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烛影斧声,赵光义真的弑兄自立?史书记载的两个小人物,隐含真相

 where5 2023-08-21 发布于四川

宋军攻克金陵,南唐灭亡,南方割据势力仅剩下早已奉宋朝“正朔”的吴越钱俶及割据福建漳州、泉州一带的陈洪进二家了。

因此,976年(开宝九年)二月初,群臣上表请为天子的尊号中加上“一统太平”四字,但为宋太祖所拒绝:“燕云、太原皆未收复,岂可谓一统太平乎?”

宋太祖想的是首先攻灭北汉。

待宋军灭亡南唐以后,宋太祖又将目光转向北汉。

976年(宋开宝九年、辽保宁八年)初,宋、辽双方互遣使臣庆贺新春。

此时的辽国是萧皇后当朝理政,成为辽朝事实上的掌权者。

图片

八月,宋太祖下诏命令与北汉接壤的诸州兵马分道杀入北汉境内,北汉数战连败,赶忙遣使到契丹求救,辽景宗即命南府宰相耶律沙、冀王敌烈率兵南援。

但辽军尚未出境,就传来了宋太祖猝死、宋军退兵的消息。宋军数路会攻太原,又一次无功而返。

1、“烛影斧声”的两个版本

就在宋太祖意气风发,欲一举灭亡北汉之际,却在“烛影斧声”这一千古疑案中神秘去世。

976年(宋开宝九年)十月二十日(癸丑)夜,宋太祖猝然离世。

对于宋太祖的死因,宋朝正史中未加记载,如《宋史·太祖本纪》上仅简略记载:

“癸丑夕,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殡于殿西阶。”

但宋人野史笔记中却有一些颇为离奇且又说法不一的记载,如僧人文莹《续湘山野录》记载:

入夜,宋太祖登上太清阁四望,开始天气晴朗,星光灿烂,忽然间阴云四起,天地陡变,猛然降下雪雹,宋太祖便移杖下阁,急传宫钥开端门,召来开封尹赵光义,延入寝宫,酌酒对饮。然后令宦官、官女尽行避去。守候在外者只是远远看见烛影之下,赵光义时或避席,有不可胜任之状。饮毕,已是深夜三更,大殿下积雪已有数寸。忽见宋太祖用柱斧戳雪,回顾赵光义道:“好做!好做!”遂解下衣带就寝,鼻息如雷。是夜,赵光义亦留宿宫内。将近五更时,殿外守卫者寂无所闻,但宋太祖已驾崩矣。赵光义接受遗诏,于灵柩之前即位。等到天亮上殿,宣读遗诏,引近臣瞻仰宋太祖遗体,见容色如玉莹然,好似刚经过沐浴一般。

此段文字语气隐约,文辞闪烁,却是所谓“烛影斧声”这一千古之谜的最初文本,在宋代即广为流传,所以南宋史学家李焘虽认为这一传闻“未必然”。

图片

但在编撰《续资治通鉴长编》时,也不得不加以摘录,并依据宋朝“国史”,参考其他野史笔记所载,删修“烛影斧声”的大致经过如下:

起初,有一天神下降王盩桎县(今陕西周至)民张守真家中,自言:“我乃天之尊神,号黑杀将军,是玉帝之辅佐也。”

张守真每次斋戒祈请,那神灵必定降临室内,清风肃然,话语声音宛若婴儿,惟独张守真能知晓其语意,神灵所预言之祸福大多应验。张守真遂出家为道士。

宋太祖身体不豫,即召张守真至京城阙下。十月十九日,宋太祖命内侍王继恩于建隆观举行祭祀仪式黄箓醮,令张守真招呼神灵降临,那神灵说道:“天上宫阙已成,玉锁已开。晋王有仁心。”

说完便不再降临。宋太祖闻听此言,当夜便召晋王赵光义入宫,嘱咐后事。左右内侍皆不得入殿闻听,只是远远看见烛影之下,晋王时或离开坐席,若有所逊避推让之状,随即见宋太祖用柱斧戳地,大声对晋王说:“好为之!”

二十日,宋太祖驾崩于万岁殿。此时夜已四鼓,宋皇后使王继恩出宫,去召次子贵州防御使赵德芳进宫。王继恩认为宋太祖传国晋王之意早就确定,就未去召赵德芳,而是直接来到开封府衙召晋王,于府门见开封府左押衙程德玄正坐在门外。程德玄,以医术著名。

王继恩便询问缘故,程德玄回答:“吾住宿于信陵坊,二更时分听见有人在门外疾呼:'晋王召见。’吾出门却未见有人,如是者三。吾恐晋王有疾,故来此。”

王继恩颇感惊异,便告知自己来此之原因,于是扣门一起入府衙见晋王,且召其入宫。晋王大惊,犹豫不行,日:“吾当与家人议之。”入室内,良久不出。

王继恩便催促道:“时间若久,皇位将为他人所有矣。”

