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地方政府培育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的策略建议|甲子智库

 天承办公室 2023-08-19 发布于北京

图片

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浪潮再次涌来,很多地方政府将发展区域经济的方向瞄向了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期望通过抓住本来技术变革带来的机遇,提前布局发展地方人工智能产业,推动地方产业向高质量发展方向转型。
因此,在分享中,重点对地方政府如何抓住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机遇并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人工智能产业进行了全面分析。现将分享报告的策略建议部分及其文字实录梳理出来,希望能为更多地方政府培育发展人工智能产业提供一些策略参考。
关注公众号「甲子光年」,后台回复“政府培育AI产业”,获得高清版完整PDF。或者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进入甲子光年官网下载。

1.抓住新时代的五大历史机遇期绘蓝图

图片
图片
前面系统为大家梳理介绍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历程、演进趋势、变革风向与投资机遇,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作为一个地方政府或是一个产业园区,如何培育人工智能产业?
有两个宏观的建议,第一个建议是我们需要抓住新时代的历史机遇期,进行宏观的战略布局和蓝图的绘制。这里梳理了 5 个历史机遇期,我将把这几个机遇期分享给大家。

1.1 历史进程的机遇:中国社会发展历程正在从全面小康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转变,我们亟需定义中国式现代化


图片


第一个是历史进程的机遇当今整个中国社会正经历从全面小康向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转变,这一时期具有非常特殊的意义,因此我们要强调整个经济产业需要进行重塑,实现产业升级。


为什么现在要定义中国式的现代化,推动高质量发展?就是因为整个经济的发展,中国社会的发展,正在经历从小康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过渡转型。在这一历史进程阶段中,各行各业均面临着巨大的变革。不论是产业界、政府机构,还是投资界,都正经历着明显的转型、变革趋势。


在这一议题上,我们提出了一个建议:继续定义中国式现代化,即定义出我们中国式的范式、定义出中国式的高质量发展的新模式。基于这一方向,我们可以做一个战略规划,这是我们亟需抓住的机遇。


1.2 产业升级的机遇:从经济发展的动力引擎看:中国式现代化需要产业集群的胜利


图片


第二个机遇是产业升级的机遇。当下,中国经济的体量已达到相当巨大的水平,高速增长已不再可行。因此,我们开始进行经济增速的转型,从高速增长向中速增长过渡,即从过去的粗放式发展到现在追求高质量发展的过渡。


在高质量发展转型之后,必然面对着整个产业的升级。我们要将过去低生产效率的产业升级为高质量产业,这正是产业升级的机遇。如今,各个领域和行业都在强调数字化转型升级,实质上是为了推进整个产业生产效率的提升。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生产效率,增进企业甚至整个产业各环节的成本效益,实现降本增效。在当前阶段,对中国而言,最具特色的产业升级方式莫过于产业集群的升级。


许多地方政府或区域政府都在强调搭建产业集群,以形成产业集群效应,构建一个完整的产业闭环。在这样的产业集群中,不同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会有相关企业落户于特定产业园区,实现产业链的协同发展。基于此,我们可以进一步推动整个产业集群的升级,这可能会创造出极有潜力的发展空间。


1.3 产业集群化的机遇:产业集群化发展是构建产业共同体的中国模式


图片


第三个历史机遇是构建中国范式的产业集群,实现产业集群的共同体。过去,我们的产业集群更多地着重于构建一个产业链完整生态。在每一个产业链环节,都有相关的企业落地并聚集在产业园区内,从而形成产业集群的印象。然而,尽管许多相关企业已存在于整个产业集群中,但实际上并未形成真正的产业集群结构,缺乏上下游产业的协同配合。这种情况下,虽然看起来在这一产业园区中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但实际上并未基于业务链条构建起完整的闭环体系。如果每一个产业链的环节都在布局在产业园内的企业之间,企业彼此之间能够建立一定的相互业务往来,实现订单的相互加成,从而构建一个完整的业务闭环;甚至可以让上下游企业联合合作,共同提供解决方案,以产业集群的方式来开展业务,这种模式可能更适合未来产业集群化的方向,因此是一个我们重点关注的历史机遇。


