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年级】数学计谋—“二桃杀三士“背后的故事

 博阳书屋 2023-08-20 发布于浙江
图片

宁波市海曙区石碶街道宸卿小学

502班   胡胤篪

指导老师   王硕维

正文

    老爸今天给我讲了一个耳熟能详历史故事:春秋战国时期,齐景公养着三名勇士,他们名叫田开疆,公孙接和古治子。这三名勇土都力大无比,武功超群,为齐景公立下过不少功劳。但他们也刚愎自用,目中无人,因此得罪了齐国的宰相晏婴。晏子便献上一计:两个桃子就可以杀死三名勇士。原来他就利用了我们数学知识:大家知道4支笔放到3个笔筒里,其中一支笔筒至少能放2支笔。如下图:

图片

    晏子以齐景公的名义赏赐三名勇土两个桃子,让他们自己评功,按功劳的大小吃桃。三名勇士都认为自己的功劳很大,应该单独吃一个桃子。于是公孙接讲了自己的打虎功,拿了一个桃,田开疆讲了自己的杀敌功,拿起了另一个桃子。两人正准备要吃桃子,古冶子说出了自己更大的功劳。公孙接和田开疆都觉得自己的功劳确实不如古治子大,感到羞愧难当,赶忙让出桃子,并且觉得自己功劳不如人家、却抢着要吃桃子,实在丢人,是好汉就没有脸再活下去,于是都拔剑自刎了。古治子见了,后悔不迭,仰天长叹道:如果放弃桃子而隐瞒功劳,则有失勇土尊严;为了维护自己而羞辱同伴,又有损哥们义气。如今两个伙伴都为此而死了,我独自活着,算什么勇士!说罢,也拔剑自杀了。

    在”二桃杀三士“的故事中,可以把两只桃子比作笔筒,把三名勇士放进去,至少又两名勇士在笔筒里,即有两个人必须合吃一个桃子。如果勇士们宁死也不肯忍受同吃一个桃子的耻辱,那么悲剧的结局就不能避免。后来我了解到,这个知识点就是六年级下册要学习的鸽巢原理。鸽巢原理又名“抽屉原理”,简单地说就是:把m个物品放到n个抽屉里(m>n),那么一定有一个抽屉中放进了至少2个物品。后来,人们把抽屉原理当作批判“算命”谬论的武器。  

    其实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人们已经不知不觉地把各种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的生活中,并已成为手中有用的利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