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乳汁特别少,为什么还堵奶了?!

 d_lotus 2023-08-20 发布于北京

哺乳期乳房肿胀结块了,妈妈圈里说是因为乳汁太多没及时排出导致的,但是,我的乳汁根本就不够,为什么还这么多堵块?堵奶了有人说热敷效果很好,我为什么越敷越痛?为什么医院居然给了冰袋让我敷乳房,坐月子不是不能受凉吗?……

这些是很多新手妈妈都会面临的问题,也有不少专护师和通乳师会咨询我。在解释究竟为什么之前,我们先应该了解一下

乳汁如何产生和排出?

女性乳腺从8岁左右开始发育,18岁基本发育结束。成熟的乳房呈半球形,作为女性突出的第二性征,乳腺是内分泌作用的靶器官。

乳房结构-侧面观 示意图

乳腺一般有15-20个腺叶。乳腺内部结构如同一棵棵倒着生长的小树,也分为:叶片(腺泡)、叶冠(腺小叶)、树枝(小乳管)、树干(输乳管),此外还有脂肪和韧带。

乳腺-腺小叶 示意图
腺泡、小乳管、腺小叶构成乳腺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女性分娩后,宝宝的吮吸、嫩嫩的肌肤、哇哇的哭声、甚至萌萌的样子等等都会刺激妈妈脑(下丘和腺垂体产生泌乳素和催产素,分别帮助泌乳和排乳。

                             乳腺-腺泡 示意图

腺泡的腺细胞在泌乳素的刺激下分泌乳汁,并储存在腺泡内;催产素刺激腺泡的肌细胞收缩,将储存的乳汁排出腺泡,输送到小乳管、输乳管、乳头,进入宝宝口腔
这条道路上任何一处发生堵塞,乳汁排出就会受阻,淤积在腺泡或腺小叶内,就会引起堵奶。这时,通过乳房皮肤能触摸到深层扩张的腺小叶乃至腺管,俗称“奶块”、“结块”。这时妈妈会感到乳房局部涨满疼痛。
但要注意:

哺乳期奶块不全是堵奶

如果哺乳结束,硬块就能变软消失,直到下次哺乳前再次出现,这是女性哺乳期乳房的正常现象不是堵奶
乳房不但有硬块,会胀痛,通过正常哺乳的方式并不能使硬块变小,胀痛不缓解,但体温低于37度,没有发烧,这就是堵奶,医学上称为乳汁淤积,中医称积乳症
但需要和乳腺炎进行鉴别:堵奶时间长,或堵得很厉害,硬块不但疼痛严重,还皮肤发红,摸上去烫烫的,甚至整个人很困倦,怕冷、寒战,一量体温,升高了,这种情况,是乳腺炎。(还有一些乳腺炎,一开始就是发烧,或者乳房痛、皮肤发红发热,后期才成结块,甚不在哺乳期与泌乳无关,这些情况后续再详述

为什么会堵奶?

如开篇所述,很多妈妈堵奶是因为乳汁太多没即时排出,就好比节假日高速路上的车流量过大形成交通拥挤一样。这样的妈妈似乎不用太委屈,毕竟我产奶多。

车太多拥堵的高速路 图自网络

那么,乳少还堵的这位倒霉蛋是为什么呢?也不难理解:分泌的乳汁无论多少,要排出来,都要经过小乳管、输乳管和输乳孔(乳头开口),这条通路上任何一处出了问题,都会引起堵奶,比如:
道路上的车可能并不多,但是路窄,或者路面不平整,或者路虽然不窄但是老拐弯,甚至塌方了,也有可能有好几辆巨型卡车,或者出了车祸,高速收费站口有个发动机点不着的,如此等等,什么意思?

弯曲狭窄的道路 图自网络

输乳管解剖问题:生形如此,太长、太细、迂曲、狭窄;
输乳管功能问题:导管受伤了、发炎了、痉挛了、压闭后没再打开。比如哺乳期妈妈乳房被宝宝小拳头锤了一下,不如胸衣穿太紧,侧卧压迫太久…
乳头问题:乳头皲裂结痂、乳头表皮生长、奶泡形成……
乳汁问题:乳汁太多、乳汁少却又浓又稠…

我的乳块手法通不开?

毫无疑问,手法通乳对堵奶会有一定帮助,尤其早期堵奶有时一次通乳就治愈。但是,临床上有不少让通乳师也很垂头丧气的状况
“通乳师说我乳汁太稠,全是油和脂肪粒,通不开,我把所有的肉蛋奶汤全戒了还是不行,再这样下去我身体要出问题了
“通乳师说我这块太深在了,通不到”;
“我再也不想通乳,比起那种疼痛,我宁愿扎针灸喝中药”,等等。
为什么呢?

体质决定疾病易感性

中医痰湿或者湿热体质,容易引起乳汁浓稠性堵奶。就好比大马路上的大卡车太多,戒除肉蛋奶,只是避免再额外增加痰湿,但先前体内已经淤积的仍然存在,代谢完还需要一段时间,很多人还没代谢完,就乳腺炎或者营养不良了;
太深在的,确实不能难为通乳师,毕竟所有手法无创操作,都要透过皮肤带动皮下组织,强行用力,反而可能导致浅表没问题的腺管受损。毕竟,人的乳腺导管不是塑料管或者下水道,它也是活体的一部分,也由细胞构成,也很脆弱,还会收缩舒张,甚至会拧巴,过重或过频的手法,都会导致乳腺导管水肿,加重本来已经拥堵的导管;
疼痛明显,安静待着乳房就已经很痛,怎么能忍受再增加一个外力的按揉疏通?(题外话:1.为了解除病痛,不少患者会忍受治疗带来的痛苦,这是患者对医务人员信任的最直接表达;2.女性为人母的坚强和伟大在乳头皲裂、堵奶、通乳和乳腺炎这些疼痛评分丝毫不低于分娩阵痛的事上也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类妈妈多属于气郁血淤质…
形成原因这么复杂,却只选用单纯的乳房局部手法操作,成效当然有限
那怎么办?
中医针对不同的体质情况,会选择具有相应功效的穴位和药食同源的食材,严重时还可以配合药膳、针灸和内服外用的中药,能够有效滴帮助到您。
具体内容,请待下期更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