1.4 新一代数字技术革命的机遇:新一代互联网与通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带来新一轮技术革命


图片


第四个历史机遇则是关于新一代数字技术革命。刚才提到,人工智能是新一轮技术革命的代表之一,但除了人工智能,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技术方向,就是Web 3.0时代,即新一代互联网时代,也有机构将其称为互联网3.0时代。Web 1.0对应着PC时代,而Web 2.0则更多地对应着移动互联网时代。


目前,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正处于从Web 2.0向Web 3.0过渡的阶段,这种升级将带来许多新兴机遇。像阿里、百度、腾讯等大公司,它们都代表了Web 2.0时代的典型企业。而Web 3.0时代也有机会孕育出类似于Web 2.0时代的这些BAT企业。


许多企业、地方政府甚至产业园区,如果能够抓住Web 3.0时代的机遇,抢先布局或招商引进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可能会在未来为经济发展开创巨大的空间。这意味着在这一时代把Web 3.0时代的“BAT”引入到某地,有可能为经济发展带来蓬勃活力。


1.5 生产力进化的机遇:以ChatGPT为代表的AIGC工具的出现,标志着人类生产效率出现了第二次脑力效率飞跃


图片


第五个机遇是生产力进化的机遇。人工智能的兴起使得脑力效率得到提升,不仅如此,它还实现了生产力的第二次进化。虽然过去人工智能一直备受关注,但实际上在提升生产力效率方面的效果并不显著,这也是许多细分场景一直无法实现商业化落地的一个重要原因。然而,随着通用大模型技术的不断发展,其性能水平开始呈现指数级的提升,真正达到了推动生产力进化的目标。


1.5 生产力进化的机遇:企业拥抱数字化与智能化,实现生产力的二次进化


图片


因此,我们务必牢牢抓住这个时机,既要拥抱数字化,也要拥抱智能化。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充分把握第二次生产力进化的历史机遇。在进行宏观规划时必须特别关注这一方向,这是我们的第一个建议。


第二个建议是紧密契合五个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方针,进行布局。在拥有蓝图和宏观方向后,我们需要进行相关的布局工作,而在布局过程中,我们也应当参考几个相关的基本原则,以保持与高质量发展指导方针的一致性。



2.紧贴五大高质量发展之道谋布局

图片

图片

2.1 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需要敢于定义自己的模式,定义中国特色的生态产业集群


图片


第一,建立真正的中国式现代化新范式。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概念,那么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呢?将其应用于各个细分领域和行业,反映在各地政府、区域和产业园区上,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拆解需要我们敢于为自己定义独特的模式。我们必须根据产业园区的特点、地方政府、省市的特点、产业的特点,以及企业、区域资源等优势,因地制宜地定义出适合本地特色的新模式。然后,将这一模式推向整个中国市场,在市场中建立一个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生态产业集群。


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高质量发展方向。在过去,我国经济的发展更多地依循西方经济体系下的产业培育和发展模式。然而,在当前国际宏观环境的背景以及我国整体经济都需要实现转型升级的背景下,我们迫切需要调整经济发展模式,以建立更符合中国市场特点的战略驱动型、真正中国市场取向的模式。这一模式的构建要以中国市场特色为导向,在国内成功孵化后,再将其推向国际市场,使其走出国门。


2.2 走出国门:用中国特色的产业集群构建助推内外双循环格局形成,输出向全球市场


图片


第二个建议是走出国门,建立中国特色产业模式与产业集群,并进发国际市场。当前,我国在国家层面一直强调内外双循环的战略构建,以及赋能“一带一路”战略。在许多区域成功孵化产业集群之后,我们完全有能力将这些产业集群打造成为完整的解决方案提供者,然后将这些解决方案输出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将中国式数字经济的新解决方案、中国式现代化的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传播出去。


通过这种走出国门的方式,我们不仅能够进入全球市场,同时也能够推动内外双循环模式的建立,这个方向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关注的。


