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越是孤臣、独臣,领导越会重用,《资治通鉴》降将陈平的晋升之道

 静心35 2023-08-19 发布于甘肃



引言

世人皆知汉初三杰——张良运筹帷幄;萧何督粮善后;韩信多多益善,是汉王朝的建立过程中无可代替的角色,而六出奇谋助刘邦定天下的陈平却不那么广为人知。

此外,陈平在不少人眼中还是个“只会抱大腿的混子”“永远比不过张良的千年老二”,但也就是这么一个人,能够“跳槽”之后深得领导赏识,并在日后委以重任。

越是孤臣、独臣,领导越会重用,《资治通鉴》降将陈平的晋升之道

力排众议,任用陈平

公元前205年春,刘邦拿下殷地,汉军士气大涨,实力大增。

作为参与了殷地作战的陈平,因为害怕受到项羽的迁怒而死,所以带上自己的官印和手头上的黄金便投刘邦而去了。

越是孤臣、独臣,领导越会重用,《资治通鉴》降将陈平的晋升之道

对于降将,刘邦也是来者不拒,在陈平投靠自己不久后就召见了他。

尽管刘邦召见了陈平,但这并不意味着刘邦就接受了这个初来乍到的新人,在正常赐酒食后便要打发他回去休息。

陈平知道刘邦要撵人了,随即甩出一句“臣为事来,所言不可过今日”,一下就把刘邦好奇心勾了起来。

在与陈平交谈的过程中,刘邦对眼前之人的议论颇为喜欢,便问陈平在楚军中担任何种职务。

陈平面对这种问题倒也不含糊,直接告诉刘邦自己在项羽麾下担任都尉一职。

陈平就这一说,刘邦也不去查是真是假,当天就“拜平为都尉,使为参乘,典护军”。

越是孤臣、独臣,领导越会重用,《资治通鉴》降将陈平的晋升之道

这下有不少跟着刘邦东征西讨多年的将士坐不住了,认为陈平不过是降将,大王你连他的本事都不知道就让他跟你同乘一辆车,还让他监督我们这帮老将!

“大王一日得楚之亡族,未知其高下,而即于同载,反使监护长者!”

《资治通鉴·汉纪一》则对刘邦接下来的表现进行了非常微妙的描写——“汉王闻之,愈益幸平”,言下之意就是,刘邦在知道老将们心里难受以后反而越看陈平越顺眼。

这就相当耐人寻味了,陈平在当时大多数汉将眼中就是不认情分只看局势的“墙头草”,同时孤立无援,初入汉营完全没有势力。

这就让众将领们百思不得其解,搞不清楚刘邦为什么要给这么一个人又是封官又是奖赏的。

然而,就是陈平这样的孤臣、独臣,才是刘邦所需要的。

当时刘邦集团的骨干人才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势力,即丰沛集团、楚地降将、大秦降将、诸侯降将以及外戚势力集团等。

要知道,刘邦招揽势力的本质和项羽可不一样,项羽主要是依靠恭敬有礼以及强大的个人魅力;而刘邦主要是依靠自己在封赏方面的大手笔。

两者的缺点也很明显,项羽在加爵赏赐方面抠抠搜搜,因此很难留住人,像韩信、陈平这种奇才都待不下去了。

越是孤臣、独臣,领导越会重用,《资治通鉴》降将陈平的晋升之道

而刘邦方面所面临的问题在于,投靠者大多是为名利而来,当自己打完天下以后这帮人是否还会效忠自己。

这点是刘邦不得不考虑的,因此,他就必须要一个会只忠于自己的人来制衡各方势力。

而陈平无疑是最好的人选。

首先,陈平刚刚进入自家阵营,既不可能属于任何势力也不可能与任何势力存在利益往来,“干净”的背景是刘邦所看中的。

其次,众将越是不服陈平,那自己就越要对陈平大加赞赏,以加大陈平对自己的“感恩之情”和大众将心中的落差感。

这份落差感越强,那么陈平就越不可能加入任何一方势力;同时,来自其他将领的压力也将迫使陈平死死忠于自己。

越是孤臣、独臣,领导越会重用,《资治通鉴》降将陈平的晋升之道

让陈平和自己成为利益共同体只是计划的第一部分,刘邦在此基础上还指派陈平参加监督众将的工作。

也就是在己方阵营担任督察各位将领的职责,通过其他人对陈平的态度就能观察出陈平是否有加入某个阵营的倾向。

要是陈平工作得越卖力越认真,也能说明他没有脱离自己的动机,可以说在自己名下工作敢于得罪其他将领是刘邦最愿意看到的。

所以说刘邦在用人这块的造诣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越是孤臣、独臣,领导越会重用,《资治通鉴》降将陈平的晋升之道

在组织中,领导首要考虑的问题就是如何坐稳自己的位置,然后才会考虑其他事情。

所以如何维持地位的稳定,注定是领导绕不开的问题,而像陈平那样的孤臣就是最佳选择。

过硬的自身实力

实际上,要想在组织中做出一番事业,被领导看重只是第一步,更关键的一点在于自身拥有某项过人之处。

《资治通鉴》中多处记载了陈平的个人表现,其中最能体现其个人能力的要数离间项范,荥阳解围一事。

公元前204年,刘邦被项羽围困在荥阳,并且粮草也已被楚军断绝,情况不可谓不危急。

在这样的情况下,刘邦叫来陈平,问天下纷扰四起却不见休止,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平定这乱世。