当时正大雪,晋王数人遂于雪中步行至宫中。王继恩让晋王于直庐中等候,曰:“晋王且稍待于此,继恩当先入内之。”程德玄便道:“便应直前,何待之有!”乃与晋王一同进至寝殿。

宋皇后闻听王继恩已至,问道:“德芳来耶?”王继恩答:“是晋王至矣。”宋皇后一见晋王,甚为惊愕,急切间呼曰:“吾母子之命,皆托付于官家。”晋王泣道:“共保富贵,勿忧耶。”

二十一日,宋太宗赵光义即位,群臣于万岁殿东楹谒见,见宋太宗号恸殒绝。

由于对宋太祖猝死经过,宋代“国史”全无记载,所以李焘大胆引用野史笔记中有关文字,以还原“斧声烛影”之真相。

图片

因《续资治通鉴长编》撰成后曾上进朝廷,故可证明南宋皇室也认可书中所记。不过李焘遇到对宋太宗甚为不利的史料还是不予采录,或加删修后使用,使得相关记载仍然含糊、闪烁,甚至颇有讹误。

2、“烛影斧声”的疑点

下面即据相关史料,按时间顺序,对其中关键问题作一简要的辨正。

首先,关于宋太祖因身体“不豫”而召道士张守真来京城及神灵黑杀将军降临之事。

道士张守真的生平记载,现见最早者当属张守真之子张元济于宋真宗初年所撰的《圣宋传应大法师行状》。

传应大法师,乃宋廷赐张守真之尊号。

但《传应大法师行状》中仅记载了张守真于开宝九年十月间自陕西终南山来汴京觐见宋太祖之事,却未言张守真于建隆观设黄箓醮、召神灵黑杀将军降临一事。

此后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王钦若纂集《翊圣保德真君传》,翊圣保德真君乃宋廷封赠黑杀将军之尊号,始记载张守真设斋而神灵降临,然后被编修入“国史”。

从现见史料看,最早将宋太祖“不豫”与召张守真入京举行斋醮以招致神灵降临的当是杨亿《谈苑》。此后,李焘采录这一说法修入《续资治通鉴长编》,但删去了宋太祖“将加诛”张守真的说法。

此外,李焘所言的“黄箓醮”亦称“黄箓斋”,系道教用以为超度亡灵而作的度亡道场,于正月十五上元日,七月十五中元日,十月十五下元日举行,“普召天神、地祗、人鬼而设醮焉,追忏罪根,冀升仙界,以为功德不可思议”。

宋代道教典籍《云笈七签》中亦称:

“黄箓斋,拯拔地狱罪根,开度九幽七祖。”

所以宋太祖召张守真人京,于建隆观设“开度九幽七祖”的黄箓醮,似与其是否“不豫”不相干,而且当于十月十五日下元节举行为合适。

同时,对撰写《传应大法师行状》的张元济而言,其父被宋太祖召入京城,并为其“设黄箓醮”以“降神”,是何等重要且荣耀之事,但却是只字未提。

图片

稍后撰成的《翊圣保德真君传》虽已提及宋太祖命内侍王继恩于十八日在建隆观设黄箓醮,让张守真“降神”,并记下了神言“晋王有仁心”等语,但也未有只字提及太祖“不豫”。

因此可证所谓宋太祖“不豫”以及神灵降临时声称“晋王有仁心”,当皆非事实,而属事后编造之谎言,以掩盖宋太祖非正常死亡之真相。

其次,关于宋太祖夜召赵光义入宫饮酒事。

文莹《湘山野录》称于二十日夜,晋王赵光义与宋太祖饮酒后留宿于宫内,是夜宋太祖驾崩。

而宋人蔡惇《直笔》云:两人夜饮至“夜分乃退”,宋太祖乃就寝,“侍者闻鼻息声异,急视之,已崩”。

但赵光义未留宿宫内。

司马光《涑水记闻》则认为是夜赵光义在开封府衙,待凌晨方在内侍陪同下入宫继位。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采用了司马光的说法,但将宋太祖召赵光义入宫事系于十九日,并因为要与宋太祖“不豫”之情况相符合,故未载宋太祖兄弟夜饮之事。

由于宋朝“国史”、野史大多称宋太祖于二十日(癸丑)夜驾崩,且死前曾与皇弟赵光义饮酒,因此根据李焘的说法,则宋太祖当死于二十日凌晨,即十九日下半夜。

由此,后人就有了赵光义“入宫一日以后才得以即位,反映出他的继位遇到了一些阻碍,费了不少事才得以成功”的说法。

因为唐、宋时期,一日之始在于晨,即一夜分五更(也称五鼓),五更尽方为新的一天。故此处“癸丑夜”,严格而言,当属甲寅日(二十一日)凌晨,而“夜召晋王”当在癸丑日傍晚或上半夜,不当系于壬子日记事中。

