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史海钩沉:中国现当代杰出的作家刘白羽亲历血与火的“四战四平”

 与春天同行 2023-08-19 发布于青海

四战四平,那是一段血与火的历史,刻骨铭心的烙印在四平人的心上,让人想忘记却都无法忘记……那么,在那贫困交加、内忧外患、通讯手段极其落后,信息传递慢如蜗牛的年代,是谁记录了那段历史?又是谁深入前线采集了战斗信息,及时向全国发布的呢?

那个人就是刘白羽。

史海钩沉:中国现当代杰出的作家刘白羽亲历血与火的“四战四平”

关于刘白羽,30岁以上的中国人,绝大部分都是了解或者听说过的。这个出生在北京的山东作家,曾以他那脍炙人口的散文名篇《日出》、《长江三日》(当年被编入中学教材),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没错,刘白羽在现当代文学长廊中是一位杰出的作家。人们都知道这位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国文化部副部长的大文豪,在60多年里发表作品50余部400余万字,多种作品被译成英、俄、德、缅甸等文种。但很多人并不了解,他还是一名不可多得的战地记者。更很少有人知道,刘白羽曾经与四平有着“血浓于水”的感情,在震惊中外的“四战四平”战役中,他曾冒着生命危险,在炮火连天中,向全国乃至世界发出了四平的声音。

1938年,年仅22岁的刘白羽,作为一个追求进步、向往革命的青年作家,奔赴革命圣地延安,先后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

1946年5月,刘白羽按着周恩来总理的指示,从南京来到战火纷飞的四平,与驻守四平街的民主联军将士们一起,亲历那场震惊中外的四平战役,与危在旦夕的四平街一起,经受了那场血与火的洗礼,并把一篇篇真实的战斗文章传遍大江南北,为中共中央在当时的“重庆谈判”桌上增加了筹码。

《谁是最可爱的人》是一篇六七十年代的中国人都耳熟能详的作品,因此我们都记住了文章的作者,记住了那场刻骨铭心的上甘岭战役。但大家可能并不知道,正是战地记者刘白羽深入前线,在炮火连天的四平战场上写下的《英雄的四平街保卫战》,才让“四战四平”在全国乃至国际上产生了重大影响,从而使享誉“东方马德里”的四平享誉国内外。这篇战地通讯冲破了国民党的迷烟瘴雾,报道了东北人民部队英勇斗争的真实情况,打破了国民党编织的谎言和骗局,让全国乃至世界人民了解了当时的四平!

刘白羽在《我在东北当记者》一文中写到 “当时四平之战犹酣,我亲临战场,采写出第一篇东北人民武装力量英勇斗争的报道《英雄的四平街保卫战》,发到新华社总社,总社又发到全国,甚至在国际上都产生了影响,证明东北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

史海钩沉:中国现当代杰出的作家刘白羽亲历血与火的“四战四平”

其实,1936年于北平民国大学中文系毕业、酷爱文学创作的刘白羽,最开始的身份是作家,并不是记者。抗战胜利后,国民党为了抢占东北,污蔑东北的共产党军队是敌伪军,要予以剿灭。政治与新闻舆论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只有让全国全世界了解东北的真相,才能揭露国民党意欲挑起内战、破坏全国人民建立民主政权的险恶用心。在这种形势下,中共中央派刘白羽作为第一个进入东北的记者,及时、准确地反映东北的真实情况,以正视听。

刘白羽毅然接受了这一光荣任务。他在《我的记者生涯》中说道:“虽然从未做过记者,但为了革命需要,仍无条件服从。”

在四平战场上,身披弹雨硝烟的刘白羽正是怀着极强的社会责任感投入到战地新闻工作中去,他通过观察、发现和感悟,写出了大量富有激情和时代精神的通讯和报告文学。

1946年初,四平保卫战爆发,刘白羽目睹了我军和人民团结一心保卫四平的英雄壮举,并追根溯源,思考装备落后的我军为什么能战胜装备精良的国民党军,从而完成了一篇战地通讯《英雄的四平街保卫战》,表现了我军保卫四平街的正义之举,揭示了群众的支持和爱戴是我军坚不可摧的根本原因。