陈平自然不傻,知道刘邦弦外之音是问怎么突破现在的局面。

“项王骨鲠之臣亚父、钟离眛、龙且、周殷之属,不过数人耳。大王诚能捐数万斤金,行反间,间其君臣,以疑其心”

越是孤臣、独臣,领导越会重用,《资治通鉴》降将陈平的晋升之道

意思就是,别看项羽集团势力强大,其实真正骨干不过范增、钟离眛、龙且、周殷四人。

只要大王您能给我万两黄金,我就能离间他们几个。

说出这句话时,陈平已经被刘邦加封成了护军中尉,对内依旧行使督将权力,对外则进行间谍活动。

陈平敢说出这样的话就是对自己能力的极大自信,而事实上,陈平也在后续行动中证明了自己。

刘邦同样延续了自己发钱豪爽的一贯作风,一口气拨给陈平四万两黄金,还不需要陈平列出流水。

陈平接到资金支持后就开始收买大量楚军作为间谍散布流言,虽然士兵们知道这被发现了是要被军法处置的,但架不住陈平给得多啊。

“诸将钟离眛等为项王将,功多矣,然而终不得裂地而王,欲与汉为一,以灭项氏而分王其地。”

说的是钟离眛为项羽征战多年,劳苦功高,却迟迟得不到封地,现在准备帮助刘邦消灭项羽,瓜分他的土地而自己封王。

这一套操作下来,生性多疑的项羽还真就不信任这位共同出生入死的兄弟了。

然而离间项羽和钟离昧并不足以完全搞垮项氏集团骨干,后来的离间项羽范增才是真正的致命一击。

越是孤臣、独臣,领导越会重用,《资治通鉴》降将陈平的晋升之道

在刘邦被围困于荥阳时,项羽派遣使者入刘邦阵营交涉。

陈平知道后,马上假意好酒好菜拿出来招待,在使者表明来处后又命人将酒菜端下去。

“吾以为亚父使,乃项王使!”

还对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情况的使者嘲讽了一句,我以为是亚父派来的使者,原来是项羽的人。

被陈平气坏了的使者回去立马对项羽汇报了此事,果然,范增遭到了项羽的怀疑。

随后,当范增督促项羽进攻荥阳时,项羽由于怀疑,所以非要和范增对着来。

越是孤臣、独臣,领导越会重用,《资治通鉴》降将陈平的晋升之道

范增很快便察觉出项羽是中了离间计,也震惊于这么简单的手段就能让项羽不信任自己。

“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请骸骨!”

失望且愤怒的范增告诉项羽,天下局势已经确定了,大王好自为之,我也要告老回乡。

说罢便离开了项羽,然而就在回彭城的路上,范增便因背疽发作身亡。

陈平此次成功的离间不仅阻止了项羽最要命的一次进攻,并且将楚军中唯一能与张良对标的范增永远踢出了局。

越是孤臣、独臣,领导越会重用,《资治通鉴》降将陈平的晋升之道

既解决了刘邦被困荥阳最大的危机,为后续荥阳解围埋下伏笔,同时不费吹灰之力重创项氏集团。

陈平向刘邦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和价值,证明了自己不仅“背景干净”,而且接到任务也能漂亮地完成。

而刘邦对陈平敢于委以重任不仅体现在楚汉争霸中,也体现在西汉建立后,刘邦准备清洗自家势力的过程中。

在刘邦病危期间,有人反映樊哙要在刘邦死后杀害赵王刘如意和戚夫人,这一说刘邦居然也相信了。

于是便叫来陈平、周勃二人,下诏让他们二人前往燕地诛杀樊哙。

樊哙何许人也?是刘邦创业之初就跟着一起打仗的人,为西汉的建立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最讽刺的是,在鸿门宴期间,樊哙死保刘邦;而陈平这是负责追杀刘邦的那个人。

越是孤臣、独臣,领导越会重用,《资治通鉴》降将陈平的晋升之道

从这点更可以看出刘邦对陈平的信任,敢放心地把最棘手的任务交给陈平去干。

正因如此,在天下安定刘邦准备大杀功臣时,连张良都不得不离开刘邦集团以求自保,唯有陈平依旧在刘邦身边混得风生水起。

既是孤臣也是能臣

所以通过《资治通鉴》对陈平事迹的描写我们不难看出一个道理——组织内,越是孤臣、独臣,领导往往越要重用。

越是孤臣、独臣,领导越会重用,《资治通鉴》降将陈平的晋升之道

其实孤臣、独臣其实只是表象,当领导需要启用孤臣时往往也意味着领导到了需要考虑自身地位是否牢固的地步,此时想要得到重用就需要坚定地站在领导一方。

因为当孤臣与领导形成利益共同体后,只要领导过得舒服,那孤臣自然容易也升迁顺遂。

然而现实情况往往是复杂的,不是每一位领导都像刘邦那样能够力压群臣,也不是每位领导都有刘邦那样的用人理解。

所以在现实中要做一个孤臣,还是与其他人抱团,合作共赢,这些都是需要自己审时度势的。

此外,如果还想要往高处爬,那自身过硬的实力也必不可少。

如果没有足够的能力,即使得到重用也只能充当领导手中的一枚棋子。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实际上,在组织中有一位慧眼识珠的“伯乐型”领导固然重要,但自己本身就是“千里马型”人才也很重要。

参考文献

《资治通鉴》·汉纪一

《史记》·陈丞相世家

《汉书》·陈平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