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是什么?边走边读,边读边悟

 柏宏军的阅读课 2023-08-20 发布于上海
为了不错过人与书的相遇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星标柏宏军的阅读课

作者简介

柏宏军,资深图书出版策划人,智读汇出版中心创始人、首席阅读官。专注于出版、阅读,期待与你同行,连接更多书与书,书与人,人与人

前几天去西安出差,像往常一样,出发前收拾行李时,我挑了一本书放包里。这是一本很薄的小书,书名叫《唯有书籍》。

我以为这次旅行,能好好读完这本小书。

“我以为”……“我以为往往是错的”法则再次灵验。

——因为,刚到虹桥火车站,此次的旅行读物就被换成了《历史是什么?》

说起来有一点意思。虹桥火车站原来有两个旅友书屋,前不久我回湖南时,发现两个书屋变成一个了,而且,仅剩的一个书屋内,所陈列的商品也是玩具多于书刊。疫情前,可不是这样的,那时,书刊多于玩具!我心想,就那么一点点书,玩具堆里找书,能有什么好书啊?抱着这样的好奇心,进书屋直奔书架去看,结果,第一眼就看到了这本《历史是什么?》。这可是商务印书馆的“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能在高铁站书店这样的地方找到这种小众学术类图书,对读书人来说,无异于他乡遇知音,激动之情无法形容。我伸手去拿下它,连翻阅浏览一下的动作都省略了,直接到前台去买单。

候车时,我读了20多页。

在这趟一直西行的夜行高铁上,到西安北站下车前,我读到了102页。

两天的会务和走访活动时间安排甚为紧张,我却惦着未读完的《历史是什么?》,半夜回到酒店时,又如吃一顿高营养夜宵般地读了十来页。

从西安回上海的绿皮火车上,终于有大块时间读书了,于摇摇晃晃的车厢里(绿皮车的稳定性比高铁差很多),又读了80页左右。

剩下的几十页,回到上海立即读完了。

——以上就是我读这本书的记录。

这本书我读到了什么呢?

01 形状与事实

在本书的导言部分,说到被纳粹灭绝的几百万犹太人这一历史事实时,导言作者强调了《历史是什么?》作者卡尔这样一个观点:

“不能因为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山会呈现出不同的形状,就推论说山在客观上根本没有形状或有许多形状。”

源于地球板块运动而形成的山,肯定是有不太容易变化的固定的形状,这是肉眼可见、近期不会改变的事实。山的形状独立于观察者观察山的方法和角度。

联系到我们生活和工作中的场景来思考,让我内心产生一种冲击波般贯通力的是——事实就是事实,立场并不代表事实,立场有如历史学家们讨论的对一座山(事实)的“观察方法” (立场)和“观察角度” (立场)。

阅读现场之《历史是什么?》

02 记忆垃圾与阅读思考

这一个收获,源于我近期聚焦地在研究阅读,所以对与阅读有关的资料特别敏感。下面这一段文中的“小插曲”并没有直接说到阅读,但我读到这一段时“敏捷”地将它和阅读联系起来了。

导言部分谈到卡尔关于历史意义的看法时,导言作者引用了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的短篇小说《博闻强记的富内斯》,指出富内斯是小说中的英雄,他从不会忘记所看见的、听到的或经历过的任何事情,但是也承认所带来的结果是“我的记忆是一个垃圾堆”。

关于阅读,很多人在陈述这样一个“痛点”:我总是记不住作者说的那么多东西,所以,我对阅读产生了困惑和厌倦。

阅读真的需要像富内斯那样记住所有的东西吗?如果你很厉害,真的做到了,结果可能就会像富内斯所说的——你的记忆也会变成一个垃圾堆。

读书越多,记得越多,垃圾越多。这样的阅读真的是苦了你自己,不如不读。

富内斯“非常不善于思考”。这是他的致命缺点。阅读也是这样。真阅读和假阅读根本性的区别,不在于你读后记住了多少,而在于你在读的过程中,有多少思考?这些思考是深思考还是浅思考?这思考能触动你多少行动上的改变?这才是阅读的要义。所以,当我读到这个“小插曲”时,特别“敏捷”地划了线,做了旁批。因为富内斯的记忆垃圾桶,深深地刺了我一下,激发了我的思考,我有话如哽塞在咽喉,不吐不快。

PS:在后面,还有一句列宁的话,也被我“敏捷”地将文中的一个词改成了阅读。我认为这么改,体现了我当前对阅读的观察与思考,抄写如下,以便日后使用时方便自己查找、调用——

列宁的原话:“政治要从群众做起,而不是从几千人那里做起,只有从千百万的群众做起,才会有庄严的政治发生。”

我改成这样的:“阅读要从群众做起,而不是从几千人那里做起,只有从千百万的群众做起,才会有庄严的阅读发生。”

倡导和推行全民阅读,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提高国民阅读数量和质量。

03 是传记、小说还是历史?

在“社会与个人”这一章,我既注意到了“先有社会还是先有个人的问题如同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样的问题”的奇妙之论,还特别注意到一个细节性的小讨论,即——是传记、小说还是历史?

图书馆里和书店里分类在“历史”书架上书,到底是传记、小说还是历史?这值得我们作为读者时去研究和思考。否则,你会捧着一本传记在认真地当作历史书读,或者你捧着一本小说在认真地当作历史书读。

错读书和误读书,与我们日常饮食生活,错吃了东西和误吃了东西的后果是一样的,轻则闹肚子拉稀,重则进医院治疗。

可是,你想过没有,当我们错读书和误读书,已经使我们的思想意识出现健康问题,我们意识到过吗?我们为自己治疗过吗?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是没有意识到,更谈为上自我疗愈。这种“有害阅读”对阅读者来说,是致命的。

所以,我们的阅读生涯,慎重选书是必修的功课。

就阅读来说,传记和小说往往是诱人的。

而尊重精确事实的历史往往会显得枯燥和沉重,但这枯燥和沉重下面,又往往蕴藏着真知识的营养。

为了提高大家选鉴别和选择历史书的能力,很有必要用本书作者卡尔的一句原话来阐述一下历史是什么?

历史是什么?卡尔认为——“历史是人类运用理智来理解其周围环境并依据环境而行动的长期斗争。”

对历史学家最高的赞美是——“精确是职责,不是美德。”

*  *  *

一起读书,共同成长,欢迎大家一起来读书!

我们既有一起读书社群,也有“每周智读汇·一周一书”共读活动,更有“每周智读汇·一月一书”精读营!还有线下读书会活动等你来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