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学段衔接,以德育一体化推进高质量育人

 新用户93938795 2023-08-19 发布于江西


[摘 要]一体化德育体系建设,不仅是尊重学生成长规律的必然要求,也是满足国家教育发展战略、推进高质量育人的需要。在建设一体化德育体系的过程中,海淀区中关村第一小学把握小学生德育发展的规律和特点,特别关注起始年级和毕业年级的衔接,以及不同年段学生德育发展的进阶,构建纵向贯通、横向整合的多主体育人体系,以德育一体化推进高质量育人。

图片

边颖,女,高级教师,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一小学德育主任。

  

  2005年7月,教育部印发的《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提出,要对大中小学德育进行一体化设计、整体规划,使德育在纵向维度上实现相互衔接、在横向维度上实现相互贯通。2017年8月,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再次提出,中小学德育要重视学段之间的相互衔接,要一以贯之、常抓不懈,努力实现“三全育人”,即全程、全员、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格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将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一体化部署,是对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系统思考和战略规划,凸显出教育的基础性、战略性、全局性地位,为基础教育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指明了方向。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一小学在建设一体化德育体系的过程中,基于学校实际和发展,设立“自主德育”的目标和理念,把握小学生德育发展的规律和特点,特别关注起始年级和毕业年级的衔接,以及不同年段学生德育发展的进阶,构建了纵向贯通、横向整合的多主体育人体系,以德育一体化推进高质量育人。

“自主德育”理念的创设

  “德者,本也”,“德性”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是一种促进人自我生长的力量。为此,学校提出“自主德育”这一理念,以个性化支持平台为落脚点,致力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积极心理教育营造良好环境;以“葵园(学校校花为“向日葵”,象征着自信与个性,预示着每一个孩子都像葵花一样迎着阳光、向着心中的目标和梦想在成长,中关村一小师生亲切地称学校为“葵园”)家校教育共同体”为合力之源,为学生自主发展注入力量。学校的办学理念是:自主发展、主动适应、自我超越,其涵义是以“人”的发展为核心,通过课程内容的系统设置,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以及学生自主发展平台的搭建,充分挖掘每个生命个体的潜能,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自主学习,成为自己成长的主人,成为独特的自己、最好的自己。[1]

全学段“自主德育”实践

  (一)关注不同年段学生德育发展的进阶

  了解不同年龄段孩子的身心发展特征,是德育科学性的出发点。德性是一种基于个人体验和个人觉悟,并能够直达人心,引发学生思想内部运动的道德情感活动。学校依据学生不同成长学段,基于学生年龄特征,制订了分类、分层的学生自主发展能力目标(见表1)。

图片

  基于目标分解,借助生动活泼、多元化、个性化的实践活动平台,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学校分阶段、分层次对学生进行德育,遵循学生的认知、情感、行为形成和发展的规律,让学生在真实的活动中实践道德,在道德体验的过程中加深对道德的理解与认同,在道德实践活动中实施自我评价,不断发现自我、提升自我,让德性成为一种力量,提升学生的自主成长能力。

  (二)关注学生成长关键期

  1. 关注起始年级

  小学一年级是孩子社会化的关键转折点。因此,帮助一年级新生顺利度过幼小衔接期是德育重点研究的课题,在调查一年级新生及家长需求的基础上,学校坚持以儿童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遵循儿童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加强幼儿园和小学两个阶段教育的双向衔接。学校编制特色“家长手册”,全方位呈现学校文化、教育理念,让家长和孩子最快、最直接地了解学校,爱上学校,成为“葵园大家庭”的主人;开展系列家长微课,想家长之所想,急家长之所急,解答家长最关心、最重视、最容易忽视的问题,让家长们心中有数,从而心中有“术”;开展温馨线上家访,尽量多地了解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兴趣爱好,了解每一个家庭的教育理念、特殊需求,从而为入校后更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提供保障;举行欢迎仪式,开展常规养成入学培训,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熟悉校园环境,初步掌握课堂常规要求、文明礼仪要求以及日常行为规范,为新学期学校各项教育教学活动顺利开展打下基础。

  以上举措为一年级学生顺利完成从幼儿园到小学学习的平稳过渡,尽快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2. 关注毕业年级

  针对六年级学生面对初中转变时被动盲目、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学校为六年级学生量身打造了毕业课程。毕业课程由“曾经的我们”“明天的我们”“未来的我们”三个板块组成。“曾经的我们”版块引导学生梳理、总结自我和班级六年来的成长,认识发现自我的成长与收获,并为同伴、教师、学校、家长和社区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明天的我们”版块带领学生走进中学,从常态课、综合实践、选修课到社团活动,让学生深入体验中学学习生活。邀请中学特级教师来校开设讲座,引导学生对比研究中小学学习生活的异同,为升入中学提前做好心理准备。“未来的我们”版块指导学生开展项目学习,其学习内容自主选择,学习同伴自主结合,学习方式灵活多样,学习场所变换流动,学生成为学习的中心,成为问题的发现者、研究者、解决者。

