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到中年,才能读懂庄子,人生的至高修行是修心

 如心悟道 2023-08-19 发布于北京

《庄子》,是传统道家学说的经典著作,被誉为先秦诸子文章的典范,但是,《庄子》和同时代的其他学说著作相比,无论从思想或文学的角度,都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庄子》当中,讲了很多天马行空、奇思妙想的故事,看似是漫无边际的幻想,实则能给人精神乃至灵魂的震撼与启示。本期和您分享庄子中的四个经典小故事,看看从中能得到什么样的人生感悟。

鲲鹏逍遥

《庄子逍遥游》一开篇,就讲了一个关于鲲鹏的故事。说在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条名为鲲的大鱼,这条鱼非常大,身躯长达几千里,长到一定的时候,鲲可以化作一条超级巨大的鸟儿,人们称这只巨鸟为大鹏,大鹏鸟张开翅膀也有数千里那么宽广。鲲化为鹏之后,就要飞往南海,大鹏起飞的场面非常震撼:水击三千里,扶摇而上九万里!翅膀拍打在水面能掀起三千里的波浪,然后瞬间冲上九万里高空!

但是,庄子接着又说: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他说鲲鹏虽然很厉害,但如果海水没有足够的深度,鲲也会搁浅不能遨游;如果没有雄厚的风力可以借助,大鹏也没法扶摇直上九万里。

这里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呢?就是说再有能力、本领再高强的人,也需要有支撑他的基础,就如鲲鹏这样的神兽,没有海水就会搁浅,没有风就会坠落,所以,一个人无论站在什么样的高度,取得什么样的成就,都应该明白一个道理:一旦失去平台失去支撑你的基础,你就啥也不是。

大鹏与学鸠

《庄子逍遥游》中的大鹏,扶摇直上九万里,每年在固定的时节它就要飞往南方遥远的天池,虽然大鹏的翅膀有几千里那么宽广,借助风力可以飞得很高很快,但要航行如此遥远,一路上依旧充满着各种艰难险阻。有一种叫学鸠的小鸟看到以后,就对大鹏喊话:我们靠近地面飞行照样活得很好,你何必飞那么高那么远,那么辛苦呢?

那么在这个故事当中,庄子用大鹏比喻拥有远大志向和格局的智者,用学鸠比喻没有眼界的浅薄之人,一个站在山脚的人和一个站在山顶的人,看到的风景不同,心态不同,境界和感悟自然也不相同。

学鸠不懂大鹏,就如寒蝉不知一年有四季,夏虫不可语冰!人也一样,如果没有格局和视野,最多只能做一个安于现状的井底之蛙,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明白人生还有很多有价值的追求和意义。

许由拒尧

《庄子逍遥游》讲完鲲鹏之后,又讲了一个“许由拒尧”的故事。说尧帝有意让位给许由,他说: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犹尸之 ,吾自视缺然,请致天下。大概意思就是:尧帝觉得自己才德不够,认为如果让位给许由,天下就能够得到更好的治理。

但是许由马上就拒绝了尧帝,他说: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

面对尧帝的主动让位,许由在拒绝的同时给出了他的理由,他说您已经治理得很好,我现在接受你的位置岂不是图个虚名而已?不做实事却追名逐利,这本身就是一种错误。其次,许由说鹪鹩的栖身之所,只需要一根树枝,把整条河的水给偃鼠喝,它也最多只能喝满一肚子,所以,天下对我而言没什么用处。

那么许由拒尧的故事,告诉我们两个道理,第一:人要做实实在在的事情才有意义,不要贪图虚名,如果不做实事却忙着著名逐利,无异于舍本逐末;第二:无论拥有多少财富,你真正能享用到的其实都非常有限,所以,过高的名誉和过多的财富,并没有太多用处,当我们能够领悟许由拒尧的精神境界,人生才会过得更自由快乐。

大瓠与大树

庄子有个好朋友叫惠子,两个人经常交流探讨,玩头脑风暴。有一次,魏王送给惠子几颗大瓠的种子,也就是葫芦,栽培之后,结出来的葫芦超级巨大。惠子用它装水,但因为装的水太多而承受不了容易碎掉,想用它装东西,又因为太大不知道装什么合适,所以惠子觉得这种葫芦虽然很大,但却没什么用处。

还有一次,惠子向庄子抱怨,说自己种了一棵很大的树,但是这种树不但气味不好闻,而且木质也很差,木匠连看都不看,简直百无一用。

听完惠子的抱怨,庄子给出了一些他的看法。对于找不到合适用处的大葫芦,庄子说“夫子固拙于用大矣”,也就是说不是葫芦没有合适的用处,而是惠子不善于使用,不知道怎样使用。庄子举了一个例子,有人以漂洗丝物为业,因为冬天也要泡在水里,所以他发明了一种防止手被冻伤的药物,但是,他漂洗丝物一年到头赚到的也只能养家糊口。

有一个聪明人,买下这种药物的配方,然后献给吴国的君主,因为吴国正准备在冬天和越国打仗,吴王正为士兵经常被冻伤而苦恼,因此,这个人得到吾王封地的重赏。庄子说,同样的配方,发明他的人只能用来在冬天漂洗丝物,而有人可以凭此获得君主的封赏,就拿你的葫芦来说,它不适合装东西,但是可以制成腰舟浮于水面当救生之用,你怎么能说它没有用处呢?

那么对于惠子那颗木匠看都不看的大树,庄子同样有不同的看法,在他看来,这棵树正因为没有什么用处,反而不会遭人砍伐,它虽然对人类无用,但这种无用却是这棵树保护自己的大用。

庄子大瓠与大树的故事告诉我们,事物本身不存在有用无用,而取决于使用者的眼光和立场,同样的东西用在不同的地方,产生的价值也不一样。因此,人要探索发现事物的规律,从而更好地利用他们,对于人生而言,同样如此,你想要发挥自我价值,关键取决于你对什么有用,对什么无用。

《庄子》中这四个故事虽然看似普通,但却蕴含了人生至理。人到中年,经历过生活的磨练,才能真正读懂《庄子》,才会明白,原来:人生的至高修行,是“修心”!

相关内容已获授权,如有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