图片

有学者因此认为,若如文莹所云将太祖“死期”定在“十月甲寅将五鼓时”,将下距赵光义“逮晓登明堂,宣遗诏罢”便即位之时不多于两小时,如此则《谏水记闻》所称宦官王继恩以私意迎赵光义入继大统一事便缺乏“合理”的完成时间,所以李焘便将太祖“死期”前移一天。

李焘如此“有乖常理”的叙事手法,是“为后人提供进一步探究事件真相的线索”。

此说也不然。因为两宋宫禁内有“六更”之说,且云其始于宋初太祖时,“禁中四鼓,乃在外三更”。

如此则“宦官王继恩以私意迎宋太宗入继大统”,在时间上就无障碍了。李焘将宋太祖召赵光义入宫时间提前至十九日,确为调合《续湘山野录》、《涑水记闻》之记事矛盾,但其实质还是为了开脱赵光义“弑兄”嫌疑。

其三,晋王府中是否前知宋太祖“死期”。

虽然据《涑水记闻》,赵光义未留宿宫内,但从当时赵光义身边人员的活动上看,晋王府中人确实前知太祖“死期”。

图片

据宋初《国史·马韶传》曰:赵州平棘人马韶谙熟天文占卜之术,与晋王、开封尹赵光义的亲吏程德玄关系密切,然因当时宋廷严禁“私习天文”,所以程德玄告诫马韶不要到晋王府来。

但于十月十九日半夜,马韶忽然造访程德玄,说“明日乃晋王大吉之辰”。程德玄恐骇不已,让马韶藏在一间密室内,急忙入禀赵光义。赵光义让程德玄派人看着马韶,准备向天子告发以自解。

等到次日清晨,赵光义人宫中拜谒,果然受遗诏登基。此后马韶被授任为司天监主簿。由此可见,当内侍王继恩疾驰而至晋王府,遇到在门外徘徊的程德玄,显然就是为了等候王继恩的到来。

其四,宋皇后为何要遣王继恩去召宋太祖次子赵德芳进宫?

宋皇后为左卫上将军宋偓之女,其母为后汉永宁公主,于968年(开宝元年)17岁入宫为皇后。史载宋皇后“性柔顺好礼”,颇得天子宠爱。

因此,当宋太祖猝死,“性柔顺好礼”的宋皇后却遣王继恩出宫召皇子德芳,此应非是宋皇后一时之想,而当出于宋太祖的平日安排。

联系是年春宋太祖欲迁都于赵德芳岳丈焦继勋为知府的西京洛阳,并加焦继勋节度使,显然有欲远离赵光义势力所在的东京城,而于西京培植赵德芳势力的企图。

此当也是赵光义至此伺机动手以夺位的直接原因。而当时王继恩在晋邸曾用“事久,将为他人所有矣”之语催促赵光义赶紧入宫,正可证明皇位原本所传者并非是赵光义。

又多种宋朝史籍中记载赵德芳之孙、左屯卫大将军赵从式于宋仁宗至和年间上献其祖德芳“所藏玉宝,篆文曰'皇帝信宝’,盖太宗所赐也”。

“皇帝信宝”非寻常臣下所可以拥有之物,宋太宗赐赵德芳“皇帝信宝”,当含有安抚德芳之义,或直接有着相关承诺。

也因为此,宋皇后一见赵光义不请自到,便惶恐地急呼:“吾母子之命皆托于官家!”

《辽史》记录宋太宗即位之事,用的是“自立”二字,断然揭露出赵光义乃非正常继统的真相。

图片

但宋太祖的具体死因,历史上有赵光义以柱斧杀太祖于禁中的传说,如元人杨维桢《金匮书》诗中云:“夜闼鬼静灯模糊,大雪漏下四鼓余。床前地,戳玉斧,史家笔,无董狐。”

此“玉斧”即史书中所说的柱斧。

何为柱斧?

据考证宋代柱斧以水晶或铜铁为之,有两种,一为武士所用,一为文房用具,又称玉柱斧、玉斧。

有人认为“斧声烛影”中的柱斧即为文房用具之玉斧,难作杀人之具。

《涑水记闻》曾记载有官员上奏弹劾宰相赵普,引起宋太祖大怒,“引柱斧击折其上颚二齿”。能一击落人二齿的柱斧,显然是一种以铜铁或硬木为之、用作拄杖而兼有防身武器之用的长柄斧形之物,而非是以水晶或玉石所做的文房用具。

虽然此柱斧可用作杀人利器,但宋太祖显然不至于死于柱斧之下,因为据《续湘山野录》载宋太宗继位之际,曾“引近臣环玉衣以瞻圣体”,若非文莹所云为虚,则太祖若死于斧下,实难瞒众人之眼。

3、赵匡胤最可能的死因

有人推断太祖是因饮酒过度中毒而猝死,也有人学者通过分析真宗以下诸宋帝死因,提出可能因突患脑溢血去世,属正常死亡。

但既然宋太祖属正常死亡,则完全可以诏告天下、载诸国史,何需宋朝君臣在太祖之死、太宗嗣位问题上闪烁其辞,讳莫如深?