2.3 原生评价标准:专精特新企业评价标准将会更注重中国市场的原生特色,政策的比重会比较突出


图片


第三个建议是建立中国原生的评价标准。既然我们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范式,并将其推向国际市场,我们在评价体系上需要建立独具中国特色的标准。一个建议是,可以基于专精特新等相关企业的评估,建立适用于中国特色企业的评价标准,以提高我们在定义中国特色市场方面的话语权。


2.4 数字化转型:千行百业的数字化转型之路,政府需鼓励企业紧跟时代步伐,实现数据要素驱动的升级


图片


第四个建议关乎数字化转型。当前各个行业都在推动数字化转型,因此在区域布局和发展时,需要重点关注如何将本地企业、政府,以及智慧城市建设与数字化转型步伐相结合,充分发挥数字化转型的潜力,尤其是在实体经济各领域的应用。


2.5 智能化转型:智能新世代已来,政府要抓住生产力进化的机遇,鼓励企业实现由数据驱动向智能驱动转型


图片


第五个建议涉及智能化转型。刚刚提到,智能化建设已经进入关键阶段。如何抓住智能化转型的机遇并进行相应布局,需要地方政府和各个产业园区思考并重点关注。



3.构建区域特色AI产业培育方法论

图片
图片
前述两个建议实际上更具宏观性,一个涉及战略制定和宏观目标的规划,另一个则涉及布局策略的制定。接下来的建议将更偏向于细分领域。

3.1 关键角色梳理:明确产业培育的五大关键角色:政府、产业、学研、用户和个人


图片


首先,在人工智能产业培育方面,建议我们的产业园区或地方政府梳理出人工智能领域的核心角色以下是我对五个核心角色的简要梳理:供给方、需求方、宣传方、投资方和政府方。


供给方实际上指的是产业侧,以及为人工智能相关技术、产品和服务提供支持的服务侧,包括人工智能技术厂商、信贷机构以及提供相关服务的产业协会和产业联盟,还包括地方园区等服务提供者。


另外一个重要的角色是需求方,可以分为两类:B端(即企业用户),C端(即个人用户)。明确这些需求方非常关键。既然我们要培育当地的人工智能产业,那么我们需要确定哪些ToB(面向企业)的场景可以实现商业化落地,以及哪些面向个人使用的场景可以商业化落地。寻找具有商业化落地潜力的场景作为引领,将可以商业化落地的人工智能厂商吸引到地方政府进行落地合作,因为这些场景可以提供商业落地的实践案例,为他们提供订单和迁移需求的动力。第三个角色是学研方,包括学术研究机构和大学研究机构,以及企业内部的研究机构、一些事业单位等。这些机构与人工智能厂商通常会有紧密的合作。因此,在学术研究层面,也需要对相关角色进行梳理和布局。


再有是投资方,投资方在这个领域具有资金牵引的重要作用。前面我们已经分析过产业链,许多细分领域需要高成本的投入。如果仅依赖产业引导基金或政府的投资基金,往往难以充分满足需求。因此,如何吸引民营资本、科创投资基金等参与地方、区域乃至产业园的建设,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最后,政府方也是一个重要的参与者,包括国家级政府及地方级政府。在我们确定了地方核心决策后,通常需要进行全产业链的统筹布局。我们已经制定了一份完整的产业链,供大家参考。这个产业链是基于上述五个层级进行的规划。


3.2 梳理区域产业链布局:培育AI产业需明确AIGC产业链核心角色与关键环节,基于核心角色进行全产业链布局


图片


在进行布局时,不同层级需要有一定的侧重点。例如,某些地方政府可以侧重于发展质算中心,作为东数西算战略规划下的一个区域城市,可以以质量中心为引导,通过算力需求的补贴,吸引人工智能厂商前来落地。这样可以迅速形成一个相互耦合、相互合作的产业链,而不仅仅是在各自产业链中完成各自的角色。


另外,不同核心角色可能会侧重不同的产业链环节。举例来说,在供给方层面,厂商可能会侧重在算力层、平台层、技术通技术层、中间层等方面进行布局。而政府方面可能更多关注监管层面、底层算力支持层面以及能源层面的核心提前布局和规划。


