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砚城文苑】志清|一个中专生的科研路

 砚城文苑 2023-08-21 发布于山西

一位1975年毕业的中专生,应该说并没有真正读几天书。文化大革命阶段是学语录、唱红歌的时期,也是学工、学农、学军的特殊时代!文化知识低得可怜。中专毕业,文化水平和知识结构也十分有限。在常人看来,这种人在科研的大道不会有什么作为。

然而有一位中专毕业生却逆势而上,刻苦自学,奋勇前行,近四十年来在农业科学研究上做出惊人成绩,不能不让人敬服!

这位中专生姓贾,就称他为老贾吧。老贾是我们五寨县西北角上的一个小山村——大河湾村人,出生于1953年,1975年毕业于原平农校。

老贾是1966年小学毕业进入初中的。初中三年是在批老师、斗校长、贴大字报、喊口号声中度过的。文化课是捎伴。本来初中没学下多少东西,毕业后又进战备连当武装民兵,进砖瓦窑当背砖工,在农业社生产队下田种地,学的一点知识也荒废了许多。

农校二年本来学制短,再加上学的课程门类又多,实验做得不多,许多知识吃了夹生飯,这为参加工作,做科学研究增加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然而老贾是位強者,是位在困难面前不低头,敢迎难而上,知难而进的汉子。他决心象战士一样,用信念和意志攻下一个个知识堡垒!追求是最大动力,人品是最靠得住的学历!

“堤内损失堤外补。”学校的损失工作中补!老贾从原平农校毕业因学业优秀被选拔分配到忻县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后改为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参加工作后,老贾恒下决心,为做好科研,恶补知识。他节衣缩食购买了大学农学本科的全套专业书籍,并订购相关专业杂志,虚心拜师请教、开夜车加班学习、做实验查缺补漏,全方位向专业科技人员所需知识结构奋进。婚期一推再推,知识一年年增长!通过努力自学刻苦攻击具备一位科研人员具备各种知识和能力。

为了能看懂外文资料了解国际研究动态,不顾工作繁忙,收听英语广播讲座,从字母学起,一听数年。不顾家庭拖累积极参加省农科院组织的英语培训班。苍天不负有心人,在而立之年竟有数万字多篇译作论文发表于《国外农业科技译文》期刊。给同行专业人员也能及时了解国际专业研究动向提供了有益帮助。

为了能写好论文,过好语言文字关,案头摆滿了各类词典字典;时常翻阅论文写作指导类书籍;经常体味优秀论文样本。默默苦学,不耻下问,精益求精自学教材,知识结构逐年上一个档次。一句话,老贾用辛苦和汗水完成了中专生向专业科研人员的华丽转身!

农业科学研究的阵地不仅在实验室和书本里,更主要在试验田中。老贾风里来,雨里去,一年有多半年的时间在试验田。选种、播种、定苗、施肥、锄草、灭虫、收割全在试验田。试验田离研究所十余里,老贾骑自行车,每天早出晚归,脸晒得黑黝黝的,手上也长了茧子。他妈妈戏说:“我们三小子,念了一回书,念成个种地的!”

他儿子小时候,问到他爸爸是干什么的,也是说:“我爸爸是种玉米的。”试验田是老贾的舞台,他在这个广阔的舞台上经风历雨,见世面,磨练身骨,增才长智,练就了一个农业科研人员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才能和本领!这个广阔的舞台也是老贾奋献青春,抛撒心血大显身手的舞台。

为了缩短研究周期,老贾多次下海南岛种植试验。在我省南繁基地,为了节省有限的经费,很少顾用当地民工,大多工作都由他自已完成。自已开伙做饭、自已选籽下种、自已测量玉米生长数据、自已灌溉施肥、自已灭虫打药、自已防风防灾、自已收割入库。他完全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庄稼汉!身上的痱子深一片,浅一片;衣服上的泥巴洗了一层又染一层;身上的肉掉了一圈又一圈。每次一去四个多月,顾不了妻子,也顾不得儿子,是全心身的投入。

为了征集优异玉米育种资源,他跑遍了东北大地、华北平原、云贵髙原、秦岭山脉等许多种植玉米的原始地,收集到了近千份不同优良基因的玉米种子。并对这近千份种子资源进行了多年的全方位精心观察鉴定,获取了几万个数据,充实了我省玉米育种甚础。其中有近四百份玉米种子入选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长期保存库保存,为我国玉米育种科研奠定丰富的坚实基础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为此受到国家农业部科技部表彰。

