳动的时代新人。

全景劳动课程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理论基础,确立指向全能的课程目标,着力构建纵横相接的劳动课程目标体系。纵向上,关注课程目标的进阶性,体现连贯性;横向上,关注课程目标的整合性,体现全面性。全景劳动主张儿童深入劳动场所,亲身体验,在劳动实践中润泽德行,树立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者的劳动观念;在劳动中修炼才能,形成必备的劳动能力,认识到劳动创造价值;在持之以恒的劳动实践中,涵养细致专注的劳动习惯和品质。全景劳动课程高度关切劳动项目中蕴含的文化因子,深入开展文化分析,探究其文化背景、文化精神、文化价值等,发挥文化在劳动实践中对儿童的影响力,逐步引导儿童走向文化体认、文化反思、文化觉醒,从而建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促进儿童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下,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欢迎一线教师点击加入中小幼教师如何做课题写论文视频课程,零基础学习做课题写论文还赠书赠课题资料。

三、全息融合:多元立体的共生样态

全息性,即以劳动教育为媒介,以任务群为基本单元,构建内容多元、样态灵活、学段进阶、文化立意的劳动课程体系,开展沉浸式、项目化、探索性、互动型劳动实践,实现“五育”在课程内容上兼容互涉、深度融合与协调发展。

我们秉持融合的原则,以关联性、整体性思维,全面构建全息融合的劳动课程。我们聚焦单元任务群,基于儿童现有体验,将课程内容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多领域交互融合,将最新资源引入课程,丰富劳动课程内容。我们以问题式、项目化等学习方式为导向,促使课程内容由分裂、封闭、单一,走向整合、开放、多元,实现课程内容的灵活、动态、全息融合。我们开发涵盖生活空间、耕养乐园、创意工坊、岗位创想、大城小爱、学科融创六个劳动课程群,实现“以劳育人”“以文化人”的深度融通,破除劳动教育与文化培育之间的壁垒。

例如:我们深挖传统家训、古诗、农谚等传统文化中的劳动资源,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引导儿童爱劳动、懂劳动。以劳动模范、大国工匠先进事迹增厚校园劳动文化氛围,将传统劳动项目有机融入中草药文化、茶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建筑文化、农耕文化、非遗文化等;融合传统节日、现代节日、校园特色节日,结合儿童的兴趣需求、生活经历、文化背景等架构劳动周课程。我们开展实践学习、创新学习,致力于建构有梯度、有逻辑、螺旋上升、浸润传统文化的全息融合劳动课程目前,全区已构建贯通1~9年级的“萌娃变形记”“早餐直播间”“垃圾旅行记”“家乡美食记”等涵盖劳动技能竞赛、劳动成果展示、劳动项目实践的18个劳动周特色微型课程。欢迎搜索关注小课题研究公众号免费查阅5万最新课题参考选题。

四、全维实践:多措并举的探索路径

全维性,即全景劳动课程跨越学科、学段、课堂、校园的边界,以儿童亲历性、知识建构境域性、内容实践性、目标与结果生成性、资源交互性为原则,联通“断裂”的劳动时间和封闭的劳动空间。基于儿童生理和心理特征,沟通课堂学习与社会生活,多措并举开展全身心、全时空、全方位、全过程浸润式劳动,更大限度地实现劳动的选择性、自主性、趣味性,让儿童在多样态的劳动实践中习得劳动能力,体悟劳动价值,塑造劳动品质。

全景劳动课程采取全维度校内外协同式实施路径,带给儿童多向互动、动态生成的劳动体验。基于主题情境实践,提升劳动能力,深化劳动感悟;依托项目化学习,启发儿童像学科专家一样思考探究;通过劳动大课间、农具博览会,开阔儿童眼界,丰富劳动内涵;借助劳动主题长廊、主题节日,浸润劳动文化,内化劳动精神。让儿童面对真实的个人生活生产环境和社会情境,身心共参,亲手操作,学思践悟。全维度的实施路径帮助儿童打开眼界、增强体验,开创了劳动课程实践新格局。欢迎搜索关注小课题研究公众号免费查询5万最新课题参考选题。

五、全程导向:导向全程的综合评价

全程性,即从整体视角关注儿童劳动的全环节、全要素。全景劳动课程探索建构劳动课程综合评价体系,全方位、全角度评价儿童在劳动实践中知、情、意、行等方面的表现,实现全过程育人。

劳动教育是一个动态的连续性过程。全景劳动课程以发展性作为评价的指导思想,致力于构建综合多元的课程评价体系。这主要表现在:第一,评价内容全面,通过观察、记录儿童在劳动实践中的表现,全面评价儿童劳动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劳动情感态度价值观及身体参与情况等。第二,评价方法多样,以表现性评价为主,将平时表现评价与阶段性综合评价、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相结合,监测儿童劳动素养发展状况。第三,评价主体多元,通过自我、同伴、教师、家长、服务对象等评价主体协同共评,多角度、多方面考查儿童劳动情况。第四,评价技术先进运用大数据、云平台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劳动教育信息化评价系统,线上线下相结合,精准评价儿童的劳动素养。

六、全域资源:灵活统整的动态场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