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缓解率57.7%,多发性骨髓瘤新“双抗”获批!

 基因药物汇 2023-08-21 发布于北京

多发性骨髓瘤是B细胞淋巴瘤的一种,又被称为浆细胞骨髓瘤或浆细胞瘤。这类肿瘤占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17%左右,常见于老年人群,男性比女性更高发。

近期,FDA批准了一款用于治疗复发及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新药,CD3/BCMA双抗Elranatamab-bcmm(Elrexfio)。用于既往接受过至少4线治疗的患者,这款新药能够取得非常不错的疗效。

缓解率57.7%,CD38/BCMA双抗获批!

近期,FDA已批准CD3/BCMA双抗Elranatamab-bcmm(Elrexfio)用于治疗复发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成年患者,这些患者此前至少接受过4线治疗,包括蛋白酶体抑制剂、免疫调节剂和抗CD38单克隆抗体。

根据Ⅱ期MagnetisMM-3试验(NCT04649359),对于未接受过抗BCMA治疗的患者,Elrexfio治疗的整体缓解率为57.7%;其中完全缓解率为25.8%

“五难治”患者用药难?

多发性骨髓瘤治疗的突破口在这里!

从治疗的角度来说,多发性骨髓瘤的初始治疗有两类非常关键的方案,即患者自体造血干细胞回输以及基于化疗的三药(或双药、四药)联合治疗方案。但仍然存在一部分患者,使用常用的多类治疗药物均难治,被称为“五难治”

“五难治”的患者,还能选择什么治疗方案?我们为大家列举了2类临床推荐的方案以及5类正在进行临床试验的新方案,大家可以参考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案,或者申请参与临床试验。具体申请方式可以参考文末海报,欢迎大家积极咨询。

两类初始治疗奠定基础

对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初始治疗有两类非常关键的方案:患者自体造血干细胞回输,以及基于化疗的三药(或双药、四药)联合治疗方案。了解过这些常用的治疗方案之后,我们才能对“五难治性疾病”有更好的认识。

1

自体移植

患者自身造血干细胞回输。这是最有希望治愈多发性骨髓瘤的方法之一,但由于造血干细胞来自患者本人,因此这种治疗方案仍有不低的复发率。

主要流程:提取患者自身造血干细胞→3~6个月化疗清除血细胞及免疫细胞→将造血干细胞回输入患者体内。

优缺点:复发率比异体移植高,但不容易出现排斥反应,患者生活质量比较好。与仅接受化疗的患者相比,接受自体移植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可以延长超过20个月。

主要用于65岁以下的患者,部分患者可能不适合自体移植:

  • 年龄>77岁;

  • 肝硬化;

  • ECOG评分3~4分,除非是因骨痛而引起的;

  • 纽约心脏协会(NYHA)功能状态Ⅲ级或Ⅳ级。

肾损伤或正在进行透析的患者可以接受自体移植,但是相关死亡率增加。

2

化疗

三药联合化疗方案优于双药方案,四药方案则适用于高危型患者;对于体能状态差、无法耐受三药方案的虚弱患者,才会考虑使用双药方案。

  • 标准治疗方案(三药):

硼替佐米+来那度胺+地塞米松

达雷木单抗+来那度胺+地塞米松

【首选】硼替佐米+环磷酰胺+地塞米松(VCd)

硼替佐米+沙利度胺+地塞米松

  • 非标准治疗方案(三药):

【全口服】伊沙佐米+来那度胺+地塞米松

卡非佐米+来那度胺+地塞米松

  • 四药方案:

达雷木单抗+硼替佐米+来那度胺+地塞米松(DVRd)

达雷木单抗+硼替佐米+沙利度胺+地塞米松(DVTd)

达雷木单抗+硼替佐米+美法仑+泼尼松(DVMP)

  • 双药方案:

来那度胺+地塞米松(Rd)

硼替佐米+地塞米松(Vd)

什么是“五难治”?临床推荐如何应对?