1946年5月9日,发表于《东北日报》的一篇题为《四平屹立在炮火中》的报道中,身为北平军调处执行部记者的刘白羽真实客观的描写了国民党军队攻打四平街的情景——“四平街在两条铁路交叉的一个十字口上,是一个有十几万人口的城,公允的说,这里不是什么稀奇、险要的地方。附近只有一二处二十米高的高地,没有树林,面前有一条小小的河流,反动派的军队从南面,西南,同时也从西北面的一部分,同时向这个城攻击。炮声,从三十里外就听到了,震聋耳朵,战士们佝偻在他们低矮的地堡里头,执行任务。”

在这场保卫战中,刘白羽和战士们一样,辗转在坑道里、地堡中,他亲眼目睹了我们的战士为保卫四平,做出怎么的付出和牺牲,他也随时随地的记录下了这些真实的战场画面。在《四平屹立在炮火中》,刘白羽写到——“当他们第一次走下这些地堡,十连的连长、政治指导员和一排排长向大家宣誓:'我誓死坚守,死了也要把尸体挡着敌人’。最严重、紧张的第一天打响以后,突然——由一个连扩大到一个营,扩大到一个团,这话成为大家的话。他们在炽烈的炮火之下,慎密地把它记录下来,写成信寄到总司令部去。在春风和春雨的变幻之中,四平火线,日日夜夜是响成一片的炮火。战士们白天从地堡里射击,夜晚偶一间断的时候,就修筑起堡垒来。有一处防线上,有一个地堡是一个班的重机枪阵地,在工事里面的右壁上写着’射手正确瞄准’,左壁上写着’不怕牺牲流血’。里面是编有号码铺设草袋的弹药手和射手的位置。我可以这样相信,我们的战士对于他——班长范金合和战士王景春,他俩下了最大决心,班长说:’咱们俩在,就不能叫阵地丢了,手榴弹准备好,上来就打他!’果然,反动派一个连,在这阵地前冲了三次,都被打退了。他们坚持了一日一夜,天明以后,新的部队来换他们下去休息,他们对他们亲爱的阵地是那样恋恋不舍了。”

在这篇战地报道中,没有华丽的词藻,全文几乎都是白描和叙述,但时隔近70多年,今天读来依然令人感动和落泪。它真实的再现了在“四平保卫战”中,我们的战士为保卫四平街视死如归的群体形象。

面对残酷的“四平保卫战”,刘白羽的心是悲伤的,惨痛的,作为一名战地记者,他深知此次战役对于整个东北战局、对于整个解放战争的意义。他在《四平屹立在炮火中》最后感慨地写到——“四平街,英雄的人民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面——当我从车厢上望着两边无际的东北丰饶的原野的时候,我深深地相信,四平街在为整个东北的和平民主而用胸膛抵住炮火与毒箭,四平街不是孤单的,全东北人民会把手伸向你。四平街不止为了东北,也为了中国,民主与反民主的斗争,光明的前途,在这重要的时间内向前发展着。”

“四平保卫战”之后,酷爱文学的刘白羽回到上海,他本来有机会选择回到解放区,继续开展他的文学创作,但国难当头,心系战场的刘白羽毅然按着周恩来总理指示,和妻子汪琦再次来到东北。

他在《我在东北当记者》的回忆中写到:“1946年,内战的乌云已经笼罩着中国大地。我和爱人汪琦奉周恩来副主席之召,离开上海来到南京。那时他住在梅园新村。我们来到梅园新村,周恩来副主席(我们那时都管他叫周副主席)说,现在内战已经爆发,中央决定撤退,白羽呀你有两个地方可以去,一个到香港,继续做文化界的统战工作;要不就回解放区。我望着他说,看来中国的前途问题只有通过武装斗争解决,周副主席请允许我回解放区参加战争吧。周副主席很高兴,说那好呀!说着拉开左边的抽屉,取出一份电报给我们看。周副主席说中央来了份电报,为了有计划地进行宣传报道,中央决定这一次战争,每个大区派一个军事记者,直接归新华社总社指挥。当时还有两个记者:李普和沈容。周副主席接着说,白羽刚从东北回来,熟悉那里,你还是到东北去吧。这样,李普和沈容去了晋察鲁豫,我和汪琦来到东北。”

史海钩沉:中国现当代杰出的作家刘白羽亲历血与火的“四战四平”