因此,宋太祖猝死,当非因疾病不治所致。

从宋太祖死前不久曾与赵光义对饮上看,似也说明赵光义与其兄之死实有着脱不开的干系。

在分析宋太祖死因时,当重视在赵光义继位过程中言行颇引人注目的程德玄此人:

仅为开封府一僚属的程德玄,竟然于此非常时刻随同赵光义闯入深宫,且当内侍王继恩要赵光义“止于直庐”以待禀报时,程德玄反对道:“便应直前,何待之有!”促使赵光义直闯寝殿,成为赵光义夺位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图片

同时,史称程德玄善医,而赵光义也善于酒中下毒,如南唐李后主即被宋太宗所赐毒酒害死,而宋太祖猝死之夜曾与赵光义对饮,可证赵光义确有下毒机会。而下毒酒中而又不被发觉,善医的程德玄便得其用了。

《续湘山野录》称宋太祖“圣体,玉色温莹如出汤沐”,似也在告诉世人,宋太祖遗体经沐浴处理以清除中毒痕迹,或遗体“玉色温莹”本身即是中毒之结果。

而从宋人笔记所载逸事来看,当时下毒于酒,让人于不知觉中饮下,却不即刻毒发,并非一件难度很高之事。

因此,若赵光义于与兄皇对饮时乘隙下毒于酒,饮罢出宫,至四鼓时宋太祖于睡梦中毒发而死,从时间上看,并不冲突。所以程德玄深夜待在晋邸门外,其用意也颇可解释了。

而赵光义继位后,程德玄极得宠遇,当也昭示其在那一夜里曾发挥有重要作用。

4、宋太宗的善后

976年(宋开宝九年)十月二十一日,晋王赵光义登基为帝,更名曰炅,是为宋太宗。

二十二日,大赦天下,宣示要秉承先帝制度规矩,以安人心:

“先皇帝创业垂二十年,事为之防,曲为之制,纪律已定,物有其常,谨当遵承,不敢逾越。”

随之封宋太祖之皇后宋氏为开宝皇后,迁入西宫居住;授其弟赵廷美为齐王,接任开封尹,宋太祖之子赵德昭为永兴节度使,封武功郡王,赵德芳为山西南道节度使、同平章事、兴元尹。

同时又诏令宋太祖、赵廷美的子女并称皇子、皇女,以示兄弟三人的后代,一视同仁。

数日后,又命齐王赵廷美、武功郡王赵德昭皆位居宰相之上。此与宋太宗在宋太祖时期所享受的地位待遇相同,即赵廷美、赵德昭也具有储贰的身份。

由此,这一大家子一时倒也相安无事,宋太宗也就初步度过了由“烛影斧声”带来的政治危机,为最后清除政敌赢得了宝贵时间。

宋太宗即位未数日,即任命开封府判官程羽权知开封府,接替自己掌管京城事务,以开封府推官贾琰为枢密直学士,控制了枢密院重地。

然后为宰执加官:宰相薛居正加左仆射、沈伦(沈义伦)加右仆射,枢密使曹彬加同平章事,擢拜参知政事卢多逊为宰相,枢密副使楚昭辅擢为枢密使;其他内外官僚皆进秩有差。

为强化对地方的控制,宋太宗诏令诸道转运使觉察辖地内州县官员政绩、才干“能否”,于岁末上报,朝廷据此赏罚。同时,宋太宗又下令诸州长吏“大索明知天文术数者传送阙下,敢藏匿者弃市,募告者赏钱三十万”,以防有人借天文谶言蛊惑民心。

十一月,宋太宗为北方防务,以齐州防御使李汉超为云州观察使、判齐州,仍领护关南屯兵;以洺州防御使郭进为应州观察使、判邢州,仍兼西山巡检。

同时,宋太宗又遣使臣去契丹,将宋太祖驾崩、宋太宗继位之事告知辽朝。按照对等原则,辽廷也分别派遣使臣来开封城“吊慰”先皇帝、祝贺新天子如仪。

随着这一切初步处理妥当,十二月二十二日,宋太宗正诏改元,以开宝九年为太平兴国元年。

图片

按常例,新天子于即位之次年左改用新年号纪年。但宋太宗于再过八天即是新年之时就迫不及待地改换年号,如此打破常规,大概只有抢着为自己“正名”这样一个解释了。

(正文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