这种差异化的侧重点,将有助于在不同层级和不同角色的合作下,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链的协同发展。通过有计划、有重点的布局,我们可以更好地引导产业链的发展方向,实现更高效的合作和协同创新。


在学研层面,我们将更多地关注底层技术的研发,包括与数据相关的技术、大模型技术、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计算机视觉等领域。特别是多模态大型模型等技术也在此范畴。而在需求层面,我们将更多地强调如何在应用层和应用场景中推动本地产业的实际落地。因此,在这个层面,需要进行宏观的布局。这包括梳理核心角色,进行产业链的规划,并确保每个核心角色都在其产业链中有着明确的侧重点。在产业链布局中,各个企业最好能够形成业务上的耦合,以形成一个更大的整体。


3.3 产业培育实施步骤:基于各区域市场特点与产业优势制定具体的实施策略,建立完整的产业培育方法论


图片


一旦明确了核心角色和产业链的布局方向,我们就需要确定产业培育的方法论或实施步骤。这将有助于在产业发展的旅程中,按照有序的步骤前行,确保各个环节的协调和顺利推进。


我们已经简要地提供了一套实施步骤,以帮助大家更好地进行规划和推进。第一步是制定底层规划和政策的配套措施。这一步骤主要需要在政府层面进行,确保有针对性的政策和规划可以为产业发展提供支持。


接着,第二步是进行顶层的宏观规划。这一步骤涉及整体产业的定位和发展方向的确定。然后,我们进入第三步,即业务布局的设计。在这一阶段,需要确定具体的业务领域和产业链中的位置,明确重点发展方向。


第四步就是产业链的构建。这一步骤要考虑如何在产业链中形成合理的关联,以实现高效的协同作业。这也将有助于提高整个产业的生产力和竞争力。


第五步,在决定主要发展方向时,例如以智算中心为核心,我们可以开始进行市场培育。同时,我们还需要着重考虑相关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以能源基础设施为例,如果选择以智算中心为重点发展方向,我们需要确保稳定的电力供应,并统筹考虑碳中和战略。此外,还需要推动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以满足产业发展的数字化需求。


3.4 确立政府核心职责:关键角色在实施路径中的责任环节具有侧重点,明确地方政府在产业培育中核心职责环节


图片


同时,我们还需要明确民营资本在哪个环节开始介入,以及在哪个阶段开始重点招商,吸引企业落地。企业落地后,如何鼓励它们进行产品研发,并在产业链内形成一个闭环,实现业务耦合,构建一个完整的产业集群,为各行各业赋能,促进实体经济发展,这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链条。


基于此,我们已经梳理出不同角色应该重点发力的环节,虽然上文已经提到,但我们仍将进行一些详细说明。让政府、产业、学研、企业用户、个人用户等不同关键角色在实施路径中的责任环节进行界定,明确地方政府在产业培育中核心职责环节。


3.5 细化具体落实措施:注重发挥区域特色,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发挥产业链集聚效应与区域协同效应


图片


对于地方政府,我们建议从几个环节着手进行布局。首先,从产业链的角度考虑,重点关注底层的算力、能源以及人工智能安全层。此外,还应关注数据层,特别是数据标注。在这方面,地方政府可以考虑建设产业园,利用高校、高职院校等资源,满足人力需求,促进数据标注等产业化布局。


应用层和中间层是地方政府应重点鼓励的领域,因为只有这两层做好,才能有更好的商业化前景,吸引更多的企业落地。在此之后,大模型厂商和算力层等也会陆续落地。


在实施路径方面重点关注环节:


  • 市场培育:地方政府需根据中央定调和政策指导制定符合当地产业特色的发展规划,并出台产业扶持政策、落地措施,制定未来执行计划。

  • 基础设施:地方政府可根据国家对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出台符合当地特点的基础设施发展政策,在人才、土地、税金、产业扶持等方面给出政策, 构建以智算中心为代表的基础设施为特色的产业园,通过招商引进,打造数字基础设施产业集群。

