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也称公共采购,是指各级国家机关、实行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为了开展日常政务活动和为公共提供社会公共成品或公共服务的需要,在财政的监督下,以法定的方式、方法和程序,使用财政性资金从国内、国际市场上以购买、租赁、委托或雇佣等方式获取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 政府采购是集政策性、知识性、技能性等特点于一体的政府活动,是一项全新的系统性工程。随着管理体质的完善和组织机构的建立,政府采购人员队伍不断壮大,从事政府采购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知识结构逐步改善,业务技能和操作水平不断提高。但伴随政府采购制度改革的进一步神话和国家宏观政策对政府采购制度的新的要求,政府采购队伍出现素质良莠不齐、专业人才缺乏,不能完全满足政府采购发展要求的矛盾也日益凸显,严重影响了政府采购制度的顺利实施。 政府采购人员担负着执行政府采购政策、推进政府采购工作、操作政府采购业务的重任,其能力和素质的高低,对政府采购工作的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政府采购工作的成败。因此,建立一支精通采购技术、熟悉商品性能、道德水平高、责任感强的高素质的政府采购队伍已迫在眉睫。笔者就如何加强政府采购管理,提升政府采购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如下建议。 一、政府采购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1、整治思想素质 思想整治素质是人的素质的灵魂和核心,它不仅决定着人的发展方向,而且也决定着人的活动的性质。要履行公共服务职能,政府采购人员的政治思想素质就显得格外重要。政府采购人员一定要坚持用政治理论武装头脑,梳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强化忧患意识、敬业意识,重视的贯彻党和政府方针、路线,深刻领会政府采购政策。 2、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 理论是政策的先导,政策是理论实现的具体化。作为政府采购工作者,较好的理论修养是做好政府采购工作的根本前提。采购人员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主要表现在着力提高政府采购理论素养,真正掌握用马克思注意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决政府采购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的本领。 3、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 政府采购涉及面广,对采购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有很高的要求,需要采购人员熟悉政府采购规则、制度、国际惯例,掌握采购技能、商品及其检验、储运、保险、通关知识,掌握财政、税务、财会知识。在能力方面,要求具备成本意识与价值分析与逻辑思维、决策、预测知识,灵活性与敏捷性及谈判技巧,在合作意识和行为上要注重团队精神,有效的沟通与交流。 4、道德法律素质 道德和法律都是调整人们行为的社会规范,对人们的行为起着约束和调节作用,采购人员的一言一行,都决定着采购行为的最终结果,采购人员一旦丧失了职业道德,势必会侵犯他人的正当权益、损害政府采购的形象、样机采购工作质量等等。因此,加强采购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是政府采购工作的意向及其重要而又十分艰巨的任务。 5、健康心理素质 目前,人们生活在快节奏、高效率、竞争激烈的社会之中,人们的心理和身体承受的压力与日俱增。应对繁重的工作需要强奸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对于政府采购人员来说,要承受比一般人更大的压力和挑战,因此在工作与生活中不仅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锻炼,强健体魄,同事也要学会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始终保持一种平常之心和乐观向上的态度,自觉调节自己的生活,调整自己的情绪,增强自己的身体心理素质。 二、加强管理、完善政府采购队伍建设 1、加强政府采购人员职业资格管理 政府采购是一支技术性强、责任重大的工作,政府采购的管理人员及执行人员,是政府采购的实施者,其专业技术能力、职业道德水准等,都直接影响到政府采购工作的质量,印象政府采购目标的实现。因此,政府采购从业人员持证上岗是一个方向,通过考试发放从业资格证是提高从业队伍素质的有效途径。 2、强化对政府采购人员采购行为的监督 政府采购行为是一项经济活动,涉及到经济利益,仅仅依靠政府采购人员的自我约束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强化职能监督、重视社会监督、健全内外结合的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机制,切实发挥有效监督的作用。建立政府采购内部管理制度和相互监督制约的内控机制,科学设置内部业务流程和岗位职责,增强对重要岗位和关键环节的预防控制,从制度和机制上抵制各种牵制、互相监督,产出滋生腐败的土壤。 综上所述,加强政府采购人员的管理,不断提升政府采购人员的综合素质,打造一支具有责任意识、服务意识、风险意识、廉洁意识及业务过硬、素质精良、职业规范、德才兼备的政府采购队伍,对政府采购工作的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用一支这样的政府采购队伍,才能更好的推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稳定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