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日七月七,牛女会天河,只求七夕水,是啥意思?七夕水有啥作用

 一甲山人 2023-08-21 发布于山西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农历的七月初七是民间传统的七夕节,也被称为乞巧节,这是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来源于人们对天象的崇拜。这个节日到底是怎么来的?有什么寓意?

天有四象,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各有七宿组成,共二十八宿。二十八宿随着斗柄的指向四季运转,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西,天下皆秋。北斗星的斗柄永远指向青龙七宿的心宿之位。此时斗柄指申,则心宿在申,即将西沉。

二十八宿首尾相连,青龙之尾连着玄武之首,为箕斗之交。青龙西沉,则白虎东升,玄武七宿即将到达南天正中,此时玄武七宿的牛宿和女宿已经到达南天正中。初秋的夜晚,织女星首先出现在天顶附近,之后偏南方位的牛郎星慢慢升起。

在牛宿和女宿之间隔着一条白茫茫的天河,一个在河西,一个在河东。人们根据这两个星宿的位置,编出了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也就是七夕牛女会天河,于是七夕节也就变成了一个古老的情人节。

南朝梁殷芸有一段描述: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机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容貌不暇整。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纴。天帝怒,责令归河东,但使一年一度相会。相会之日为七夕,也就是七月初七。

七月初七有啥习俗?

七夕节的故事围绕着牛宿和女宿而展开,牛宿位于玄武第二宿,又名牛金牛,因形状如牛角而得名。牛角是用来攻击的武器,所以牛宿多不吉。《宋史·天文志》说:牛宿六星,天之关梁,主牺牲事。

古人常以紫薇垣星象测帝王之事,则以牛宿测民间之事,当斗牛之间有流星划过,寓意着民间有丧,其分野之地容易有大人离开。牛宿中的河鼓三星,就是民间传说中的牛郎担着两个孩子去追赶织女。

女宿是玄武第三宿,其星群组合状如簸箕,也像一个女字。簸箕是古人用来颠簸五谷,去弃糟粕之物,因此女宿多吉。牛宿不吉而女宿吉,这就注定了牛郎和织女的爱情终究是悲剧。故事里的织女下河洗澡,被牛郎偷走了衣服,最终不得不下嫁牛郎。

简而言之,就是牛郎用了一些手段,迫使单纯的织女嫁给了他,这也是牛宿不好的一种表现。要知道在以前社会,男女授受不亲,一个男子偷走了女子的衣服,绝非正人君子。所以七夕牛女会天河,并不是什么情人节,而是久别重逢的夫妻相见,泪洒鹊桥。

织女为天帝之女,也就是仙女,那么织女流泪,就会形成降雨,此时的降雨就是带着仙气的雨水。于是七夕这一天的雨水,就被赋予了各种力量,甚至还能助旺爱情。于是每到这一天,民间就有了储藏七夕水,游七姐水,接露水等习俗。

人们在七夕的晚上,用容器接一些露水,此时的露水就是牛郎织女相会之时流下的眼泪,带着仙气,用过之后就可以让人眼明手快。由于织女心灵手巧,妇女们都希望自己也像织女一样手巧,于是对月穿针,喜蛛应巧,投针验巧等,这些习俗就被称为“乞巧”。

七月七日有啥含义?

农历每个月的重日都是比较重要的节日,正月初一为春节,二月初二龙抬头,三月初三上巳节,五月初五端午节,七月七日七夕节,九月九日重阳节,被称为“七重”。所谓重日,也就是日子与月份相重之日,也就是日月重复。

日为阳,阳为天,月为阴,阴为地,日月相重,也就是天地相重之日,所以古人认为,重日就是“天地交感,天人相通”的日子。正因为七月七日为天地相通之日,织女才能下界洗澡,才有了后来的故事。

在数字之中,九为老阳,六为老阴,七为少阳,八为少阴,所以《易经》中说:春其数七,夏其数九,秋其数八,冬其数六。从冬季到春季,就是从六到七的过程,也就是老阴生少阳的节点,从阴到阳,也就是从地下到了地上,因此七为复生之数。

正因为七有重生之意,所以在亲人离开之后,每七日祭拜一次,被称为“做七”。七七四十九天为满七,寓意着地下的亲人已经重生。七为阴生阳的节点,所以七月为鬼月。七月初七,是七月的第一个逢七之日,也就是祖先活跃的第一个小高潮。

七月十四就是七月的二七之日,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七月半。俗话说:七月半,鬼乱窜,没事别往河边窜。有诗云:二七亡人渡奈何,千群万队涉江波。因为七是老阴生少阳的节点,老阴就是水,少阳为木,少阳出于水,所以祖先都是从水中出来的。

所以七月初七,就是七月的第一个阴生阳的节点。七月建申,七月初七,也就相等于申月申日,为金气强旺之日,此时大自然中的水就为强金之水。秋季的力量为金气的收敛之力,人生活在地球表面的大气之中,也要顺应金气的收敛。

因此七夕之水就为金水,可以增强自身之金气,以顺应自然之力。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水土养不同的人。所以七夕节储藏雨水,接露水,游七姐水等,都是顺应大自然的一种表现。当然真正的七夕水是申月申日的金气之水,凉能清热,甘可助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