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同一律要求:

 福兴堂图书馆 2023-08-20 发布于河南

同一律要求:

①概念必须保持同一。

在运用概念时,一个语词表达什么概念,就表达什么概念。即是说,要在一个确定的意义上使用一个概念。不能表面上是一个语词形式,而其所表达的又不是同一个概念。

比如,在上面的笑话中,说“这个婆娘”“不是人”。“不是人”这个概念跟“九天仙女”是两个相容的概念,根据属种关系,“所有仙女都不是人”是成立的,因此,“这个婆娘”这一概念在前后二句里保持了同一性,后来又说这个婆娘的儿孙个个都是贼。这与最后一句中的“偷得蟠桃奉”至亲”的说法也是同一的。显然,“偷得蛹桃奉至亲”的贼当然也是贼,怎么不同一呢?可见,“这个婆娘”这一概念在全诗中都保持了同一性。

在此,分别看起来极不同一的东西,从整体来看又非常同一,这就不能不令人发笑。

②判断必须保持同一。

在运用判断时,一个判断必须有确定的意义。这就要求,在运用判断进行推理时,或在论证某一问题时,所使用的判断必须保持确定的意义,不能用另外的判断来代替它。

还是拿上面的笑话为例来说明,唐伯虎在祝寿诗中对“这个婆娘”的断定有两个判断:“这个婆娘不是人”和“九天仙女下凡尘”。这两个判断一说她不是人,二说她是仙女,这是同一的。而祝寿诗中对那个婆娘的儿孙的断定也有两个判断:“儿孙个个都是贼”和“偷得蟠桃奉至亲”。这两个判断一说他们个个是贼,二进一步补充说他们是“偷得蟠桃奉至亲”的贼。显然这两个判断也是具有同一性的。

我们无论是说话或是写作都要保持思想的同一性即确定性,才会使人信服。从同一律的角度看,笑话与幽默其所以引人发笑,大至有如下四方面的逻辑基础:一是刚才说的情况,即笑话或幽默中包含了看似不合同一律而实际上又是合乎同一律的东西。二是相反,在笑话或幽默中,包含了看起来符合同--律,而实际上又不合同一律的东西。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在笑话与幽默中揭露了那些极端露骨地违反同一律的错误。最后,则是笑话或幽默的创作者为了讽刺或逗趣的需要,故意违反同一律。

以上从同一律角度看,笑话幽默引人发笑的四方面的逻辑基础,其中只有第一方面是遵守同一律要求的,其余三方面都可归入逻辑错误。关于其余三方面的逻辑基础,我们下面分析违反同一律的逻辑错误时再加以讨论。(接下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