一般来说,难治性疾病被定义为在接受标准剂量的特定治疗时或60天内进展。对于以下五类方案(均为联合治疗方案当中常用的药物)均难治的患者,被称为“五难治性疾病”,即我们常听到的“五难治”

  • 抗CD38单克隆抗体(如达雷木单抗、伊沙妥昔单抗)

  • 来那度胺

  • 泊马度胺

  • 硼替佐米

  • 卡非佐米

非五难治性疾病的患者,即使已经接受过三线或更多的治疗,可以选择联合治疗,方案中包括仍敏感的药物。而难治、多重耐药的患者,可以考虑以下两种方案,或尝试一些正在进行临床试验的新方案:

1

抗BCMA方案

包括靶向治疗药物以及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CAR-T疗法)。

2

VDT-PACE方案

硼替佐米+地塞米松+沙利度胺+顺铂+多柔比星+环磷酰胺+依托泊苷。这是五难治患者的强化治疗选择,通常作为体能状态良好的患者的过渡性治疗选择。

这5类新方案,也值得尝试!

临床上,还有一些新的、在研的治疗方案,包括CAR-T疗法、双特异性抗体、ADC等等,在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中有不错的潜力。

1

BCMA靶向CAR-T疗法

这也是目前多发性骨髓瘤发展最快、成果最多的方向之一。

Ide-cel(Abecma):至少4线治疗后复发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完全缓解率28%

西达基奥仑赛注射液(LCAR-B38M,JNJ-4528,Cilta-cel,Carvykti):至少4线治疗的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整体缓解率为89.6%,完全缓解率为77.1%

伊基仑赛注射液(福可苏,CT103A):全人源,整体缓解率94.9%,其中完全缓解率68.4%

Zevor-Cel(CT053):小型试验中整体缓解率100%

ARI0002H:整体缓解率93%,其中完全缓解率63%

HPN217:疾病控制率88%,其中完全缓解率25%

2

BCMA/CD3双靶向疗法

Elranatamab(PF-06863135)是一款BCMA/CD3靶向的双特异性抗体,目前已经获得了FDA授予的优先审查、突破性疗法称号、孤儿药指定以及快速通道资格。根据Ⅱ期MagnetisMM-3试验(NCT04649359)队列A的结果,Elranatamab治疗的整体缓解率为61.0%,其中包括了55.3%的非常好的部分缓解(或以上)率以及27.6%的完全缓解率。

根据2022年ASH年会上公布的其它数据,接受治疗的患者,9个月缓解持续率为84.4%,9个月无进展生存率为63.0%。更早期的数据显示,多达90.4%的患者持续缓解超过6个月。

3

BCMA靶向ADC

抗体偶联药物(抗体-药物偶联物,ADC)是一类“升级版”的靶向治疗药物,BCMA这个靶点与这个全新的药物类型的结合,同样颇具潜力。

Belantamab-Mafoodin(GSK2857916)是一种BCMA靶向的ADC,在早期的DREAMM-1试验中整体缓解率为60%,DREAMM-2试验的整体缓解率为31%

4

CD38/CD3双靶向疗法

双特异性抗体,即“双抗”,是一类能够同时靶向两个靶点的药物。这类药物通常有更好的响应率,对于一些单靶点药物难治的患者也有疗效。举例来说,国产的CD38/CD3双特异性抗体Y150,已经开始进行国内的临床试验。

5

BCMA/CD19双靶向疗法

FasTCAR-T Cells(GC012F)是一款BCMA/CD19双靶向的T细胞疗法,一线治疗高风险多发性骨髓瘤患者。2022年ASH大会上公布的数据显示,GC012F的整体缓解率一度达到了100%88%的患者能够达到严格的完全缓解;所有接受治疗的患者评估微小残留病灶(MRD)阴性持续时间均超过12个月。

总得来说,多发性骨髓瘤的新药是非常多样的,尤其是针对既往方案难治、耐药甚至“五难治”的患者,新药与新方案层出不穷。

上述多种新方案都有正在招募的临床试验或同类项目,大家可以参考自身需求进行申请。申请参与临床试验的方式我们放在了下方的海报中,有需求的患者可以扫描二维码下载手机APP,提交病历资料进行申请。

*本文内容仅可作为参考,不能作为用药依据,请在医学专业人士的指导下选择治疗方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