  • 资本介入:地方政府可根据当地产业特色设立专项扶持基金,鼓励引进符合当地产业特色的企业入驻,并逐步建立完整的产业链集群。

  • 技术研发:鼓励辖区企业、院校和科研院所开展底层技术研发,通过给予人才、知识产权保护、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政策和制度支持,搭建产学研用特色的现代科技服务体系。




4.地方政府培育AI产业四项具体举措

图片
图片

4.1 紧贴未来技术发展趋势进行前瞻性布局:要抓住未来三到五年技术走向成熟的细分技术赛道领域做好前瞻性布局


图片


此外,还有几点具体的策略建议,以供参考。


1.紧密跟随技术发展趋势


人工智能技术的升级和迭代非常迅速,因此在产业布局时,需要具备前瞻性。我们可以预测未来一到两年,甚至两到三年内某些技术可能会成熟并落地,具备良好的应用前景。因此,我们可以在产业园落地、招商完成后,刚好迎接这些技术领域的成熟阶段,大规模商业化推广即将展开。


在此基础上,可以快速推动产业园的产值增长,提高产业布局的效率。紧贴未来技术发展趋势,以前瞻性的眼光进行布局,将为产业发展提供更为坚实的基础。


此外,建议紧密关注实体经济中的关键领域,如AR芯片领域。通过在这些领域的布局,不仅能够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还能够支持国家战略的推进,推动中国科技领域的升级与迭代。这些重点关注的新兴领域,既可以迅速促使产业园内的产值实现快速增长,又能够有效提高产业布局的效率。所以,地方政府有必要密切关注未来技术发展的趋势,以采取前瞻性的布局策略。


4.2 加强实体经济中卡脖子领域布局:要抓住具有突破“卡脖子”意义的强链补链环节,尤其是赋能实体经济先进制造方向


图片


2.紧密结合实体经济中“卡脖子”领域来进行布局。


在中美科技竞争的宏观背景之下,各地区域发展和招商引进重点都会落实强链补链战略布局,向突破“卡脖子”环节倾斜。因此,区域规划发展工作也需要对当下“卡脖子”重点领域进行布局,通过分析可以看出芯片、操作系统、中间件、工业软件等领域落后全球水平较多,属于重点突破方向。


以AR芯片领域为例,过去我们在这个领域存在技术“卡脖子”的情况,因此,如果我们能在这个领域进行布局,首先能够促进本区域经济的发展;其次,也能够支持我国整体战略的实施;同时,还能够推动我国在科技领域的技术升级与创新。


4.3 发挥产业+投资的牵引作用:基于地方产业基金构建针对人工智能领域的全生命周期投促孵化模式


图片


3.构建产业与投资相结合的牵引逻辑。


去,区域政府和产业培育更多依赖投资牵引,较少考虑产业牵引的逻辑。现在建议地方政府在人工智能发展中,将产业牵引置于主,投资牵引为辅,以建立完整的投资促进和孵化闭环。对于中小型企业,主要以科创投资和孵化为主,鼓励其在人工智能产业链中布局,如应用层、中间层和数据标注层,这些领域投入成本较小且回报较快。对于大厂商,如大模型厂商和投入成本较高的领域,可以通过招商引资方式吸引企业落地,同时提供融资、IPO等辅助措施,以助推其发展。


4.4 构建现代科技服务平台:发挥现代科技服务优势,助力构建现代产业服务体系,打造地方特色科技服务平台


图片


4.构建现代科技服务平台。


除了生产相关产业外,构建完整的服务产业生态体系同样重要,尤其在科技领域。科技服务平台需要满足各种需求,如高科技人才招引、产品研发、知识产权注册、产学研结合等。这些服务环节的综合支持对于产业发展至关重要。然而,许多地方政府和产业园在发展过程中往往更注重招商引资,忽视了科技服务环节。因此,需要重点关注这个层面,以构建一个真正现代的科技服务平台,为产业链各环节提供全面支持。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感谢大家的时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