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高这辈子(上)

 [南国风] 2023-08-21 发布于广东
老高是陕西榆林人,榆林是陕西最北部。别称,小北京。老高1926年入党,后来在陕西省地下省委,成为从事兵运和地方武装工作的领导人。随即就是陕北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创建者有三人,刘志丹、阎红彦,还有老高。
不过老高适合打顺风局,再者适合打辅助。如果让他独当一面,且放在逆境之中,他的抗压能力比较差。比如在1932年6月的临真战斗,老高带人临阵脱逃,逃回去后,受到刘志丹的批评,并记留党察看处分。

图片

等中央到陕北后,刘志丹牺牲,他受到老人家的特别重用。这是当时的需要,必须要有陕北地方的同志进行支持。而论资排辈,陕北当地,也排到了老高。1936年起,老高任陕北省委书记。1937年,担任陕甘宁边区区委书记。此时老高的地位有多高呢?
旅欧元老王若飞,此时在老高手下当个部长。全面抗战爆发后,1937年8月,老高任陕甘宁保安司令部司令。1939年6月,老高搭档萧劲光,成为八路军留守兵团政委。但是萧劲光此时,不太看得起老高。萧劲光的资历非常深,1922年入党,比老高早4年。而且,还有留学苏联的经历。再者,人家上中学时,同班同学就是任老。
不过,这都没阻碍老人家对老高的支持!
1941年5月,老高任西北局书记。南方局是周公、北方局是诚五、华中局是刘同志。此时的老高,已经跻身一线大员。但是受其资历影响,看不上他的人,还是大有人在。
老高的威信是如何被树立的?西北这么多干部,老人家又为何只看重老高?
在1942年,西北局高级干部会议,开了88天。老人家亲自参加,对陕北历史问题作出结论。树立老高为陕北正确路线的代表。大批特批了萧劲光,要萧劲光尊重地方政府,尊重老高。
在领袖光环的加持下,陕甘宁边区自然成为全国模范边区。但是,这能是老高一人的功劳吗?我个人认为,至少伯渠同志、维汉同志,以及会计,这三位的贡献,至少要占70%。
但抱歉,老人家只看重老高。其原因,从史料中不得而知。我个人推测,老高和那三位比,有一个特别大的性格优势,做事高调。老高做事儿,调门儿拔得很高。但是老高不是光说不练的,人家也是真干事儿。
伯渠同志、维汉同志,以及会计,这三位跟老高可就不一样了。伯渠同志,伯渠是号,名是祖涵。伯渠同志,是我党廉洁奉公的楷模。维汉同志,原名叫厚儒,字和笙。维汉同志在法国时期,有位同学叫萧子升。杨昌济老师有三位得意弟子,首位你们都知道。其次是蔡和森和萧子升。萧子升评价维汉同志,为人精细。
至于会计同志,大家就更了解。我可以出主意,但是你来做事。我可以做事,但名气我不要,给到你。
所以老高对比这三位的性格优势,就是做事高调。或许,这是老人家所看重的。我声明,这仅仅是我瞎猜的。
但是,众所周知的整风报告,却把这个问题,完美解释了。
1941年提拔老高为西北局书记,在延安整风中,老高又为老人家出了大力。在众所周知的整风报告中,老人家特别提到老高,说自己到陕北已经五六年了。可是对于陕北的情形,对于陕北人民的联系,比其老高,其他同志就差得多。

图片

随即,在1945年七大,老高被选为中央委员。七届一中全会,诞生了新一届13位政治局委员。按照名词顺序,老人家、朱老总、刘同志、周公。任老、会计、康老。老高、彭真同志、董老。伯渠同志、洛甫同志。最后一个,彭老总。
七大之后,我们调干部从西北入东北。可以说,东北局的首批干部,老人家是深思熟虑的。他并没有因为喜欢老高,而让老高立马出任一把手。当时的东北局书记,是当年的整风干将,彭真同志。打副手的,是会计。东北民主联军司令员兼政委,林总一肩挑。而老高,给林总兼个副司令和副政委。
老人家的安排是非常妥当,关键岗位,都给了专业性最强的人。给老高的这个安排,在我看来,就是学习学习,刷刷经验。
当时林总有过抱怨,大意是情况如此恶劣,我还得带个学生。
不过林总,确实是一位好老师。最早他是校长的人,后来是教员的人。再后来,自己也当过校长。小半辈子都与教育打交道,三三制仅仅是他的创造之一,老高才是得意之作。

图片

那么,老高的成长,仅仅是依靠关系户的身份吗?
从西北到东北,老高被火速提拔,不完全靠关系。接着上一条内容,老高也不负老人家和林总的期望,成长非常之快。老高虽然做事儿调门儿高,但是就学习态度,他非常虚心。他向当地的诸多领导们,都请教过。老高称会计是圣人,就发生在东北时期。
1949年,四野南下。临南下之际,东北地区的最高领导权,该交给谁?林总向老人家推荐老高。大家别忘了,四野南下后,在东北还有洛甫同志,还有会计呢!
此时的林总,应该是对老高的能力,极为认可。虽然后来五马进京后,老高拉帮结派,林总也向老四野表态,一定要支持老高。但那是另外一码事了,林总已经嗅到了不一样的味道。
四野南下,林总的推荐正合老人家的心意。所以在洛甫和会计都在的情况下,任命老高为东北局书记、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委。东北人民政府主席。这里有一个知识点,当时的各大军区都是军政委员会,只有东北军区,有人民政府。
四野大军南下后,东北地区成为四野的大后方,甚至是全国野战军的大后方。再之后,又成为抗美援朝的总后勤。老高一系列的贡献,老人家都看在眼里。
此后,就要讲到五马进京。而在进京之前,发了生“荣誉属于谁”。此事还在1950年,被拍成了电影,叫《在前进的道路上》。
在此时,究竟发生了何事?在下一条,苇哥细致的给大家讲讲。
想更深入的了解现代和当代史,想了解那些惊心动魄的组织事件,想扩展自己的基础史料积累。欢迎进入苇哥的付费社群,永久会员制,苇哥随时恭候。置顶视频有详细介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