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待人以善者 善亦所趋

 夕阳书屋936 2023-08-20 发布于山东

     培根说:“唯有善良的品格,无论对于神或人,都永远不会成为过分的东西。” 什么是善良?人为什么要善良?没有固定的尺度,没有标准的答案。倾尽财物捐助是善,舍生忘死救人是善,但除了轰轰烈烈的壮举,很多时候,生活中的善良,并不是一定要做点什么大事,而是就是多为别人着想一点,多在行动上照顾别人一点。有时候它是一个举动,有时候也是化解尴尬和窘迫的一句话,在一些不起眼的小事上,不声张的体贴也是善。做一个善良的人并不难。一切以方便他人为目的的自我约束行为,均可以视作善良。

    中国有句古话说:“恶,恐人知,便是大恶;善,欲人知,不是真善”。 善良,不是故意做给谁看,也不是想去感动谁,而是繁杂社会之中,给自己良心的一个交代。表达善良,不仅需要善意,更需要换位思考。善良从来不是居高临下,而是平等的,温暖的,含蓄的表达和体贴。真正的善良,从不刻意做秀,是既不张扬,又恰好处自然而然发自内心的自觉,让人有如沫春风如拥暖阳的感觉。而那些带着目的性的高调行善不是真的善意,真正替受助者着想才是真正的善良。我们期盼这个世界有更多的善意,但有时候不恰当的善良,反而会加重弱者的伤害程度。

    “真正的善良,是行善而不扯善良的旗帜;是风光霁月,暗室不欺;是积德不需人见,善意匡如清流。”人间山河滚烫,愿你的心像每天升起的太阳一样,温暖又明亮。正如作家梁晓声曾说:善良不是刻意做给别人看的一件事,它是一件愉快并且自然而然的事,就像有时候,善良就是为了心安理得。真正的善良,是让人察觉不到的。《道德经》也言:“善行无辙迹。”真正做善事、行止高洁的人,做好事的时候,是完全不着痕迹的。在赞美人世间所有不动声色善良的同时,也愿历经沧桑的我们,能一直有一颗安然向善的心。  

    前段时间,在一篇网文上读到这样一句话,说“善良和爱都是免费的,但不便宜。”掷地有声,深以为然。真正的善良和爱,都是无私不计回报的,无价却不贱。善行需要智慧,要有底线、原则,爱也需要理性。善良有时候是把刀,因为利刃向内,往往伤害的不是别人,正是自己   。 电影《黑名单》里有这么一句话:为什么别人敢在你身上做坏事,是因为你让人觉得在你身上做坏事,可以不付出任何代价。很多时候,是我们自己教会了被人如何伤害我们。所以,对于不值得的人,一定要敢于说不。因为,你的善良,不一定能换来感恩;你的真心,不一定能换来实意;你的忍让,不一定能换来尊重。而让善良长出獠牙,为真心加上护盾,才有可能周全自己,成全别人。

    做人善良什么时候也没错,但一定要记住,善良只配给那些对你好的人。有时候心硬一点,却能救你自己一把。善良要有底线,同情要有原则,慷慨要施对对象,不分青红皂白,只知道对人好,反而会辜负你的好意。只有是非分明爱憎分明了,别人才能懂你的善良。所以,好心也要用对地方、施对人。郑渊洁说:“人类中凶恶的人比最凶恶的动物还凶恶。人类中善良的人比最善良的动物还善良。”社会世道乃黑底白皮,盲目的善良无异于罪过, 东野圭吾在《恶意》一书中也说:“恨不知所起,深入骨髓,是最冷的人性。”从心理学上讲,强烈的嫉妒,防御体系的摧毁,都会激发人类巨大的恶意。如果你遇到了不知感恩的人,没必要纠正,也无需救赎,趁早远离就好。否则,你不仅会被蛇咬,还有可能一辈子都翻不了身。你要珍惜的,永远应该是懂得感恩,心怀美好的人。

    善良的根须和根源,在于建设,在于创造,在于促进社会和谐,和确立生活和美。善良的品格同美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这世上并不缺善良的人,缺的是经历挫折打击背叛之后仍然善良的人。善良的人的回报或许会迟来,但永不缺席。善良是人类最可宝贵的品质,是人生最正确不悔的选择,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应该保持一颗仁爱向善的心,不管上天是否有什么安排,能做到施惠勿念,受恩不忘,取悦自己就好。

    当今,在这个良善往往被当做讥讽的世界,最高级的修养,便是不动声色且又带着锋芒的善良。  愿我们心怀善念,在得与失中看到善良的本真;也心不简单,在笑脸和眉眼之间看到丑陋的存在。只愿待人以善者,善亦所趋。

                                                                                                                                                                                                                                         2023.8.20.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