  (三)关注多途径多主体育人

  一体化德育体系建设基于学校,又超越学校,把学校、家庭、社会、政府的力量结合起来,形成横向整合的大德育。

  1. 构建家校社三位一体育人机制

  学校以“办人民满意的学校”为宗旨,为实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互了解、互相渗透和资源共享,形成“三中心”(资源管理中心、学生成长服务中心和课程与教学中心)服务体系;为实现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育人机制,充分发掘家长的智力资源,成立“葵园家校教育共同体”;统筹社会资源,形成“一中心、三基地”的教育资源群,开发综合实践课程,服务学生、引领社区、回馈社会,共筑教育三维空间。

  2. 夯实两个“阵地”,培养新时代好少年

  第一个阵地是升旗仪式。通过系列主题升旗仪式活动,以鲜明正确的价值导向引导学生,以积极向上的力量激励学生,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每一次升旗仪式由全班师生共同设计展示,既锻炼学生的能力,又大大提升了班级凝聚力。

  第二个阵地是红领巾广播站。通过公开招募广播员,结合队员们的真实需求和建议,学校设立五个专栏:“感动葵园”“文化满园”“科技知识知多少”“小葵花心语”“我手写我心”,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传统文化、爱科学的种子种到每个“葵娃”心里,队员们在积极参与广播站活动的过程中,提升自我,并获得自主教育的成就感。

  3.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节活动

  借助丰富精彩的校园节活动,探索低中高不同年段有效衔接的方法和途径。体育节、科技节、书画节、国际文化节等都成为学校最有效的德育活动。例如,2023年举办的“挑战天下——太空环游记”科技节中为不同年段学生分别设计符合他们认知特点及德育发展目标的活动。主题巡游中,低中高年段的主题分别对应我国载人航天“三步走”发展战略:一、二年级是“飞向太空”,三、四年级是“太空漫步”,五、六年级是“太空基地”。活动的目的虽然都是锻炼学生的设计操作能力、创造力和团队合作力,但不同年段侧重不同:低年段重在点燃学生兴趣,激起他们对航天的好奇心和向往;中年段强调合作,引导学生感受集体智慧、共同创造的力量;高年段鼓励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激发他们深入思考、不断探究的自主性,引发他们对未来职业的初步规划。在科技节当天,所有学生会带着自己的作品在校园中巡游展示,不同年段的学生在交流碰撞中互相欣赏,互相学习。

“自主德育”实效和反思

  (一)从“他律”到“自律”:落到实处的德育

  从实践效果来看,学校长期跟踪学生的学习及成长状况,通过连续三年监测发现:面对问题时,学生“独立解决”和“寻求同伴”随着年级增高而增加,达到60%以上。在学校平台的支持下,学生在校自主成立、管理、运营的社团达280多个,学生自主管理项目212项,实现了班班有项目、人人能管理、没人负责我负责、有人负责我配合的自主管理模式,学生自主参加社区、社会志愿公益活动达5000余人次。这说明,在学生道德成长过程中,他们顺利实现了从“他律”到“自律”的过渡与转变,也验证了学校“自主德育”落到实处的良好效果。

  (二)关注德育活动之间的关系,探索德育结构化主题活动

  “活动育人”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基于学校现有的德育活动进行整体构建,分类、分层地依据目标、内容、实施与评价的课程范式进行顶层设计和系统思考,将学校的德育活动变得序列化、结构化,形成纵横贯通、能力统一的德育活动课程体系结构,将是我们下一步工作的重要方向。

  (三)关注德育内容的贯通设计,促进大中小思政课教学系列的形成

  在对德育一体化的探讨中,我们往往只谈德育的活动形式,而忽视德育内容。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各所学校应关注“根本任务”在每一个阶段显示出的学生发展程度和要求的不同,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地组织德育内容,使大中小学德育内容有层层推进、螺旋上升的状态,实现贯通,最终形成大中小思政课教学系列。

  总之,德育一体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育工作者从创建全育人环境的广阔视角出发,深度研究德育的特点,充分把握儿童道德品质发展的基本规律,不断构建以大中小幼德育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为主的完整的教育体系,以德育一体化全面推进高质量育人,最终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 商红领. 学校自主发展课程体系的建构[J]. 中国教师,2015(7):12-15.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