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球首款CD3/GPRC5D双抗获批,多发性骨髓瘤不再是“绝症”

 找药宝典 2023-09-22 发布于上海

说起癌症,人们耳熟能详的只有肺癌、乳腺癌等发病率较高的癌种,但有一些癌种鲜为人知却又很常见。多发性骨髓瘤就是其中一种,虽然听起来陌生,但它其实位居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发病率第二位。多发性骨髓瘤好发于老年人,中位诊断年龄为69岁, 50%以上的患者在诊断时年龄大于75岁,目前有年轻化趋势。

1

误诊率高达60%?!“伪装高手”多发性骨髓瘤

多发性骨髓瘤因早期症状不明显,后期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所以容易导致误诊、延迟诊断。有研究报告显示超过60%的多发性骨髓瘤容易被误诊,大多数患者首诊科室通常不是血液科,而是因为骨痛就诊至骨科、风湿科、疼痛科,因为肾功能异常就诊至肾脏内科,或因为感染就诊至呼吸内科、感染科。

多发性骨髓瘤虽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但也有迹可循。典型症状可总结为四大核心:C、R、A、B。由于螃蟹的英文单词是CRAB,所以被称为“螃蟹症状”。

C=高钙血症:骨髓瘤攻击骨骼,当骨骼分解时,会导致血液中钙含量升高。这可能会导致多种症状,包括过度口渴、恶心、便秘、食欲不振和精神错乱。

R=肾衰竭:骨髓瘤患者肾衰竭的最常见原因是恶性细胞分泌的蛋白质。骨髓瘤细胞在血液中产生异常高水平的异常蛋白质。根据这些蛋白质的大小,它们可能会通过肾脏排出体外,从而造成损害。此外,骨质流失增加会导致高钙血症,这也会导致肾衰竭。

A=贫血:骨髓瘤引起的贫血是由于浸润的肿瘤细胞取代正常骨髓以及抑制正常红细胞产生而引起的。贫血会导致疲惫、虚弱、精神疲劳和健忘。

B=骨病变(骨痛):骨痛影响大多数骨髓瘤患者,通常发生在脊柱和肋骨。骨折和脊髓受压也很常见。骨骼的分解还会导致血液中钙的释放,导致高钙血症。骨骼问题通常会导致疼痛、骨折和脊柱问题。

2

双抗时代打破用药难题,多发性骨髓瘤脱离“绝症”群体

MM新疗法

多发性骨髓瘤是血液肿瘤领域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几乎所有患者都会复发,且复发难治性患者病情进展迅速、生存期短、预后极差,亟需新药打破治疗难题。

近期,强生旗下杨森公司宣布,美国FDA已加速批准CD3/GPRC5D双抗Talvey,用于治疗复发性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成人患者。这些患者此前至少接受过四种疗法,包括蛋白酶体抑制剂、免疫调节剂和CD38抗体。

此次批准是基于II期MonumenTAL-1研究结果。该试验纳入了187例既往接受过至少4线治疗且既往未接受过T细胞重定向治疗的患者。当给药频率为每两周皮下注射0.8 mg/kg时,73.6%的患者(95%CI,63.0-82.4)达到ORR, 58%达到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或以上疗效,其中约30%获得完全缓解(CR)或更好。中位持续反应时间尚未达到,但估计约85%的治疗反应者可维持至少9月。

此外,在32例既往接受过其他双特异性抗体或CAR-T细胞治疗【94%为B细胞成熟抗原(BCMA)靶向治疗】且既往接受过至少4线治疗(包括蛋白酶体抑制剂、免疫调节剂和抗CD38单克隆抗体)的患者中,中位随访时间为10.4月,有效率72%,估计59%的应答者维持应答至少9月。

早在2022年10月,该公司的CD3/BCMA双抗Tecvayli获批上市,适应症同样是末期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作为单药疗法用于复发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MM)成人患者(这些患者已接受≥四种前期治疗:包括蛋白酶体抑制剂、免疫调节药物和抗CD38单抗)。值得注意的是,这是第一个上市的CD3/BCMA双抗。适应症的批准是基于一项关键II期临床试验MajesTEC-1的阳性结果。试验共纳入110例接受过平均5种治疗方案的患者(76%患者出现三重耐药:蛋白酶体抑制剂、免疫调节药物和抗CD38单抗)。研究结果显示:客观缓解率ORR为61.8%(95%Cl,52.1%-70.9%),最重要的是28.2%患者达到CR或sCR:出现首次应答的中位时间为1.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7.4个月,90.6%的缓解持续6个月,甚至有66.5%的缓解持续9个月。

第二个上市的CD3/BCMA双抗是辉瑞的CD3/BCMA双抗Elrexfio(elranatamab),于2023年8月14日被FDA加速批准用于既往至少接受过四线治疗失败的治疗复发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MM)的成年患者。

如今,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选择和效果都在不断改善。已经有许多针对多发性骨髓瘤的新药和新疗法在研发当中,旨在为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尽管面临复发和耐药可能带来的挑战,但仍然存在许多新的治疗选项。

声明:本资料中涉及的信息仅供参考,请遵从医生或其他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意见或指导。

本文版权归找药宝典所有,任何个人或机构转载需获得找药宝典授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标注来源“找药宝典”。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