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想养废你的孩子,就做个“脚手架型父母”

 富书 2023-08-21 发布于北京


精读妈说:教育孩子不是养宠物,而是唤起孩子的觉知力,让他们自己掌控人生。让花成花,让树成树,让孩子成为孩子。

作者:宛宇

来源:爸妈精读原创

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余瑞琴分享过一个故事。

一个7岁女孩要求爸爸像猴子一样上树生活,妈妈要像模特那样走路,对疼爱她的奶奶更是拳打脚踢,大声叱喝。

一家人对孩子的表现不知所措,又心疼不已,于是带她来找余教授做咨询。

一次,余教授和孩子玩沙盘汽车游戏时,她按照正常的规则去行驶,女孩却拿着汽车模型一边冲一边大喊:“撞死你,撞死你。”

余教授避让不及,两个汽车模型用力地撞在一起,余教授赶紧询问孩子是否受伤。

结果女孩直接狠狠地踢了余教授一脚,还气愤地说:“让你撞我。”

全程目睹这一切的妈妈,不但没有批评女孩的无礼,反而对余教授说:“老师你怎么不看着点呢,不好意思啊,她还只是个孩子。”

余教授这才明白,是家人多年来的宠溺纵容,造就了女孩自私、娇纵的性格。

其实一味护着孩子不是爱,反而是对孩子最毒的伤害。

美国心理学家华莱士称:

溺爱孩子其实是一种温柔的陷阱,表面是在爱孩子,实质上是父母一步步将孩子带领到自己亲手挖掘的陷阱里,被溺爱长大的孩子,由于被剥夺了犯错误和改正错误的权利,也失去了长大成人的机会。

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需保持清醒,爱有边界,孩子才有未来。

竭尽全力对孩子好,

养不出感恩的孩子

儿童专家李茜曾说过:

“普通的家庭对孩子最大的毒害,就是倾尽一切去满足孩子所有需要。这种自我感动式的教育,一定会养出一批来要账的孩子。”

父母希望把一切美好都给孩子,却忘了宠爱过了头,反倒变成了亏欠,害了孩子的同时也将反噬自己。

因为有求必应,最后就是理所当然;百般纵容,最后就是本该如此。

综艺节目《天天好心情》里,24岁的小李理直气壮啃老,父亲无奈带儿子上节目调解。

小李毕业后就闲赋在家,花钱却大手大脚,2年的时间,家里的积蓄几乎都被他败光了。

家人催他出去工作,他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每份工作都干不长。

当专家质问他为何啃老,他竟觉得父亲能挣钱,完全可以养活他们一家人。

看着吊儿郎当玩世不恭的小李,现场的调解员气不打一处来,对他进行言辞激烈的批评。

结果坐在一旁的父亲心疼儿子被骂,反而替小李辩解起来。

父亲说儿子曾经也勤奋好学,非常听话明事理,只是这几年才变得懒散虚荣。

经过节目中探讨,原来小李会变成这样,跟他的父母的教育有莫大的关系。

从小到大,父母让小李衣食无忧,过度庇护,不忍心让他受一点委屈。

吃喝拉撒全帮他打理,就连儿子的工作都是父亲托朋友安排的。甚至为了让儿子拿到销冠,不惜自掏腰包冒充客户去刷单。

可小李不但没有感激父亲的付出,反而觉得上班太累,辞掉工作在家啃老。

《教育的本质》书中说:每一个冷血不懂感恩的孩子背后,都有不懂教育的父母。

父母的责任不仅是把孩子养大,而是让孩子成为一个有责任感和上进心的人。

很多时候,父母越爱孩子,越要懂得放手,让孩子有机会去面对挑战和困难。

当孩子拥有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才能有勇气去面对生活的起起伏伏。

真正的爱有分寸,温柔有界

心理学上有个理论叫“食盐效应”,它来自一个寓言故事。

一个农夫喂了一头驴,这个驴天天吃青草,食之无味,想吃点好的。

于是这个主人就在草里放了点盐,驴觉得吃到了美味佳肴。

得知是加了盐的原因,驴便要求以后只吃盐,不吃草料。

结果第二天主人给它端了一盆盐,驴吃了一口被齁着了,皱着眉头又去找青草了。

“食盐效应”给我们一个启示:再好的东西,也要适时适度,过量了就会变质。

同理,家庭教育也是如此,家长对孩子的好,就如同那一味盐,总觉得给的还不够多,不够精,殊不知,菜品早已变了味道,食之难咽。

父母对孩子爱有分寸,适度培养,孩子才能守住边界,健康成长。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对子女从不溺爱,非常重视品德素质培养。

孩子们小时候贪玩,不知道帮父母分担家务,他对孩子循循善诱,引导他们主动做事;

孩子有时淘气执拗,他不会马上哄孩子,而是等孩子冷静后,再温和的启发诱导;

为了培养儿子们吃苦勤奋的精神,他让孩子跟泥瓦匠师傅刷墙砌砖。

陈先生还要求每个孩子都要有同情心和爱心,鼓励孩子们尽自己所能去帮助他人。

他的三个女儿就曾在收容所里帮忙照看婴儿,教小朋友们识字、唱歌。

正是得益于陈先生的“温柔有界”的培养,他的七个孩子全部成才,为社会做出了许多贡献。

合格的父母会掌握好爱的分寸,既让孩子感受到温暖,又让孩子知道边界后欣然改变。

教育从不是一蹴而就的事,父母对孩子的爱也绝非“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唯有温和有约束的爱才能让孩子长成一个身心健康的人。