抵达东北后,刘白羽的家就安在了哈尔滨,新婚不久的妻子汪琦在《东北日报》(《辽宁日报》前身)做记者,刘白羽则又跟随东北民主联军上了战场……刘白羽在回忆中说“我记得,出发时,南京绿意盎然,到了哈尔滨却是冰天雪地。在东北局礼堂里,我碰见作家周立波,他不久就去搞土改,我去了前线。”

1947年6月,当四平攻坚战打响时,刘白羽跟随担任主攻任务的第一纵队,亲身体验并目睹了这次战役的激烈场面。此次战役,成就了他的名篇《人民的炮手》、《英雄史德洪和他的第三排》、《王西兰赞歌》等一系列记录着四平攻坚战中英雄事迹的文章。

  在这次战役中,刘白羽被战士们称作“一纵花名册上没有注册的士兵”,因为他总是亲赴战场,在随时都有可能失去生命的枪林弹雨中,将自己所能看到的第一手材料真实、完整地记录下来。

史海钩沉:中国现当代杰出的作家刘白羽亲历血与火的“四战四平”

74年前的今天,也是这燕语莺声的六月, “四平攻坚战”打响了,年仅30岁的刘白羽,和所有年轻战士一样,把青春与生命都交付给血与火燃烧的四平大地。在我军发起总攻时,和战士们一样坚守阵地的刘白羽写道:“敌人不断往我们炮兵阵地上抛着爆破的钢铁。我们的炮手从落雨的夜晚到白天,构筑着工事。8时一到,立刻大炮跃动着,同时齐发,火光烟影,轰然一片,炮弹如同千万只白鸽闪跃着,突然向敌人阵地飞去。只打了7分钟时间,从前线二部阵地向前看——他们所担负的400公尺宽敌阵前沿,三座灰碉堡,一处电话局改筑的据点,一处碉堡群,联结着无数工事、铁丝网,在一片烟火闪烁下,变作残废肢体了……信号弹从前哨阵地上空发出灿然绿色,步兵发起冲锋了。炮兵们赶紧一步步延伸射程,向敌人阵地作纵深发射,排除步兵前进障碍。在这个温暖的夏夜,我站在战壕前头……指挥所的电话铃响了:8时30分(即炮兵摧毁敌人工事后十分钟)我英勇步兵突入四平市内……”

  在四平攻坚战进展到巷战过程中,穿行在战场上的刘白羽,被敌人发现,并死死咬住,生命危在旦夕。他写道:“我走在路上,两架飞机突然朝我飞来,它是那样疯狂、凶狠。我躲在柳茅子底下,飞机从头上低低掠过,我知道他发现我在这一带了——它转身再飞来之前,我跑到附近一棵大树下面。果然,飞机'卡卡卡’扫射了那一片柳茅子。然后紧紧地,又转回来。我又急速隐蔽到路旁很稀少很不引人注意的一些小树下面(四平十里以内不但是人连树林也是敌人飞机目标),飞机立刻在我右侧猛烈扫射开来。它飞得那样低,我看得清这架美国飞机机翼上的每一颗钉子,子弹在头上磁磁磁闪着一溜溜银光暴跳的火花……这样扫射了两三番。我躺在干松松的地上朝上望着,没想过这子弹会打在我身上,子弹只在我四周把土地打得噗噗直冒烟。半小时后,我回到战壕里来,虽然榴弹炮在这一带纷飞,我这时可觉得战壕真是'安全地带’了。”——在这惊心动魄的描写中,我们不仅看到了战地记者刘白羽的危险处境,他随时随地都有失去生命的可能,同时也真实的体现了国民党军队对四平大地毁灭性的摧残,更无情的揭露了战争的残酷……也正是在这样的一场场战役中,刘白羽一直与四平人民在一起,与东北民主联军在一起,用最真实的经历、从最真实的视角,向外界展示了最真实的四平解放战争,让世人了解到震惊中外的“四战四平”最真实的状况……

“桲椤树下一滴泪,我以我心奠英灵。

开天辟地战火后,四平千古更英雄。”

1991年夏天,已经75岁高龄的刘白羽故地重游,重访四平。站在烈士纪念碑前,老人家感慨万千,含泪写下了这首诗。其中一句“四平千古更英雄”与45年前他那篇《英雄的四平街保卫战》一样,即是对“四战四平”那些英雄们的怀念和赞誉,更是对我们英雄城四平的最高的评价。


吉林日报社出品

策划:姜忠孝

作者:苑桂贤

编辑:于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