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影响比周末重磅还大,先过三道关!

 天承办公室 2023-08-21 发布于北京

​​本是一个平淡无奇的周末,但隔夜的大消息,各种解读,忙得我是认真阅读,好在咱虽然水平一般,但人脉还是有的。券商、基金各条线上的朋友问了一圈,还得说做策略分析的最靠谱,上次哪位策略分析师好友,又给我提点了几下,人家说了,什么利好消息、底部深度、反弹力度、市场热点,这些都是虚的,如今这局面和6月底极为相似,所以接下来要想胜出,就是不要对6月的三大错误重蹈覆辙!和大家分享。

​​​一、8月VS6月
第一,调整当崩盘

6月16日后,市场开始快速调整,有的投资者没扛住跑了,结果一卖就涨;8月也是如此,8月11日市场大跌,但实际本周有超过2300家的股票已经回到了8月11日高点的上方。
 

第二,崩盘当调整

也是6月16日后,市场快速调整的背景下,刚刚进场或是前期收益不理想的投资者,不愿承认已经崩盘,一直拿着结果越跌越深;8月也是如此,本周有接近1000家个股的跌幅超过5%,加速下跌真不是恐吓。

 

第三,蓄势当弱势

有些版块在6月表现出众,表面看是突然爆发,实则是有迹可循的爆发,需要特殊的数据能看得出。8月大家公认的证券、房地产两大板块,实际都不是突然上涨。

 

可能会有小友说,这行情啊,都是不可琢磨的,哪天碰到这行情心情好了,它就涨了!做投资,还是一步一个脚印,没做好准备就进场,或许之前会有「新手光环」,等到幸运女神不站在身边了,就来不及哭了!

所以,能避免这些错误就尽量避免。

​二,调整当崩盘

​不可否认,今年对于量化交易、高频交易的探讨一直被推上热门话题,因为这些交易占据了很大一部分的交易比重。若量化交易、高频交易开始占据市场主流交易方式的时候,反复震荡就成了占市场大份额的 「交易主体」盈利的主要区间。

因为量化交易、高频交易最擅长的就是在相对狭窄的区域内,采用高频、高密的交易方式来获取利润。这就是为什么现在单边趋势持续的时间很短暂,更多的时候就是反复震荡。

​然而很多投资者还尝试在「单边趋势」行情中进行操作,等到花都谢了也等不来想要的行情,那么就又分为两种:要么就干脆拿着不动,然后面临「坐电梯」的窘境,涨过,但又跌回去了,一切白忙活;要么就想要动一动,但很可能接受「踏空」和「套牢」的毒打,这种情况最近是层出不穷的。

​还是因为,作为散户的投资者还不能在反复震荡的走势中操作,比如下面的这个股票:

数据出处:「博尔量化分析系统」(苹果手机版 | 安卓手机版)

 

这支股票刚大幅反弹没多久,就又开始下跌,这个情况大家都碰到过吧,如何面对这一局面呢?

来介绍一种简单直接还好上手的方法,如图:

数据出处:「博尔量化分析系统」(苹果手机版 | 安卓手机版)

 

通过「博尔量化分析系统」中「行为量化」模型进行观察得出的数据,可以反映交易行为的数据,称其为「主体库存」,「主体库存」反映的就是「交易主体」的数据特征,可以通过观察「主体库存」来掌握「交易主体」的活跃程度。

如图可见,这支股票在下跌过程中,「主体库存」持续增加,说明「交易主体」有很高的活跃度,那么这支股票很可能在之后也会有不错的上涨期,只要「交易主体」还活跃,就很可能这样,那么来看结果:

数据出处:「博尔量化分析系统」(苹果手机版 | 安卓手机版)

 

最后结果也证明了,只要度过了下跌期就迎来了很不错的涨幅,根据数据来判断「交易主体」的活跃度,可以作为推断之后发展的一项参考。因为只要是交易,就会留下痕迹,「交易主体」也是如此。根据数据样本的增加,通过量化这些大数据模型,对这些交易进行归纳整理就能找到其中的规律。

​三、崩盘当调整

​崩盘当调整,其实是 「交易主体」活跃度不高的个股会造成的,即便出现反弹,也无法保证能持续下来,比如这只股票:

数据出处:「博尔量化分析系统」(苹果手机版 | 安卓手机版)

还是通过「博尔量化分析系统」中「行为量化」模型进行观察得出的数据,可以看出这支股票在上涨过程中,「主体库存」已经消失了,说明「交易主体」活跃度不高,那么很难保证之后的发展形势,从结果来看也是这个结论。

​谁都不希望行情刚反弹就开始折腾了,如果能通过数据展示 「交易主体」的活跃程度的话,就可以判断之后可能的形势,各位想知道手上到底有没有被「交易主体」青睐,只要亲自去尝试就能知道了。不妨和我一样,用「博尔系统」去量化下,目前各大手机应用商店都可以下载,搜索「博尔量化」就好了。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