《爱与孤独》里说:凡属孩子自己的事情,既不越俎代庖,也不横加干涉,而是怀着爱心加以关注,以平等的态度进行商量。

当父母与孩子之间有朋友式的交流氛围,孩子也一定能在爱的基础上,更自信更独立地成长。

智慧的父母从不无条件满足孩子,让孩子感动一时,而是用温柔有边界的爱让孩子感恩一世。

不做“脚手架型父母”,教出优秀孩子

美国著名的教育学家布鲁纳曾提出一个“脚手架理论”。

意思是孩子可以借助父母提供的辅助完成自己无法单独完成的任务,一旦孩子能独立完成某种任务,这种辅助就像建筑竣工后的脚手架,会被逐渐撤离。

“脚手架型父母”就是在孩子需要帮助时,提供适当的支持,帮助孩子更好地独立成长。

父母只有当好孩子的人生教练,多鼓励指导,少下场干预,孩子才能追求更高更强的目标。

1、孩子自己能做的事,绝不代劳

周国平曾说:“真爱孩子就该从长计议,使孩子离得开父母,离了父母仍有能力生活得好,这乃是常识。”

培养孩子就是培养孩子独立成长的一个过程,父母不包办代替,孩子才能自信聪明。

在孩子每个年龄成长阶段,父母要学会适时放手,让孩子掌握基本生活技能。

比如:

2-5岁的孩子掌握:用抹布擦桌子凳子、收拾自己的玩具、叠衣服、洗碗洗菜;

5-6岁的孩子掌握 : 会拖地、晾衣服、倒垃圾、整理床铺、为家里的植物浇水;

6-8岁的孩子掌握 : 做简单的饭菜、换被单、清理家具上的灰尘、料理好早上上学准备的事物;

8-11岁的孩子掌握:清理冰箱,厕所卫生、垃圾分类、整理衣柜、日常家电的维护;

11-14岁的孩子掌握:手洗衣服、做丰富的饭菜、换灯泡水龙头、短期看护较小的弟弟妹妹;

14-18岁的孩子掌握:家庭卫生深度清洁、生活设备的更换维修、独自带年幼的小孩。

当孩子在不断实践这些家务时,他们才能学会独立成长的技能,也能够在家务中体谅父母的辛苦。

2、孩子自己做错的事,承担后果

英国诗人班扬曾说过:“你若希望你的孩子总是脚踏实地,就要让他们负些责任。”

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若想孩子有责任感,父母一定要当好孩子的监督员。

当孩子出现错误时,父母要适当管教,让孩子认清利弊后,勇于承担后果。

《正面管教》里有这么一个故事。

琼斯太太得知6岁的儿子杰夫在商店里偷了一袋泡泡糖,她找了个没人打扰的时间,把杰夫喊到身旁。

随后妈妈告诉杰夫,她上五年级时也从商店偷过一块橡皮,这件事让她在心里愧疚了很多年。

杰夫虽然有点羞愧,但他辩解道:“反正商店里有很多泡泡糖。”

于是妈妈引导杰夫讨论店主要卖多少东西才能挣到足够的钱来付房租、水电、店员工资、仓储物流、以及养家糊口。

杰夫从来没有想到过这些,他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还发自内心地想去弥补。

最后,杰夫主动去商店为自己偷的泡泡糖付钱,并向老板道歉。

人生路上,每个孩子都会迷路,父母多点爱的指引,孩子才会重回正轨。

接纳孩子的错误,多引导,少指责,孩子才能更有责任感。

3、孩子自己要做的事,不去限制

纪伯伦说过:“孩子虽是借你而来,却不属于你;你可以给他爱,却不可给他想法,因为他有自己的想法。

孩子不是家长的傀儡,家长也不是孩子的掌控者。

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一定要做好“课题分离”,理清哪些是自己的事,哪些是孩子的事。

“投资大王”巴菲特虽家产万贯,却从未把期待和梦想强加在三个孩子身上。

大女儿是个家庭主妇,有一家针织品商店,生活自足;

大儿子是个农民,但他过得非常快乐,人生没有焦虑;

小儿子是个音乐家,因为崇尚自由,喜欢作曲,他在音乐中找到了自己的事业。

三个孩子在各自的领域都勤勤恳恳的发展,他们从不依靠父亲,父亲也从不限制孩子的人生。

让花成花,让树成树,让孩子成为孩子。

让孩子保持做事的原动力和主动性,才是为人父母最大的成功。

写在最后

《特别狠心特别爱》书中说:

“中国父母给予孩子的爱,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了,不忍心让他们从小体验生活的艰难,也不懂得在适当时机向他们索要,因此最终导致子女们一辈子艰难,一辈子朝他们索要!”

教育孩子不是养宠物,而是唤起孩子的觉知力,让他们自己掌控人生。

在子女遭遇困难时,父母可以适当关怀;而当子女犯了错误时,父母亦要及时指正,避免继续再犯酿成悲剧。

用温柔有边界的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逐渐交出生活的主动权到孩子手中。

才能用刚柔相济的爱,去呵护出一个独立友善的孩子。

点个【在看】,愿父母们都能理性育儿,养出优秀感恩的孩子。


作者简介:宛宇,富书专栏作者,一个与孩子共同成长的学习型爸爸,专注儿童成长,育儿先育己,本文首发公众号:爸妈精读(ID:bmnfrc),转载授权联系开白助理(看菜单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