为了改革山西省单一种植模式提高亩产,他基本跑遍了全省南北,遍访各地老农,听取农民建议,研究当地种植品植,了解本地气候,为提出改革办法历尽千辛万苦。

在我省定襄县铵安镇大队常年蹲点,研究推广了多种高产种植模式:二八套种、三七套种、四六套种。在他亲手试验下,在五十多亩士地上采用一丈宽地带上,二尺种二行玉米,八尺种十行小麦。收小麦后再复抪移栽高粱的二八套种加复抪种植方式,三种作物在一亩地上获得了亩产2057斤超过亩产吨粮(一亩地年产二千斤)的全省记录。

此后的几年里全县推广这种高产种植模式,全县粮食亩产平均超过“长江"成为全省产粮大县。他虽难与袁隆平相比,但他身上确有袁隆平老一辈科研人员“认真,细致,谨慎,创新”的敬业精神。

实践是寻求真理的途径,实践也是增长才干的课堂。老贾在实践中练就了科研人员的真才实学,不长时间就晋升为助理研员、副研员。他是玉米研究所第一个从中专生文凭晋升为副研究员的。

 “积沙成塔,积水成潭”“沉船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老贾用青春之火,用辛苦和汗水换來了丰硕的科研成果。成为玉米研究所研究成果最多的研究员之一,也是研究成果转化成经济收益最丰盛的研究员之一。

老贾为主要研究人员选育的二个甘薯品种通过山西省品审委审定,定名“晋甘薯1号、2号”,填补了山西省甘薯育种空白;主持选育的玉米新品种通过山西省品审委审定,定名“晋单48”“晋单53”号,这些品被广大农民朋友争先选种提高了亩产,增加了农民朋友收益。

他主持选育的糯玉米品种经三年全省区域试验,2008年通过山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忻糯301”,为我省第一个适宜粒用及支链淀粉加工的糯玉米新品种。经农业部谷物品质测试中心检测,其支链淀粉含量占总淀粉含量的43%。其选育报告及粒用加工技木论文分别发表在《山西农业科学》和巜玉米科学》刊物上。一个甚层农业科人员能选育出多个农作物新品种实属毛鳞凤角!

老贾在国家级重点刋物“植物遗传资源学报”“玉米科学”等刋物先后发表论文五篇。在省部级重点刋物“华北农学报”“山西农大学报”“农业科技”等刋物发表论文四篇。论文巜玉来抗倒伏坚定方法研究》能被国家重点刊物刊登,并被“国际植物”世界级杂志转载,实属难能可贵!

老贾从1983年起连续十五年参加了国家“六五”“七五”“八五"全国重大科技攻关研究项目,每次都顺利完成园满交帐,多次受到国家科委的表彰,他和他的科研团队的科研成果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二委一部成果奖”“山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山西省政府科技二等奖”“山西省星火科技特等奖”山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等多次重大奖励。一个中专文凭起步的人在事业上能获得这多么多的大奖实属百里挑一,这让人多么欣喜!

老贾曾代表研究所或研究团队在北京、成都、郑州等地参加全国性“玉米攻关”“玉米优异资源研究利用”等研究会议多次,研究成果并做大会交流。在农业出版社出版以他做主编、副主编或主要撰稿人的著作两本。

老贾沉身试验田,埋身实验室,不图名,不唯利,不求官一心扑在科研上几十年如一日,把实验室、试验田当家,把科研看作生命,勤勤恳恳,竞竞业业,象头默默无闻的拓荒牛。这种精神是多普通而又崇高!他曾对我说:“我国人口不断地增加,耕地不停地减少,不搞农业科研,不培育新品种,提高单产,人慢慢会没有飯吃!”他不仅自已献身农业科研,而把大学本科毕业学计算机的儿子动员改读农学硕士。并鼓励儿子毕业后事农业科研工作。正如他妈妈戏说他“自已种了半辈子地,如今又教儿子种地!

2013年老贾从工作岗位退休后,受几位老同学相约想到境外旅旅游看看外部世界,但办理出境手续时却受到三年内不得出境的限制,其原因是他曾被中国农学会评为全国高级农业专家,和山西省农科院院党委联系的高级专家,及山西农科院学科带头人的缘故。因此未能如约成行。

是啊,可能许多人不怎么看重这些基层“种地汉”,认为这营生又苦又累,难出成果,研究周期长,费神费事。但如果我们想想:假如没有袁隆平,我们现在还有大米吃吗?同样,如果没有这些普通的“种地汉”,恐怕我们碗里的米会越来越少。有了他们,才有我们的今天小康!

朋友,让我们采束鲜花,双手献给老贾这一类基层科研人员吧!他们是共和国不可缺失的功巨!农民朋友需要他们,祖国人民需要他们!


《砚城文苑》第984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